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木板B,其上叠放木块A.假定木板与地面之间、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都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用一水平力F作用于B,A、B的加速度与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的质量为0.5 kg

BB的质量为1.5 kg

C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D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由图可知,A、B二者开始时对地静止,当拉力为3N时开始AB一起相对于运动,故B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max=3N;当拉力为9N时,A、B发生相对滑动,此时A的加速度为aA=4m/s2;当拉力为13N时,B的加速度为 aB=8m/s2

A相对于B滑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对A有:aA=1g=4;

解得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4;

对B有:13-3-μ1mAg=mB×8

对整体有:9-3=(mA+mB)×4

联立解得;mA=0.5kg;mB=1.0kg;

则由μ2(mA+mB)g=3解得: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小滑块.木板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长木板的加速度a与水平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g=10m/s2,则(  )

A小滑块的质量m=2kg

B当F=8N时,滑块的加速度为1m/s2

C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D力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一定可以表示为F=6t(N)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当F等于6N时,加速度为:a=1m/s2

对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

代入数据解得:M+m=6kg

当F大于6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知图线的斜率k==,解得:M=2kg,

滑块的质量为:m=4kg.故A错误.

B、根据F大于6N的图线知,F=4时,a=0,即:0=F-

代入数据解得:μ=0.1,

所以a=,当F=8N时,长木板的加速度为:a=2m/s2

根据μmg=ma′得:a′=μg=1m/s2,故BC正确.

D、当M与m共同加速运动时,力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一定可以表示为F=6t(N),当F大于6N后,发生相对滑动,表达式不是F=6t,D错误

故选:B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12m/s匀速前进的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后,轮胎停止转动在地面上滑行,经过时间t=1.5s汽车停止,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刹车时汽车加速度a的大小;

(2)开始刹车后,汽车在1s内发生的位移x;

(3)刹车时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正确答案

解:(1)由vt=v0+at,得a=;代入数值得a=8m/s2

即刹车时汽车加速度a的大小为8m/s2

(2)由,代入数值得x=8m

即开始刹车后,汽车在1s内发生的位移x为8m.

(3)根据题意,汽车刹车时受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合力等于摩擦力

F=f=μmg①

由牛顿第二定律

F=ma②

由①②两式解得

μ=,代入数值得μ=0.8

即刹车时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8.

解析

解:(1)由vt=v0+at,得a=;代入数值得a=8m/s2

即刹车时汽车加速度a的大小为8m/s2

(2)由,代入数值得x=8m

即开始刹车后,汽车在1s内发生的位移x为8m.

(3)根据题意,汽车刹车时受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合力等于摩擦力

F=f=μmg①

由牛顿第二定律

F=ma②

由①②两式解得

μ=,代入数值得μ=0.8

即刹车时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8.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处静止释放后竖直下落,在某时刻受到的空气阻力为f,加速度为a=g,则f的大小是(  )

Af=mg

Bf=mg

Cf=mg

Df=mg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f=ma=m

解得

f=mg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质量为30kg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大小为1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箱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则木箱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木箱在最初3s内通过的位移为______m.(取g=10m/s2

正确答案

1

4.5

解析

解:(1)滑块的加速度:

(2)木箱在最初3s通过的位移:

故答案为:1,4.5.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两个物体A、B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滑轮,将A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B悬空,设A与斜面、斜面与水平地面间均是光滑的,A在斜面上沿斜面加速下滑,求斜面对高出地面的竖直挡壁的水平方向上作用力的大小.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斜面侧面受到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A加速向右运动

A沿斜面的加速度为a=

所以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ax=cosθ

则对整体可知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F=(mA+mB)ax=

答:斜面对高出地面的竖直挡壁的水平方向上作用力的大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质量m=0.5kg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30°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测出了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为通过计算机绘制出的滑块上滑过程的v-t图.求:(g取10m/s2

(1)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加速度大小;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正确答案

解:(1)滑块的加速度a===-12m/s2

故加速度大小为12m/s2

(2)物体在冲上斜面过程中mgsinθ+μmgcosθ=ma

解得:μ====0.81

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1.

解析

解:(1)滑块的加速度a===-12m/s2

故加速度大小为12m/s2

(2)物体在冲上斜面过程中mgsinθ+μmgcosθ=ma

解得:μ====0.81

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2推该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F1与F2的大小之比.

正确答案

解:在F1作用情况,物块受力如图.

x轴方向:F1cos60°=f1

y轴方向:F1sin60°+N1=G

又f1=μN1

联立三式得

F1cos60°=μ(G-F1sin60°)

得到F1=    ①

在F2作用情况,物块受力如图.

同理可得F2=  ②

由①②代入解得:F1:F2=1:3

答:F1与F2的大小之比为1:3.

解析

解:在F1作用情况,物块受力如图.

x轴方向:F1cos60°=f1

y轴方向:F1sin60°+N1=G

又f1=μN1

联立三式得

F1cos60°=μ(G-F1sin60°)

得到F1=    ①

在F2作用情况,物块受力如图.

同理可得F2=  ②

由①②代入解得:F1:F2=1:3

答:F1与F2的大小之比为1: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2kg,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28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取10m/s2

(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1=8s时到达高度H=64m,求飞行器所受阻力Ff的大小;

(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6s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

正确答案

解:(1)第一次飞行中,飞行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1,则有: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Ff=ma1         

代入数据解得:Ff=4 N                           

(2)第二次飞行中,设失去升力时的速度为v1,上升的高度为h1,则有:

v1=a1t2                                                 

设失去升力后加速度大小为a2,上升的高度为h2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f=ma2

h=h1+h2

代入数据解得h=42 m                           

答:(1)飞行器所受阻力Ff的大小为4N;

(2)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为42m.

