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质量为M的拖拉机拉着耙来耙地,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前进的距离为s.耙地时,拖拉机受到的牵引力恒为F,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自重的k倍,耙所受阻力恒定,连接杆质量不计且与水平面的夹角θ保持不变.求:

(1)拖拉机的加速度大小.

(2)拖拉机对连接杆的拉力大小.

(3)时间t内拖拉机对耙做的功.

正确答案

(1)拖拉机在时间t内匀加速前进s,根据位移公式,

x=at2=s                                 ①

解得:a=                              ②

(2)设连接杆对拖拉机的拉力为T,对拖拉机受力分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kMg-Tcosθ=Ma        ③

由②③联立得T=     ④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拖拉机对连接杆的拉力大小为T′=T=   ⑤

(3)拖拉机对耙所做的功就是通过连接杆的拉力对耙做功.故拖拉机对耙做的功,W=T'scosθ   ⑥

由⑤⑥两式得w=[F-M(kg+)]s

答:(1)拖拉机的加速度大小是

(2)拖拉机对连接杆的拉力大小是

(3)时间t内拖拉机对耙做的功是[F-M(kg+)]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个质量为m=20kg的物体,以v0=2m/s的初速度沿倾角θ=370的斜面匀加速滑下,经过t=5s的时间时物体的速度v=12m/s,(取g=10m/s2,sin37°=0.6,cos37°=0.8)

求:(1)物体下滑的加速度;

(2)物体受到的阻力;

(3)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正确答案

物体下滑的加速度a==m/s2=2m/s2

沿斜面方向有:mgsinθ-Ff=ma

垂直斜面方向有:FN=mgcosθ

联解得:Ff=80N

摩擦因数μ===0.5.

答:(1)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2m/s2

(2)物体受到的阻力为80N;

(3)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长直轨道上,有一质量为M=3kg、长度为L=2m的平板车以速度v0=4m/s匀速运动.某时刻将质量为m=1kg的小滑块轻放在平板车的中点,小滑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取g=10m/s2

(1)若小滑块最终停在平板车上,小滑块和平板车摩擦产生的内能为多少?

(2)若施加一个外力作用在平板车上使其始终保持速度为v0=4m/s的匀速运动,当小滑块放到平板车中点的同时,对该小滑块施加另一个与平板车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要保证滑块不能从平板车的左端掉下,恒力F大小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3)在(2)的情况下,力F取最小值,要保证滑块不从平板车上掉下,力F的作用时间应该在什么范围内?

正确答案

(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m)v

   解得v=

由能量守恒得:Q=M-(M+m)v2=6J

(2)设恒力F取最小值为F1,滑块加速度为a1,此时滑块恰好到达车的左端,则

滑块运动到车左端的时间  t1=

由几何关系有  v0t1-=

由牛顿定律有 F1+μmg=ma1

由①②③式代入数据解得  t1=0.5s,F1=6N

则恒力F大小应该满足条件是  F≥6N

(3)力F取最小值,当滑块运动到车左端后,为使滑块恰不从右端滑出,相对车先做匀加速运动(设运动加速度为a2,时间为t2),

再做匀减速运动(设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3).到达车右端时,与车达共同速度.则有

F1-μmg=ma2

μmg=ma3

a2+=L⑥

由④⑤⑥式代入数据解得t2=s=0.58s

则力F的作用时间t应满足  t1≤t≤t1+t2

即0.5s≤t≤1.08s

答:(1)若小滑块最终停在平板车上,小滑块和平板车摩擦产生的内能为6J

(2)恒力F大小应该满足 F≥6N

(3)在(2)的情况下,力F取最小值,要保证滑块不从平板车上掉下,力F的作用时间应该在0.5s≤t≤1.08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8年5月15日成都军区向汶川等灾区空投包括5万份干粮、2.5万双军用胶鞋、0.5万床棉被在内的救灾物资.直升飞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往救灾物资集结地.图示为悬挂着m=500kg空箱的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45°;而直升机载上救灾物资飞往灾区时,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大小稳定在a=1.5m/s2,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2=14°.若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且忽略悬索的质量.(重力加速度g=10m/s2,tan14°=0.25)

试求:(1)空气阻力的大小;

(2)箱中救灾物资的质量.

