- 牛顿运动定律
- 共29769题
设木块与水平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块原来静止在冰面上,一大小等于重力的水平拉力F作用于木块,ts后撤去F,则物块还能运动的时间为______s.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加速过程,受拉力、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f=ma
其中:F=G,f=μG
解得:a=g(1-μ)
减速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a′
解得:
a′=-μg
根据速度公式,有:
0=at+a′t′
解得:
t′=
故答案为:
如图所示,工人在推一台割草机,其推力F=100N,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30°.
(1)画出100N的推力的水平和竖直分力;
(2)若割草机重300N,则割草机对地面向下的作用力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如右图所示.
(2)由三角知识,则有:推力向下的分力为:F1=Fsin 30°=100×=50 N
对地的作用力为:F合=F1+mg=50+300=350 N;
答:(1)如上图所示;
(2)则它作用在地面上向下的力是350 N.
解析
解:(1)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如右图所示.
(2)由三角知识,则有:推力向下的分力为:F1=Fsin 30°=100×=50 N
对地的作用力为:F合=F1+mg=50+300=350 N;
答:(1)如上图所示;
(2)则它作用在地面上向下的力是350 N.
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上表面粗糙的平板车,质量为M,一质量m的铁块以水平初速度v0滑到小车上,两物体开始运动,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t0是滑块在车上运动的时间),则可以断定(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图象可知,滑块运动到平板车最右端时,速度大于平板车的速度,所以滑块将做平抛运动离开平板车,故A错误;
B、根据图线知,铁块的加速度大小a1=.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2=
,知铁块与小车的加速度之比为1: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铁块的加速度a1=
,小车的加速度a2=
,则铁块与小车的质量之比m:M=1:1.故B错误;
C、铁块的加速度a1=,又a1=
,则
,故C正确;
D、铁块的位移x1=,小车的位移x2=
则小车的长度L=v0t0-
v0t0=
v0t0,故D错误.
故选:C.
质量m=10kg的物体,在F=40N的水平向左的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从静止开始运动.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30N.在开始运动后的第5s末撤去水平力F,求:
(1)物体在撤去F之前的加速度和位移大小?
(2)撤去F之后的加速度和位移大小?(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解:(1)物体在撤去F之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
代入数据解得:a=1m/s2,
位移:x=at2=
m=12.5m;
(2)撤去F时的速度 v=at=5m/s
撤去拉力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
代入数据解得:a′=3m/s2,
撤去水平力后,物体的运动位移 x′==
m≈4.17m
答:
(1)物体在撤去F之前的加速度是1m/s2,位移大小是12.5m.
(2)撤去F之后的加速度是3m/s2,位移大小是4.17m.
解析
解:(1)物体在撤去F之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
代入数据解得:a=1m/s2,
位移:x=at2=
m=12.5m;
(2)撤去F时的速度 v=at=5m/s
撤去拉力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
代入数据解得:a′=3m/s2,
撤去水平力后,物体的运动位移 x′==
m≈4.17m
答:
(1)物体在撤去F之前的加速度是1m/s2,位移大小是12.5m.
(2)撤去F之后的加速度是3m/s2,位移大小是4.17m.
如图所示,电梯(包括里面所有物体)的总质量为500kg,当其受到向上的7000N拉力而运动时,则电梯内一个30kg的光滑球对倾角30°的斜面压力是______N,对竖直电梯壁的压力为______N.
正确答案
280
140
解析
解:整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
所以:a=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则:
由图可知,N2沿竖直方向的分力与重力的和提供加速度,则:N2cos30°-mg=ma
代入数据得:N
水平方向小球受到的合外力为0,所以:N
故答案为:280,140
冰雪节上,不少游客都要去体验一次雪滑梯.在一个倾斜的长冰道上方,游客排成一队,每隔1s有一个游客从静止开始往下滑.一记者对着冰道拍下一张照片,照片上有甲乙丙丁四个游客,如图所示.根据比例可推算出甲乙、乙丙间的距离分别为l1=11.5m、l2=16.5m.(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冰道倾角θ;
(2)拍照时丁的速度大小;
(3)拍照时,甲上方正在下滑的游客人数(要求有具体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解:(1)根据△x=aT2得:
l2-l1=aT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θ=ma
可得:sinθ=0.5
即θ=30°
(2)乙的速度:v乙==
=14m/s;
丁的速度:
v丁=v乙+a•2T=14+5×2=24m/s;
(3)甲的速度v甲=v乙-aT=14-5=9m/s;
甲已下滑时间t==
=1.8s;
所以在冰道上,甲上方只有一个游客正在下滑;
答:(1)冰道倾角θ为30°;
(2)拍照时丁的速度大小为24m/s;
(3)拍照时,甲上方正在下滑的游客人数1人.
