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顿运动定律
- 共29769题
表演“水流星”节目,如图所示,拴杯子的绳子总长为0.4m,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是杯子和杯内水重力的5倍,要使绳子不断,节目获得成功,则杯子通过最高点时速度的最小值为______,通过最低点时速度的最大值为______.
正确答案
设杯子通过最高点时速度的最小值为v1,此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mg=m
得 v1==
m/s=2m/s
设杯子通过最低点时速度的最大值为v2.,此时绳子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则有
Tmax-mg=m
由题意,Tmax=5mg
代入解得,v2=2=4m/s
故答案为:2,4
质量为800kg的小汽车驶过一座半径为10m的圆形拱桥,到达桥顶时的速度大小为5m/s,则此时小汽车对桥的压力大小为______N;欲使小汽车在通过桥顶时不飞离桥面,则小汽车在桥顶时的速度大小不能超过______m/s(取g=10m/s2).
正确答案
(1)如图所示,汽车到达桥顶时,竖直方向受到重力G和桥对它的支持力N的作用.汽车对桥顶的压力大小等于桥顶对汽车的支持力N,汽车过桥时做圆周运动,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即:F=G-N;
根据向心力公式:F=m 有:N=G-F=mg-m
=600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此时汽车对桥的压力为6000N,方向竖直向下
(2)汽车经过桥顶恰好对桥没有压力,则N=0,即汽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完全由其自身重力来提供,所以有:
F=G=m 解得:v1=10 m/s
故答案为:6000,10
一辆质量为4t的汽车驶过半径为50m的凸形桥面时,始终保持5m/s的速率,汽车所受阻力为车与桥面间压力的0.05倍(g取10m/s2),求通过最高点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为______,此时汽车的牵引力大小为______.
正确答案
汽车沿凸形桥行驶到最高点时受力如图
要使汽车匀速率通过桥顶,则应有:
mg-FN=m…①
F=Ff=kFN …②
联立①、②式求解得:
支持力:FN=mg-m=3.8×104N
牵引力:F=k(mg-m)=1.9×103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桥面受到汽车的压力大小FN′=FN=3.8×104N.
故答案为:3.8×104N,1.9×103 N.
如图所示,有一绳长为L,上端固定在滚轮A的轴上,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现滚轮和物体-起以速度v匀速向右运动,当滚轮碰到固定挡板B突然停止的瞬间,绳子拉力的大小为______.
正确答案
当滚轮碰到固定挡板B突然停止的瞬间,由于具有惯性,物体仍然以v运动,将绕A点做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T-mg=m,解得T=mg+m
.
故答案为:mg+m.
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和b,轻绳长2L,跨在两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细杆C和D上,两细杆C和D间距离为,质量为ma的a球置于地面上,a球与杆C的距离为L,开始时细绳恰好拉直,现将质量为mb的b球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当b球摆到最低点时,a球对地面压力刚好为零,则b球摆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ab两小球的质量之比
=______.
正确答案
由于b球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有
mbg•L=
mbv2,
解得,v=2
当b球摆过的角度为90°时,a球对地面压力刚好为零,说明此时绳子张力为mag,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得
mag-mbg=mb,
将v=2代入解得,ma:mb=3:1,
故答案为:2,3:1
一辆运货的汽车总质量为3.0×103Kg,这辆汽车以10m/s的速率通过凸圆弧形桥,桥的圆弧半径为50m,则汽车通过桥顶部时,桥面受到汽车的压力大小为______N,如果这辆汽车通过凸形桥顶部时速度达到______m/s,汽车就对桥面无压力(g=10m/s2).
正确答案
汽车通过凸圆弧形桥顶部时,由汽车的重力和桥面的支持力提供汽车的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N=m 得FN=mg-m
=2.4×104N
又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桥面受到汽车的压力大小FN′=FN=2.4×104N.
当FN=0时,mg=m 得到v0=
=10
m/s
故答案为:2.4×104,10
用细绳栓一质量为m的小球,使小球绕绳的另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过最低点时所受拉力比小球过最高点时所受拉力大小______.
正确答案
如下图所示:在最高点和最低点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有:
根据合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
F1+mg=m ①
F2-mg=m ②
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小球机械能守恒即有:
mg2R=m
-
m
③
由①②③式可解得:F2-F1=6mg
故答案为6mg.