正确答案

(1)直升飞机匀速飞行时,空箱受力平衡,设悬索的拉力为T1,空气阻力为f,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

水平方向:T1sinθ1=f                 

竖直方向:T1cosθ1=mg             

解得

f=mgtanθ1=5.0×103N  

即空气阻力的大小5.0×103N.               

(2)直升机装上救灾物资后,设箱内救灾物资质量为M,悬索的拉力为T2,受力如图

水平方向:T2sinθ2-f=(M+m)a          

竖直方向:T2cosθ2=(M+m)g 

解得           

M=4.5×103kg       

即箱中救灾物资的质量为4.5×103kg.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弹簧振子.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振子质量为M,振动的最大速度为v0,如图所示.当振子在最大位移处时.把质量为m的物体轻放其水平表面上,振子的最大位移大小为A,则:

(1)要保持物体和振子一起振动,二者间摩擦力的最大值为多少?

(2)物体和振子一起振动时,二者过平衡位置的速度多大?振幅又是多大?

正确答案

(1)放物体后,假定一起振动,则可以产生最大加速度a=

此时摩擦力最大,为Ff=ma=

即要保持物体和振子一起振动,二者间摩擦力的最大值为

(2)由于物体m是在最大位移处放在M上的,放上后并没有改变系统的机械能.振动中机械能守恒,经过平衡位置时,弹簧为原长,弹性势能为零,则

(M+m)v2=M

解得

v=v0

物体和振子在最大位移处,动能为零,势能最大,这个势能与没放物体前相同,所以弹簧的最大形变是相同的,即振幅还是为A.

即物体和振子一起振动时,二者过平衡位置的速度为v0,振幅还是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推出的“氢气Ⅰ型”汽车是一种使用燃料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它用氢气和氧气直接反应,其生成物只有水,因此对环境没有污染.若该车质量为1.5×103kg,额定功率为60kW,汽车水平行驶中所受阻力大小等于车重的0.1倍,g取l0m/s2.求:

(1)当它以额定功率沿水平道路行驶时的最大速度;

(2)当它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道路行驶,速度增加到20m/s时汽车的加速度.

正确答案

(1)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时有 P=Fv

汽车达到最大速度以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有:牵引力 F=f=0.1mg 

最大速度vm====40(m/s)

(2)设汽车速度达到v′=20m/s时的牵引力为F′,

则有P=F′v′

代入数据得:F′=3000N 

由牛顿第二定律F'-f=ma得

代入数据得:a=1m/s2

答:(1)当它以额定功率沿水平道路行驶时的最大速度为40m/s;

(2)当它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道路行驶,速度增加到20m/s时汽车的加速度为1m/s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所示.一对平行光滑轨道放置在水平面上,两轨道间距l=0.20m,电阻R=1.0Ω;有一导体杆静止地放在轨道上,与两轨道垂直,杆及轨道的电阻皆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强度B=0.50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面向下.现用一外力F沿轨道方向拉杆,使之做匀加速运动,测得力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求杆的质量m和加速度a.

正确答案

导体杆在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υ表示其速度,t表示时间,则有:

υ=at                   ①

杆切割磁力线,将产生感应电动势:

E=Blυ                  ②

在杆、轨道和电阻的闭合回路中产生电流

I=   ③

杆受到的安培力的

f=BIl   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f=ma  ⑤

联立以上各式,得

F=ma+at    ⑥

由图线上取两点代入⑥式,可解得:

a=10m/s2,m=0.1kg

故杆的质量为m=0.1kg,其加速度为a=10m/s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倾角为的斜面固定于地面,斜面顶端离地面的高度h0=1m,斜面底端有一垂直于斜面的固定挡板。在斜面顶端自由释放一质量m=0.09kg的小物块(视为质点)。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u=0.2。当小物块与挡板碰撞后,将以原速返回。重力加速度g="10" m/s2。在小物块与挡板的前4次碰撞过程中,挡板给予小物块的总冲量是多少?