解析
解:(1)根据△x=aT2得:
l2-l1=aT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θ=ma
可得:sinθ=0.5
即θ=30°
(2)乙的速度:v乙==
=14m/s;
丁的速度:
v丁=v乙+a•2T=14+5×2=24m/s;
(3)甲的速度v甲=v乙-aT=14-5=9m/s;
甲已下滑时间t==
=1.8s;
所以在冰道上,甲上方只有一个游客正在下滑;
答:(1)冰道倾角θ为30°;
(2)拍照时丁的速度大小为24m/s;
(3)拍照时,甲上方正在下滑的游客人数1人.
在倾角为θ=37°的粗糙斜面顶端有一质点A自静止开始下滑,质点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同时另一质点B自静止开始由斜面底端向左以恒定加速度沿a沿光滑水平面运动,A滑下后能沿斜面底部的光滑小圆弧平稳地朝B追去,为使A能追上B,B的加速度最大值是多少?(g取=10m/s2).
正确答案
解:A滑到底端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在B的速度小于A之前,两者距离越来越小,若速度相等直线未追上B,速度相等后不会追上,因为AB距离又越来越大,可知A要追上B,则追上B时的速度必大于等于B的速度.
设A滑到底端的速度为vA,滑到底端的时间为t1,A追上B所用的时间为t.临界情况为当B的加速度最大时,此时A追上B时,两者速度恰好相等.
速度相等时,根据平均速度公式,B的位移:
xB=.
A做匀速运动的位移:
xA=vA(t-t1),
A追上B时,有xB=xA,即:
,
解得:
.
A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
又:
,
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
答:为使A追上B,B的加速度的最大值为1m/s2.
解析
解:A滑到底端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在B的速度小于A之前,两者距离越来越小,若速度相等直线未追上B,速度相等后不会追上,因为AB距离又越来越大,可知A要追上B,则追上B时的速度必大于等于B的速度.
设A滑到底端的速度为vA,滑到底端的时间为t1,A追上B所用的时间为t.临界情况为当B的加速度最大时,此时A追上B时,两者速度恰好相等.
速度相等时,根据平均速度公式,B的位移:
xB=.
A做匀速运动的位移:
xA=vA(t-t1),
A追上B时,有xB=xA,即:
,
解得:
.
A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
又:
,
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
答:为使A追上B,B的加速度的最大值为1m/s2.
电梯以a=2g从静止由地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电梯内有一用细绳悬挂的小球,小球距电梯的地板2m,电梯向上运动了2s绳突然断裂.求小球再经过多长时间落到电梯的地板上?从绳子断裂到小球落到地板上,小球相对地面高度变化了多少?
正确答案
解:绳子断裂时,小球的速度v0=at=2×10×2m/s=40m/s,方向竖直向上.
设经过t时间小球落到地板上.则有:
=2m
代入数据解得:t=0.365s.
在此过程中,小球上升的位移为:=13.93m.
答:小球再经过0.365s时间落到电梯的地板上,从绳子断裂到小球落到地板上,小球相对地面高度变化了13.93m.
解析
解:绳子断裂时,小球的速度v0=at=2×10×2m/s=40m/s,方向竖直向上.
设经过t时间小球落到地板上.则有:
=2m
代入数据解得:t=0.365s.
在此过程中,小球上升的位移为:=13.93m.
答:小球再经过0.365s时间落到电梯的地板上,从绳子断裂到小球落到地板上,小球相对地面高度变化了13.93m.
