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顿运动定律
- 共29769题
如图,一“⊂”形绝缘导轨竖直放置,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左边的半圆弧与水平杆ab、cd相切于a、c两点,两水平杆的高度差为h,杆长为4L,O为ad、bc连线的交点,虚线MN、M′N′的位置如图,其中aM=MM′=CN=NN′=L,M′b=N′d=2L.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穿在杆上.虚线MN左边的导轨光滑,虚线MN右边的导轨与小球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已知:在O处没有固定点电荷+Q的时候,将带电小球自N点由静止释放后,小球刚好可到达a点.现在O处固定点电荷+Q,并将带电小球自d点以初速度v0向左瞬间推出.结果小球可沿杆运动到b点.(静电力恒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在运动过程中+Q对-q的电场力始终小于小球的重力)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2)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受摩擦力的最大值fm和小球经过M′点时的加速度大小a;
(3)使小球能够运动到b点的初速度v0的最小值.
正确答案
(1)根据动能定理研究带电小球自N点由静止释放后,小球刚好可到达a点过程
由题意有:qEL-mgh=0-0=0
∴E=
(2)运动过程中小球受重力、向上的弹力、向左的摩擦力、向左的电场力,指向O点的库仑力,
根据正交分解可知:小球经过M′点时库仑力竖直向下达到最大值,球与轨道之间的弹力最大,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最大.
fm=μN=μ(mg+)=μ(mg+
)
小球经过M′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
+μ(g+
)
(3)根据对称性可知,由d→b,小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效为:
Wf=mgμ×6L=6mgμL
而电场力做的功为零
∴初速度v0的最小值应满足:m
=mgh+Wf
∴v0=
答:(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是;
(2)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受摩擦力的最大值是μ(mg+),小球经过M′点时的加速度大小是
+μ(g+
);
(3)使小球能够运动到b点的初速度v0的最小值是.
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37°(sin37°=0.6,cos37°=0.8),一木块从斜面顶端A由静止开始下滑,当滑到B时进入水平面滑行到C点停止.已知木块与斜面和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B和BC间的距离相等,且为S.不计木块从斜面底端进入水平面时的机械能损失.
(1)木块与斜面和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是多大?
(2)若S=5m,则木块刚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是多大?
正确答案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37°-μmgcos37°=ma1 ①
由υ2-0=2a1s,0-υ2=2a2s 得:
2a1s=-2a2s ②
-μmg=ma2③
解①②③式得:
μ==
④
(2)解③④式得
a2=-m/s2⑤
由0-υ2=2a2s得:
υ==
m/s ⑥
答:(1)木块与斜面和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是.
(2)木块刚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是m/s.
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1匀速运动,受到一个跟水平方向成α角斜向上的拉力作用后,经一段时间速度变为v2,如图所示.求这段时间内拉力的冲量?(用本题中的符号表示)
正确答案
在时间t内物体受力如图所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Fcosα,
由动量定理有Fcosα•t=mv2-mv1
拉力F的冲量I=Ft=
答:这段时间内拉力的冲量为.
如图所示,一根电阻为R=12Ω的电阻丝做成一个半径为r=1m的圆形导线框,竖直放置在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磁感强度为B=0.2T,现有一根质量为m=0.1kg、电阻不计的导体棒,自圆形线框最高点静止起沿线框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始终与线框良好接触,已知下落距离为 r/2时,棒的速度大小为v1=m/s,下落到经过圆心时棒的速度大小为v2=
m/s,(取g=10m/s2)
试求:
(1)下落距离为r/2时棒的加速度,
(2)从开始下落到经过圆心的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热量.
正确答案
(1)下落距离为时,闭合电路的总电阻:R=
=
R ①
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
L=r ②
此时感应电动势E=BLv1③
导体棒中电流:I=④
导体棒受安培力:F=BIL⑤
方向竖直向上
由牛顿第二定律,mg-F=ma1⑥
由①②③④⑤⑥得a1=8.8 m/s2
(2)设从开始下落到经过圆心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Q,重力势能的减小量转化为内能和动能的增加量;由能量守恒可知:
mgr=Q+mv22
代入数值解得:Q=mgr-mv2=0.44J
答:(1)棒的加速度为8.8m/s2;(2)产生的热量为0.44J.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匀速运动,由于前方有事,紧急刹车,从开始刹车到车停止,被制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擦痕为14m,轮胎与路面的动摩擦因素为0.7,g取10m/s2.问:
(1)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多大?
(2)刹车前汽车的速度多大?
(3)刹车后经过1s和3s,汽车的位移分别为多大?
正确答案
(1)刹车后车只受摩擦力,其加速度大小为:a==
=μg=7m/s2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2)刹车停止末速度为零,由:2as=v2-v02
带入数据解得:v0=14m/s
(3)车的刹车时间为:t==2s
故车在2s就停止,则
1s的位移为:x1= v0t1+at12=10.5m
由于2s已经停止,故3s的位移为刹车位移14m
答:
(1)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7m/s2
(2)刹车前汽车的速度14m/s
(3)1s的位移为10.5m
3s的位移为14m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穿在绝缘细杆上,杆的倾角为α,小球A带正电,电量为q,在杆上B点处固定一个电量为Q的正电荷.将A由距B竖直高度为H处无初速释放,小球A下滑过程中电量不变.不计A与细杆间的摩擦,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已知静电力恒量k和重力加速度g,求:
(1)A球刚释放时的加速度.