如图所示,长为L=4m轻杆可绕其中点O自由转动,初始时质量M=4kg的小物体通过细绳挂在杆的右端,质量m=5kg的小物体通过细绳挂在杆的左端,为使轻杆水平静止,在距左端1m 的P处将其托住,则P点受到轻杆的压力大小为 N;若用水平拉力缓慢将M拉高y,则P处受到的压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正确答案
以O为支点,根据力矩平衡条件,有:mg•=Mg•
+N•
,解得N=20N;
拉起y高度后,以M为研究对象,设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细绳拉力大小为T,则由平衡条件得:Tcosα=Mg
以O为支点,设杆长为L,PO间距离为l.根据力矩平衡条件得:mg•=N•
+Tcosα•
;
由以上两式得 mg•=N•
+Mg•
;
由于M、m、L均不变,则得N不变,即P对杆的支持力不变,则P处受到的压力不变.
故答案为:20,不变.
如图 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可认为先将卫星发射至距地面高度为 h1 的圆形近地轨道上,在卫星经过 A点时点火(喷气发动机工作)实施变轨进入椭圆轨道,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为 A,远地点为 B.在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到 B 点(远地点 B 在同步轨道上)时再次点火实施变轨进入同步轨道,两次点火过程都使卫星沿切向方向加速,并且点火时间很短.
已知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为 T,地球的半径为 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
求:(计算结果用题目中给出的物理量的符号来表示)
(1)卫星在近地圆形轨道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同步卫星轨道距地面的高度.
正确答案
(1)设地球质量为 M,卫星质量为 m,万有引力常量为G
卫星在近地轨道圆运动,由万有引力和牛顿第二定律,有:G=ma----①
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G=mg-----②
由 ①②式联立解得 a=()2g
(2)设同步轨道距地面高度为h2,由万有引力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G=m(
)2(R+h2)--③
由②③式联立解得:h2=-R
答:(1)卫星在近地圆形轨道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2g
(2)同步卫星轨道距地面的高度是-R.
我国成功地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其轨道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卫星进入地球轨道后还需要对卫星进行10次点火控制.第一次点火,抬高近地点,将近地点抬高到约600km,第二、三、四次点火,让卫星不断变轨加速,经过三次累积,卫星加速到11.0km/s的速度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向月球飞去.后6次点火的主要作用是修正飞行方向和被月球捕获时的紧急刹车,最终把卫星送入离月面200km高的工作轨道(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81倍,R月=1800km,R地=6400km,卫星质量2350kg,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涉及开方可估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求:
(1)卫星在绕地球轨道运行时离地面600km时的加速度.
(2)卫星从离开地球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稳定在离月球表面200km的工作轨道上外力对它做了多少功?(忽略地球自转及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卫星在离地600km处对卫星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
G=ma
又因为在地球表面有G=mg
可得a=g≈8m/s2
(2)卫星离月面200km速度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G=m
得:v=
由G=mg
又因为地球质量M=81M月
所以G=
代入数据可得 v=得:V2=2.53×106km2/s2
由动能定理,外力对卫星做功
W=mv2-
mv02=
×2350×(253×104-110002)=-1×1011J
答:(1)卫星在绕地球轨道运行时离地面600km时的加速度8m/s2.
(2)卫星从离开地球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稳定在离月球表面200km的工作轨道上外力对它做了-1×1011J的功.
飞天同学是一位航天科技爱好者,当他从新闻中得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在2010年底为青少年发射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希望一号”卫星(代号XW-1)时,他立刻从网上搜索有关“希望一号”卫星的信息,其中一份资料中给出该卫星运行周期10.9min.他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绕地卫星的周期不可能小于83min,从而断定此数据有误.
已知地球的半径R=6.4×106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0m/s2.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发射一颗周期小于83min的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是不可能的.
正确答案
设地球质量为M,航天器质量为m,航天器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有
=
解得T=2π
由上式可知,轨道半径越小,周期越小.因此,卫星贴地飞行(r=R)的周期最小,设为Tmin,
则Tmin=2π
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球表面上所受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即=mg
因此有 GM=gR2
联立解得:Tmin=2π=5024a=83.7min
因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最小周期为83.7min,所以发射一颗周期为83min的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是不可能的.
两个靠得很近的天体,离其它天体非常遥远,它们以其连线上某一点O为圆心各自做匀速圆周运动,两者的距离保持不变,科学家把这样的两个天体称为“双星”,如图所示.已知双星的质量为m1和m2,它们之间的距离为L.求双星运行轨道半径r1和r2,以及运行的周期T.