解析

解:(1)第一次飞行中,飞行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1,则有: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Ff=ma1         

代入数据解得:Ff=4 N                           

(2)第二次飞行中,设失去升力时的速度为v1,上升的高度为h1,则有:

v1=a1t2                                                 

设失去升力后加速度大小为a2,上升的高度为h2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f=ma2

h=h1+h2

代入数据解得h=42 m                           

答:(1)飞行器所受阻力Ff的大小为4N;

(2)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为42m.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物体的质量为m,如图甲所示,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若换为沿斜面向下的力作用下,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物体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  )

Acosθ

Btanθ

Ccotθ

Dtanθ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当物体匀速向上运动时,根据共点力平衡得:

F=mgsinθ+μmgcosθ,

当物体匀速向下运动时,根据共点力平衡得:

联立两式解得:μ=.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将小球甲、乙、丙(都可视为质点)分别从A、B、C三点由静止同时释放,最后都到达竖直面内圆弧的最低点D,其中甲是从圆心A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乙沿弦轨道从与圆心等高的B到达D,丙沿圆弧轨道从C点(很靠近D点)运动到D.忽略一切阻力,则正确的是(  )

A甲球最先到达D点,乙球最后到达D点

B甲球最先到达D点,丙球最后到达D点

C丙球最先到达D点,乙球最后到达D点

D甲球最先到达D点,无法判断哪个球最后到达D点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点,AD距离为r,加速度为g,时间;B点,设∠ADB=θ,BD距离为2rcosθ,加速度为gcosθ,时间;C点,简谐振动,周期T=,时间,明显t2>t3>t1,知乙球最后到,甲球最先到.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都为m的物体a和b,它们之间用轻绳连接,它们与水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都为μ.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a和b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如果在运动中绳突然断了,那么a,b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a作匀加速直线运动,b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Ba作匀加速直线运动,b处于静止

Ca作匀速直线运动,b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D绳子刚断时它们的加速度大小都为μg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开始整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共点力平衡有:F=2μmg,

绳子断开后,对a,加速度大小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对b,加速度大小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同学做了如下的力学实验: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物体受到向右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后运动,设水平向右为加速度的正方向,如图1所示.现测得物体的加速度a与拉力F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由图象可知,物体的质量m=______kg;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系数μ=______

正确答案

5

0.4

解析

解:分析题给图象写出a与F的函数关系式为:a=0.2F-4;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比较上述二式系数得,所以物体的质量m=5kg,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系数μ=0.4.

故答案为:5,0.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A=2m的长木板长为L、A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左端放一质量为mB=m的小木块B,A和B之间的摩擦因数等于μ.若使A固定,用水平方向的恒力F拉B,B的加速度为μg.若释放A使它能自由运动,将B仍置于A的左端,从静止开始,仍用恒力F拉B到某一位置后撤去拉力F.为保证B不从A上滑落,求:

(1)F作用的最长时间

(2)若使B刚好不从A上滑下,求产生的内能.

正确答案

解:(1)当A固定时,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

F-μmg=ma    

a=μg         

由以上两式得:F=2μmg

在A自由运动的情况下,若B刚好不从A右端滑出,F作用时间为t1,这段时间内B做匀加速运动,

撤去外力后,B木板做匀减速运动到达最右端的时间为t2,加速度大小均为 a=μg,滑到A的最右端二者速度相等.

而A一直作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

撤去外力F时,B的速度为   V1=at1      

B滑到最右端时速度为      V2=V1-at2   

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2ma′

B滑到最右端时A木板的速度  VA=a′(t1+t2 )   

由题中条件,V2=VA                   

由以上各式可知   t1=3 t2                   

相对位移 L=

解得:t1=3

(2)若使B刚好不从A上滑下,产生的内能等于客服摩擦力做的功.

摩擦力为恒力,可以用功的定义求解,摩擦力乘以相对位移:

Q=μmgL

答:(1)F作用的最长时间为3

(2)若使B刚好不从A上滑下,产生的内能为μmgL.

解析

解:(1)当A固定时,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

F-μmg=ma    

a=μg         

由以上两式得:F=2μmg

在A自由运动的情况下,若B刚好不从A右端滑出,F作用时间为t1,这段时间内B做匀加速运动,

撤去外力后,B木板做匀减速运动到达最右端的时间为t2,加速度大小均为 a=μg,滑到A的最右端二者速度相等.

而A一直作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

撤去外力F时,B的速度为   V1=at1      

B滑到最右端时速度为      V2=V1-at2   

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2ma′

B滑到最右端时A木板的速度  VA=a′(t1+t2 )   

由题中条件,V2=VA                   

由以上各式可知   t1=3 t2                   

相对位移 L=

解得:t1=3

(2)若使B刚好不从A上滑下,产生的内能等于客服摩擦力做的功.

摩擦力为恒力,可以用功的定义求解,摩擦力乘以相对位移:

Q=μmgL

答:(1)F作用的最长时间为3

(2)若使B刚好不从A上滑下,产生的内能为μmgL.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粗糙水平面上放着两根粗细和材质相同、长度不同且分别为L1和L2的均质细直棒,两直棒之间用伸直的轻质细绳相连.细绳不可伸长,如图所示,现给棒L1施加一个沿棒水平向右、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则连接L1和L2的细线上的弹力大小可能是(  )

AF

B0

C

D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两根粗细和材质相同的细直棒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棒的质量与长度成正比,棒的长度分别为L1和L2,可设棒的质量分别为:L1和L2,由牛顿第二定律,对L2有:

T-μL2g=L2a,

解得:T=

当F小于最大静摩擦是T=0,故BC正确,AD错误;

故选:BC.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牛顿运动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