正确答案

I=0.4(3+)N·s

解法一:设小物块从高为h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为v。由功能关系得

                  ①

以沿斜面向上为动量的正方向。按动量定理,碰撞过程中挡板给小物块的冲量

                   ②

设碰撞后小物块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则

            ③

同理,有

               ④

                                ⑤

式中,为小物块再次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再次碰撞过程中挡板给小物块的冲量。由①②③④⑤式得

                   ⑥

式中

                    ⑦

由此可知,小物块前4次与挡板碰撞所获得的冲量成等比级数,首项为

                        ⑧

总冲量为

             ⑨

                       ⑩

                

代入数据得

I=0.4(3+)N·s                         

解法二:设小物块从高为h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小物块受到重力,斜面对它的摩擦力和支持力,小物块向下运动的加速度为a,依牛顿第二定律得

                        ①

设小物块与挡板碰撞前的速度为v,则

                                    ②

以沿斜面向上为动量的正方向。按动量定理,碰撞过程中挡板给小物块的冲量为

                            ③

由①②③式得

                      ④

设小物块碰撞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依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umgcos= m                           ⑤

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高度为

                     ⑥

由②⑤⑥式得

h′=k2h                                      

式中

                                    ⑧

同理,小物块再次与挡板碰撞所获得的冲量

I′=2m                             ⑨

由④⑦⑨式得

I′=kI                                                      ⑩

由此可知,小物块前4次与挡板碰撞所获得的冲量成等比级数,首项为

I1=2m                        

总冲量为

I=I1+ I2 +I3+I4= I1(1+k+k2+ k3)                    

1+k+k2+…+kn-1=                  

                           

代入数据得

I=0.4(3+)N·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求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受到的合外力和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重力加速度为g)

正确答案

当物块B刚要离开C时,固定挡板对B的支持力为0,由于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此时B的加速度a=0,

以B为研究对象则有:F1-mBgsinθ=0,

故此时弹簧弹力大小为F1=mBgsinθ.

则A所受的合外力F=F-F1-mAgsinθ=F-(mA+mB)gsinθ,

在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之前,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Agsinθ,

故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1=

B刚要离开时,弹簧伸长量△x2=

所以A的位移d=△x1+△x2=

答: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受到的合外力F-(mA+mB)gsinθ,

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x1+△x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旋加速器在核科学、核技术、核医学等高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当今医学成像诊断设备PET/CT堪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它在医疗诊断中,常利用能放射电子的同位素碳11为示踪原子,碳11是由小型回旋加速器输出的高速质子轰击氮14获得,同时还产生另一粒子,试写出核反应方程.若碳11的半衰期τ为20min,经2.0h剩余碳11的质量占原来的百分之几?(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

(2)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如图,D1和D2是两个中空的半径为R的半圆金属盒,它们接在电压一定、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上,位于D1圆心处的质子源A能不断产生质子(初速度可以忽略,重力不计),它们在两盒之间被电场加速,D1、D2置于与盒面垂直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若质子束从回旋加速器输出时的平均功率为P,求输出时质子束的等效电流I与P、B、R、f的关系式(忽略质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其最大速度远小于光速)

(3)试推理说明:质子在回旋加速器中运动时,随轨道半径r的增大,同一盒中相邻轨道的半径之差△r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

正确答案

(1)核反应方程为714N+11H→611C+24He…①

设碳11原有质量为m0,经过t=2.0h剩余的质量为mt,根据半衰期定义,有:

=()=()12020=1.6%…②

(2)设质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质子离开加速器时速度大小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知:qvB=m…③

质子运动的回旋周期为:T==…④

由回旋加速器工作原理可知,交变电源的频率与质子回旋频率相同,由周期T与频率f的关系可得:f=…⑤

设在t时间内离开加速器的质子数为N,则质子束从回旋加速器输出时的平均功率P=…⑥

输出时质子束的等效电流为:I=…⑦

由上述各式得I=

(3)方法一:

设k(k∈N*)为同一盒子中质子运动轨道半径的序数,相邻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k,rk+1(rk<rk+1),△rk=rk+1-rk

