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木块AB用一轻弹簧相连,竖直放在木块C上,三者静置于地面,它们的质量之比是1:2:3。设所有接触面都光滑,当沿水平方向迅速抽出木块C的瞬时,AB的加速度分别是aA=     aB=      

正确答案

0  1.5g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3-4-10所示,在台秤上放半杯水,台秤的示数为50 N,另用挂在支架上的弹簧秤悬挂一边长为a="10" cm的金属块,金属块的密度ρ=3×103 kg/m3,当把弹簧秤下的金属块

平稳地浸入水中深b="4" cm时,弹簧秤和台秤的示数分别为多大?(水的密度ρ=1.0×103 kg/m3,g取10 m/s2

图3-4-10

正确答案

26 N  54 N

弹簧秤读数减小是由于金属块受到水向上的力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牛顿第三定律当然适用,浮力的反作用力作用于水,从而使台秤的示数增大.对金属块受力分析:受到重力G、浮力F、弹簧秤拉力F.因金属块静止,有F=G-F.                             ①

又因G=ρa3g="30" N,                                                     ②

而Fgvga2b="4" N,

所以弹簧秤示数F="30" N-4 N="26" N,台秤的示数由于浮力的反作用力增加了F′="4" N,所以台秤的示数为:

50 N+4 N="54" N.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质量分别为10 kg和20 kg的物体A和B,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3-4-8所示,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0 N,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以力F作用于B使AB一同加速运动,则力F满足__________.(g取10 m/s2

图3-4-8

正确答案

150 N<F≤180 N

首先,要将AB拉动,拉力要大于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易得F>150 N;当AB整体一起运动的加速度过大时会发生相对滑动,根据最大静摩擦力得整体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为1 m/s2,对整体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可解得F≤180 N.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用长度等于球的直径的细绳将球挂在车厢的光滑侧壁上,如图所示,车厢在平直轨道上向左行驶,当车厢以g/4的加速度向左加速行驶时,车厢侧壁受到的压力设为F(F未知)。求:

(1)当车厢侧受到的压力等于4F时,说明车向左运动的情况是怎样的?

(2)当车厢以g/2加速度向左加速行驶时,细绳的拉力等于球重的多少倍?

正确答案

(1)车厢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        

(2)

(1)在车厢侧壁上,受力如图所示,侧壁对球的支持力FN=F,设球的质量为m,车厢以g/4的加速度向左加速运动时,有

F1cosa=mg①

F1sina-FN=mg/4②

其中sina=1/3。

可以解得FN

当侧壁压力等于4F时,细绳的拉力F1不变

F1sina-4FN=ma③

解得加速度 a=-,车厢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

(2)若车厢以g/2的加速度向左加速行驶时,球将离开侧壁,有

F′cosθ=mg和F′sinθ=mg/2

解得tanθ=1/2细绳拉力F′=.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小木箱ABCD的质量M=180g,高L=0.2m,其顶部挡板E的竖直距离h=0.8m,在木箱内放有一个质量为m=20g的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通过细轻绳对静止木箱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恒力T,为使木箱能向上运动,并且当AD与挡板E相碰木箱停止运动后,P物体不会和木箱顶AD相碰,求拉力T的取值范围. (g=10m/s2)

正确答案

2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T-(M+m)g="(M+m)a                " ①

P与顶部恰好不相碰时,木箱与顶部相碰时的速度应满足:

vP2<2gL                           ②   

而vP2="2ah                         " 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 

代入已知数据得:T<2.5N       

要使木箱向上运动:T>(M+m)g="2N      "

所以T的取值范围为:2N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向下沿光滑半圆轨道运动。轨道半径为R,若物体通过B点时的速率为,不计空气阻力,求:

(1)物体在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大

(2)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

(3)物体离开C点后还能上升多高。

正确答案

(1)10mg(2)(3)  h=3.5R 

(1)     (2分)

F=10mg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体对轨道的压力为10mg

(2)  (2分)        (2分)

(3)   (2分)    h=3.5R     (2分)

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和动能定理的应用,在B点由合力提供向心力,求出支持力,在A到B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求出初速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如图所示.当拉力F=42 N时,物体向上的加速度a=4.0 m/s2,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

(1)物体的质量m为多大?

(2)物体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2 s内的位移和2 s末的速度分别为多少?

正确答案

(1)3 kg(2)8 m/s

本题考查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首先分析物体受力,根据合外力提供加速度求出物体加速度,再由运动学公式求解

(1)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4分)

所以 m= kg=3 kg(5分)

(2)物体由静止向上运动的位移 s=at2=×4×22 m=8 m(5分)

2 s末的速度为 v=at=4×2 m/s=8 m/s(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质量2kg的木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开始运动,4s末速度达到4m/s,此时将F撤去,又经过6s物体停止运动,求:滑动摩擦系数和力F的大小。

正确答案

(1)               (2) N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a)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的操作:取下______,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如果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则应______(减小或增大)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______为止.

②图(c)为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时所得的实验图象,横坐标m为小车上砝码的质量.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______,小车的质量为______.

正确答案

①平衡摩擦力时,应不挂砝码,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说明小车加速运动,故应减小倾角,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间隔相等(均匀)为止.

②设小车的质量为m',则有F=(m+m')a,

变形得=m+

所以-m图象的斜率为=k,

所以作用力F=

-m图象的截距为=b,

所以m′=

故答案为:①砝码;减小;间隔相等;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辆车箱长为L=2m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V0=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车箱后挡板处放有一小木块,与车箱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若汽车以大小为a=6m/s2的加速度刹车,求:(设木块对刹车没有影响,g取10m/s2

(1)汽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

(2)开始刹车后2s内,汽车的位移是多大?