正确答案
如图,
设双星中质量为m1的天体轨道半径为r1,质量为m1的天体轨道半径为r2
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G=m1ω2r1①
G=m2ω2r2②
r1+r2=L③
由①②③联立解得:
r1=
r2=
再由:G=m1
r1得
运行的周期T=2πL
答:双星运行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
,周期为2πL
如图所示,火箭栽着宇宙探测器飞向某行星,火箭内平台上还放有测试仪器.火箭从地面起飞时,以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g0为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已知地球半径为R.
(1)到某一高度时,测试仪器对平台的压力是刚起飞时压力的,求此时火箭离地面的高度h.
(2)探测器与箭体分离后,进入行星表面附近的预定轨道,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和测量,若测得探测器环绕该行星运动的周期为T0,试问: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多少?(假定行星为球体,且已知万有引力恒量为G)
正确答案
(1)火箭刚起飞时,以测试仪为研究对象,受地球引力mg0、平台的支持力N1,有:
N1-mg0=ma=m×
N1=mg0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起飞时测试仪器对平台的压力大小为N′=mg0.
设火箭离地高为h时,平台对测试仪器的支持力为N2,则有:N2-=m×
,其中G为万有引力恒量,M为地球质量.
在地面附近,有:G=mg0
则:N2=(
R
R+h
)2mg0+=
N1=
×
mg0
于是得到:h=R
(2)设行星质量为M,行星平均密度为ρ,=m
R
又有:M=πR3ρ
得:ρ=.
答(1)到某一高度时,测试仪器对平台的压力是刚起飞时压力的,此时火箭离地面的高度h为
R.
(2)探测器与箭体分离后,进入行星表面附近的预定轨道,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和测量,若测得探测器环绕该行星运动的周期为T0,则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搭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9时42分飞船进入预定轨道,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安全着陆,揭开了我国航天史上新的一页.
(1)为了使飞船到达一定速度需要一个加速过程,在加速过程中,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人们把这种状态下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FN与静止在地球表面时的重力mg的比值k=FN/mg称为耐受力值.选定两名宇航员,他们在此状态下耐受力最大值分别是k=8和k=7,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10m/s2.试求飞船带着这两名宇航员在竖直向上发射时的加速度a的最大值不能超过多少?
(2)“神舟”五号飞船从发射到回收飞行约21h,绕地球14圈.假设把飞船的整个运动过程看作匀速圆周运动,若飞船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 试导出飞船运行线速度的表达式.
正确答案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kmg-mg=ma
a=7mg
联立解得:a=60m/s2;
(2)设地球之旅M,飞船质量为m,飞船轨道半径为r,
地球表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重力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则m′g=,
则GM=gR2,
万有引力为飞船做圆周运动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
)2r;
线速度v=;
联立解得:v=;
答:(1)飞船带着这两名宇航员在竖直向上发射时的加速度a的最大值不能超过60m/s2;
(2)船运行线速度的表达式为.
小玉所在的学习小组在研究了“嫦娥一号”相关报道后得知,绕月卫星在完成其绕月的伟大历史使命后,最终将通过撞击月球表面完成最后的多项科学使命,对此同学们做了相关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
(1)“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执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评估月壤中氦-3的分布和储量.两个氘核聚变生成一个氦-3的核反应方程是:2H→
He+______+3.26MeV,请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粒子的符号.
(2)同学们提出若“嫦娥一号”以速率v竖直撞击月球后,可弹回到距月球表面大约为h的高度,设此过程动能损失了50%,则由此可推算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多大?
(3)设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81,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在月球上要发射一颗环月卫星,则最小发射速度多大?(地表处的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地球半径R=6400k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核反应方程是2H→
He+
n+3.26MeV,
(2)设竖直弹回的速度大小为v2,则:m
=
mv2×50%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
=mg′h
两式联立解得:g′=
(3)设地球、月球质量分别为M1、M2,地球、月球半径分别为R1、R2,卫星质量为m,在地球、月球上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分别为v1、v2.
在地球表面附近,mg=m
最小发射速度v1==
m/s=8km/s
对地球近地卫星,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G=m
①
对月球近地卫星,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G=m
②
解①②两式得v2=v1=
×8km/s=1.8km/s
答:(1)n;(2)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为
;(3)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环月卫星,最小发射速度为1.8km/s.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