在相应轨道上质子对应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k,vk+1,D1、D2之间的电压为U,

由动能定理知2qU=m-m…⑧

由洛伦兹力充当质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知rk=

则2qU=(-)…⑨

整理得 △rk=…⑩

因U、q、m、B均为定值,令C=,由上式得△rk=…(11)

相邻轨道半径rk+1,rk+2之差△rk+1=rk+2-rk+1

同理 △rk=

因为rk+2>rk,比较△rk,△rk+1得△rk+1<△rk

说明随轨道半径r的增大,同一盒中相邻轨道的半径之差△r减小

方法二:

设k(k∈N*)为同一盒子中质子运动轨道半径的序数,相邻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k,rk+1(rk<rk+1),△rk=rk+1-rk

在相应轨道上质子对应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k,vk+1,D1、D2之间的电压为U

由洛伦兹力充当质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知rk=,故=…(12)

由动能定理知,质子每加速一次,其动能增量△Ek=qU  …(13)

以质子在D2盒中运动为例,第k次进入D2时,被电场加速(2k-1)次

速度大小为vk=…(14)

同理,质子第(k+1)次进入D2时,被电场加速(2k+1)次,速度大小为vk+1=

综合上述各式可得==

整理得==

△rk=

同理,对于相邻轨道半径rk+1,rk+2,△rk+1=rk+2-rk+1,整理后有

△rk+1=

由于rk+2>rk,比较△rk,△rk+1得△rk+1<△rk

说明随轨道半径r的增大,同一盒中相邻轨道的半径之差△r减小,用同样的方法也可得到质子在D1盒中运动时具有相同的结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种氢气燃料的汽车,质量为m=2.0103kg,发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为80kW,行驶在平直公路上时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启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1.0m/s2.达到额定输出功率后,汽车保持功率不变又加速行驶了800m,直到获得最大速度后才匀速行驶.试求:

(1)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

(2)汽车匀加速启动阶段结束时的速度;

(3)当速度为5m/s时,汽车牵引力的瞬时功率;

(4)当汽车的速度为32m/s时的加速度;

(5)汽车从静止到获得最大行驶速度所用的总时间.

正确答案

(1)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vm===40m/s

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为40m/s.

(2)设汽车匀加速启动阶段结束时的速度为v1

由F-f=ma,得F=4×103N

由Pm=Fv1,得v1==20m/s

匀加速启动的最后速度为20m/s.

(3)当速度为5m/s时,处于匀加速阶段,

牵引力的瞬时功率为:P=Fv=20kw

牵引力的瞬时功率为20kw.

(4)当速度为32m/s时,处于恒定功率启动阶段,设牵引力为F′,加速度为a′

由F′==2.5×103N

由F′-f=ma,得a′=0.25m/s2

速度为32m/s时,加速度为0.25m/s2

(5)匀加速阶段的时间为t1==20s

恒定功率启动阶段的时间设为t2,由动能定理pt2-fx=mvm2-mv12

得t2=35s---------------⑧

所以,总的时间为t=t1+t2=55s

汽车加速的总时间为55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物体在水平推力F=15N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作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求:

(1)0~4s和4~6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物体的质量m;

(3)在0~6s内物体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

正确答案

(1)由图可得:a1===2.5m/s2

a2===5m/s2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2

解得:μ==0.5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1

解得:m==2kg

(3)平均速度v=====5m/s

答:(1)0~4s和4~6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2.5m/s2,5m/s2

(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的质量为2kg;

(3)在0~6s内物体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为5m/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动车组是城际间实现小编组、大密度的高效运输工具,以其编组灵活、方便、快捷、安全,可靠、舒适的特点而备受世界各国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青睐.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假设有一动车组由六节车厢连接而成,每节车厢的总质量均为8×104kg其中第一节第二节带动力他们的额定功率分别是2×107W和1×107W车在行驶过程中阻力恒为重力的0.1倍.求

(1)该动车组的最大行驶速度

(2)若列车以1m/s2的匀加速运动,t=10s时刻,第一和第二节车厢之间的连接杆中可能的最大作用力

(3)在以1m/s2的匀加速阶段中,t=10s时刻假如第一二两节车厢的拉力最小为多大?此时第二节车厢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正确答案

(1)设最大速度为v,当速度最大时,动车组的牵引力等于阻力.有:

+=f,

f=k•6mg

联立两式解得v=62.5m/s.