(3)如果相对车箱而言,木块与车箱挡板碰撞时都以碰前的速率反弹.则从刹车起,木块经多长时间最终停下?

正确答案

v0=36km/h=10m/s

(1)从刹车起汽车停下所用时间:t0===1.67s

(2)2秒内汽车已经停止,所以汽车的位移为:s0===8.33m

(3)设从刹车起木块经时间t1后与前挡板相碰.

木块向前运动受滑动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1

a1=μg=2m/s2

碰前木块的位移:s1=v0t1-a1t12碰前车的位移:s2=v0t1-at12另有s1-s2=L

解得t1=1s

碰前木块速度:v1=v0-a1t1=10-2×1m/s=8m/s

碰前汽车速度:v2=v0-at1=10-6×1m/s=4m/s

相对汽车,木块碰前速度为4m/s,碰后以4m/s的速度反弹.

相对地,碰后木块速度为0,在车厢摩擦力作用下将向前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仍为a1=2m/s2

设又经时间t2木块的速度与汽车相等,则

木块速度:v1′=a1t2

汽车速度:v2′=v2-at2

因为v1′=v2

所以t2=0.5s

v1′=v2′=1m/s

此时木块与前挡板距离为:L′=(v2t2-at22)-a1t22=1m

木块再经时间t3停下,则:t3==0.5s

木块再通过的位移为S3=v1′t3=0.25m<L′=1m不会与前板再碰.

而汽车再经时间t4=(t0-t1-t2)=0.17s停止运动,汽车先于木块停止运动.

木块运动的总时间:t=t1+t2+t3=2s

答:(1)汽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为1.67s;

(2)开始刹车后2s内,汽车的位移为8.33m;

(3)从刹车起,木块经2s最终停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倾角为30°,水平面粗糙,现将A、B两球(可视为质点)同时由静止释放,A、B两球初始位置距斜面底端O的距离分别为LA=10m、LB=40m.不考虑两球在转折O处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

(1)A、B两球滑上水平面的时间差是多少?

(2)若A、B两小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0.1、μB=0.5,

当B球滑上水平面后能否追上A球?若能,所用的时间是多少?若不能,A、B两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时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正确答案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为:

a==gsin30°=5m/s2

根据LA=atA2得:tA==s=2s,

根据LB=atB2得:tB==s=4s,

则有:△tAB=tB-tA=4-2=2s,

A、B两球滑上水平面的时间差是2s.

(2)滑上水平面A的速度为:vA=atA=5×2=10m/s,加速度大小aA=μAg=0.1×10=1m/s2

B的速度vB=atB=5×4=20m/s,加速度大小aB=μBg=0.5×10m/s2=5m/s2

设B滑入水平面t后与A的速度相等,

此时A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2,

则20-5t=10-(t-2)

解得t=3s,

A在t=5s时水平面上运行的位移xA=vA×5-μAg×52=10×5-×1×25=37.5m,

B在t=3s内在水平面上运动的位移xB=vBt-μBgt2=20×3-×5×9=37.5m.

由于xA=xB,所以当B球滑上水平面后恰能追上A球,所用时间为t=3s

答:(1)A、B两球滑上水平面的时间差是2s;

(2)当B球滑上水平面后能追上A球,所用的时间是3s.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牛顿第二定律.”

(1)为了尽可能减少摩擦力的影响,计时器最好选用(填“电磁”或“电火花”)______式打点计时器,同时需要将长木板的右端垫高,直到在没有沙桶拖动下,小车拖动穿过计时器的纸带时能______.应在释放小车______(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在______条件下,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在保持______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

正确答案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摩擦产生的误差小.  直到在没有沙桶拖动下,小车拖动纸带穿过计时器时能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得到平衡.

应在释放小车之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假设小车的加速度为a,拉力为F

对沙桶及沙:mg-F=ma;对小车:F=Ma;

联立得:F=,故只有在M>>m的情况下近似认为拉力等于mg

实验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时,我们要保证小车的质量M不变.

故答案为:(1)电火花,匀速直线运动,之前

(2)M>>m,小车的质量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传送带始终保持v="l" m/s的速度水平转动,设物体与传送带问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物体P的质量m="0.5" kg,A、B两轮的间距L="2.5" m,将P轻放于传送带的A端,求物体P由A运动到B的时间.

正确答案

3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薄板形斜面体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倾角为θ=53°.一个“Π”的物体B紧靠在斜面体上,并可在水平面上自由滑动而不会倾斜,B的质量为M=2kg。一根质量为m=1kg的光滑细圆柱体A搁在B的竖直面和斜面之间。现推动B以水平加速度a=6m/s2向右运动,并带动A沿斜面方向斜向上运动。所有摩擦都不计,且不考虑圆柱体的滚动,g=10m/s2。(sin37°=0.6,cos37°=0.8,)求:(1)圆柱体A的加速度;(2)B物体对A的推力F的大小;

正确答案

19.(1)10m/s2 (2)30N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1kg的物体放于倾角为θ=30°的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求下列情况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g=10m/s2)

 (1)a=3m/s2  (2)a=5m/s2  (3)a=8m/s2

正确答案

(1)2N  向上 (2) 0  (3)3N  向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牛顿运动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