如图所示:一根轻绳跨过定滑轮,两端分别系着质量为m1、m2的小物块,m1放在地面上,m2离地面有一定高度.当m2的质量发生变化时,m1上升的加速度a的大小也将随之变化.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图中能正确反映a与m2关系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当m2≤m1时,m1仍处于静止状态,没有加速度.当m2>m1时,m1有向上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m1:T-m1g=m1a
对m2:m2g-T=m2a
联立得:a=,
根据数学知识得知,当m2>>m1时,a→g.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的O点钉有一根与斜面垂直的钉子,细绳的一端拴在钉子上,绳的另一端拴一个质量为m=0.2kg的小球,绳与斜面平行,小球球心到钉子的距离为R=0.8m.现使小球在斜面上做R为半径的圆周运动,则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大小为______m/s,如果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0N,则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的最大速度大小为______m/s.( 重力加速度g=10m/s2)
正确答案
2
6
解析
解: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在最高点绳子拉力恰好为零时,速度取最小值,根据向心力公式则有:
mgsin30°=
解得:v=
在最低点,合力提供向心力,当绳子拉力取最大值时,速度取最大值,根据向心力公式得:
T-mgsin30°=
解得:
故答案为:2;6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5N和10N的两个力,其它力保持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平衡条件得知,其余力的合力与撤去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撤去大小分别为5N和10N的两个力后,物体的合力大小范围为5N≤F合≤15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得:物体的加速度范围为:2.5m/s2≤a≤7.5m/s2.则AB是可能的,CD不可能.
故选:AB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P与车厢的竖直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要使物体P不下滑(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以滑动摩擦力的计算代替),车厢的加速度的最小值为______,方向为______.
正确答案
方向向右
解析
解:对物体P,在竖直方向上有:f=mg,
因为f=μN,解得最小弹力为: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ma,解得最小加速度为:a=,方向向右.
故答案为:,水平向右.
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接触(未连接).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物体到位置A,物体静止后,撤去F,物体开始向右运动,在位置O(弹簧原长位置)离开弹簧后,继续运动到最远位置B.已知AO=x0,OB=2x0,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AO段,开始弹簧的弹力大于摩擦力,加速度方向向右,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弹力等于摩擦力后,弹力大小小于摩擦力,加速度方向向左,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可知在AO段,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C正确.
B、物体在AO段与OB段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错误.
D、物体离开O点后,在水平方向仅受摩擦力,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根据
得,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故D正确.
故选:CD.
如图所示,长l=1m、质量M=4kg的滑板B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1kg的滑块B(可视为质点)置于滑板B的右端,滑板与地面、滑块A与滑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现用向右的水平拉力F拉滑板B.(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求:
(1)欲将滑板B从滑块A下拉出,水平拉力F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2)若F=28N,将滑块B从滑块A下拉出要用多少时间?
正确答案
解:(1)把抽出滑板过程中滑块A的加速度为a1,滑块B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1,
F-μmg-μ(M+m)g=Ma2,
要能将滑板B抽出,a1<a2,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F>20N.
(2)当F=28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
代入数据解得.
设滑块运动的位移为s1,滑板的位移为s2,由运动学规律知,
,
代入数据解得t=1s.
答:(1)欲将滑板B从滑块A下拉出,水平拉力F的大小应满足F>20N.
(2)将滑块B从滑块A下拉出要用1s.
解析
解:(1)把抽出滑板过程中滑块A的加速度为a1,滑块B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1,
F-μmg-μ(M+m)g=Ma2,
要能将滑板B抽出,a1<a2,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F>20N.
(2)当F=28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
代入数据解得.
设滑块运动的位移为s1,滑板的位移为s2,由运动学规律知,
,
代入数据解得t=1s.
答:(1)欲将滑板B从滑块A下拉出,水平拉力F的大小应满足F>20N.
(2)将滑块B从滑块A下拉出要用1s.
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Kg,只受14N恒力的作用下运动,求5s末的速度大小?5s内发生的位移大小?
正确答案
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14N的作用力作用在7Kg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
a=
物体原本静止,故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关系,物体在5s末的速度为:
v=at=2×5m/s=10m/s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有物体在5s内的位移为:
x=
答:物体5s末的速度大小为10m/s,5s内发生的位移为25m.
解析
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14N的作用力作用在7Kg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
a=
物体原本静止,故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关系,物体在5s末的速度为:
v=at=2×5m/s=10m/s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有物体在5s内的位移为:
x=
答:物体5s末的速度大小为10m/s,5s内发生的位移为25m.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