(2)动车组以1m/s2的匀加速运动的牵引力为F,有F-k•6mg=6ma,

解得F=9.6×105N

10s时刻列车的速度v1=at=10m/s.

第一节车厢的最大牵引力F==N=2×106N>9.6×105N

所以第二节车厢无需工作,此时第一和第二节车厢之间的连接杆中作用力最大.

对第一节车厢运用牛顿第二定律,F-f1-F′=ma 

f1=kmg

联立两式有:9.6×105-0.1×8×104×10-F′=8×104

解得F′=8×105 N.

(3)当第一二两节车厢的拉力为零时,对第一节车厢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有:F1-kmg=ma

解得F1=kmg+ma=1.6×105N

对整体分析,有F-k•6mg=6ma,解得F=9.6×105N

所以第二节车厢的牵引力F2=F-F1=8×105N

第二节车厢的最大牵引力F′==N=1×106N>F2

所以第一二两节车厢的最小拉力为零,此时的实际功率P2′=F2v1=8×105×10W=8×106W

答:(1)该动车组的最大行驶速度为63.5m/s.

(2)第一和第二节车厢之间的连接杆中可能的最大作用力为8×105 N.

(3)第一二两节车厢的拉力最小为零,此时第二节车厢的实际功率是8×106W.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地面和半圆轨道面PTQ均光滑.质量M=1kg、长L=4m的小车放在地面上,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S=3m,小车上表面与半圆轨道最低点P的切线相平.现有一质量m=2kg的滑块(不计大小)以vo=6m/s的初速度滑上小车左端,带动小车向右运动.小车与墙壁碰撞时即被粘在墙壁上,已知滑块与小车表面的滑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求:

(1)滑块在小车上运动的过程中,滑块和小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

(2)判断小车与墙壁碰撞前是否已与滑块相对静止,并求小车与墙壁碰撞时滑块的速度.

(3)若滑块在圆轨道滑动的过程中不脱离轨道,求半圆轨道半径R的取值范围.

正确答案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木块有:-μmg=ma1解得:a1=-2m/s2

对小车有:μmg=Ma2解得:a1=4m/s2

(2)设滑块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v1,滑块与小车相对运动过程中动量守恒,有

  mv0=(m+M)v1 

代入数据解得

  v1=4m/s 

设滑块与小车的相对位移为 L1,由系统能量守恒定律,有

  μmgL1=mv02-(m+M)v12

代入数据解得   L1=3m 

设与滑块相对静止时小车的位移为S1,根据动能定理,有

  μmgS1=Mv12-0

代入数据解得S1=2m 

因L1<L,S1<S,说明小车与墙壁碰撞前滑块与小车已具有共同速度,且共速时小车与墙壁还未发生碰撞,故小车与碰壁碰撞时的速度即v1=4m/s.

(2)滑块将在小车上继续向右做初速度为v1=4m/s,位移为L2=L-L1=1m的匀减速运动,然后滑上圆轨道的最低点P.

若滑块恰能滑过圆的最高点,设滑至最高点的速度为v,临界条件为

  mg=m

根据动能定理,有

-μmgL2-mg•2R=mv2-mv12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R=0.24m 

若滑块恰好滑至圆弧到达T点时就停止,则滑块也能沿圆轨道运动而不脱离圆轨道.

根据动能定理,有

-μmgL2-mg•R=0-mv12

代入数据解得R=0.6m 

综上所述,滑块能沿圆轨道运动而不脱离圆轨道,半圆轨道的半径必须满足

R≤0.24m或R≥0.6m 

答:(1)滑块在小车上运动的过程中,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2)小车与墙壁碰撞时的速度是4m/s;

(3)要滑块能沿圆轨道运动而不脱离圆轨道,半圆轨道的半径R的取值为R≤0.24m或R≥0.6m.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牛顿运动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