(2)当A球的动能最大时,求此时A球与B点的距离.
正确答案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α-F=ma,
由库仑定律得:F=k,由几何知识得:r=
,
解得:a=gsinα-;
(2)当A球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
设此时AB间距离为L,由平衡条件得:mgsinα=k,
解得:L=;
答:(1)A球刚释放时的加速度为gsinα-.
(2)当A球的动能最大时,A球与B点的距离为.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实验装置,用来研究碰撞问题,其模型如图所示不用完全相同的轻绳将N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并列悬挂于一水平杆、球间有微小间隔,从左到右,球的编号依次为1、2、3…N,球的质量依次递减,每球质量与其相邻左球质量之比为k(k<1).将1号球向左拉起,然后由静止释放,使其与2号球碰撞,2号球再与3号球碰撞…所有碰撞皆为无机械能损失的正碰.(不计空气阻力,忽略绳的伸长,g取10m/s2)
(1)设与n+1号球碰撞前,n号球的速度为vn,求n+1号球碰撞后的速度.
(2)若N=5,在1号球向左拉高h的情况下,要使5号球碰撞后升高16k(16h小于绳长)问k值为多少?
正确答案
(1)本题中的两球相碰,均可看成是“一静一动弹性碰撞模型”.因为每个球的质量依次递减,碰后不会出现入射球反弹的情况.如果入射球质量为m1,被碰球质量为m2,碰前m1的速度为v1,碰后两球的速度分别为v1′、v2′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 v1=m1v1′+m2v2′
mV12=
mV′12+
mV′22
得:V′1=V1 V′2=
V1
本题主要应用v2′当n取代1时,n+1就取代2.
设n号球质量为m,与n+1号球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n′、vn+1′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据题意有n号球与n+1号球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n、0、mn+1=kmn
根据动量守恒,有mnVn=mnV′n+kmnV′n+1…①
根据机械能守恒,有mnVn2=
mnV′n2+
kmnV′n+12…②
由①②得:V′n+1=(V′n+1=0舍去)…③
(2)设1号球摆至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1gh=m1V12…④
v1=…⑤
同理可求,5号球碰后瞬间的速度
V5=…⑥
由③式可得Vn+1= (
2
1+k
)nv1…⑦
N=n=5时,v5=(
2
1+k
)5V1…⑧
由⑤⑥⑧三式得:
k=-1=0.414…⑨
答:(1)n+1号球碰撞后的速度V′n+1=
(2)k值为0.414
汽车在水平直线公路上行驶,额定功率为P0=80KW,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f=2.5×103N,汽车的质量M=2.0×103kg.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1.25m/s2,汽车达到额定功率后,保持额定功率不变继续行驶.求:
(1)汽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匀加速运动能保持多长时间;
(3)当汽车的速度为20m/s时的加速度.
正确答案
(1)汽车匀速行驶时F=f,达到最大速度Vm,
则Vm==
=32m/s
故汽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32m/s.
(2)根据F-f=ma得
F=f+m a=5×103N
v==
m/s=16 m/s
t==12.8s
故匀加速运动能保持12.8s.
(3)v=20m/s>16m/s 故车变加速阶段,保持P0不变
则F==
=4×103N
a==0.75m/s2.
故当汽车的速度为20m/s时的加速度为0.75m/s2
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为μ=0.2的水平面上有两个斜边倾角相同的梯形物体,质量分别为M1=2kg和M2=1kg,从0时刻开始,用水平力F向右推M1,使M1、M2一起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3s末的速度是v=10m/s,在运动过程中M2对地面恰好无压力,M1和M2之间光滑但无相对滑动,取g=10m/s2,求
(1)梯形斜边倾角θ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正确答案
(1)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有:
v=v0+at
解得:a=
对M2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合力水平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2g tanθ=M2a
解得:tanθ=,解得tanθ=
,故θ=30°
(2)对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f=(M1+M2)a
其中;f=μ(M1+M2)g
联立解得:F=(M1+M2)a+μ(M1+M2)g=6+10=23.3N
答:(1)梯形斜边倾角θ为30°;
(2)水平推力F的大小约为23.3N.
质量为5.0kg的物体,从离地面36m高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落,经3s落地,g取10m/s2,试求:
(1)物体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
(2)下落过程中物体所受阻力的大小.
正确答案
(1)由x=at2得,a=
=
m/s2=8m/s2.
故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
则f=mg-ma=50-5×8N=10N
故下落过程中物体所受阻力的大小为10N.
一种氢气燃料的汽车,质量为m=2.0×103kg,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行驶在平直公路上时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1.0m/s2.达到额定功率后,汽车保持功率不变又加速行驶800m,此时获得最大速度,然后匀速行驶.取g=10m/s2,试求:
(1)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
(2)汽车匀加速运动阶段结束时的速度;
(3)汽车从静止到获得最大行驶速度所用的总时间.
正确答案
(1)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vm==
=40m/s
(2)设汽车匀加速运动阶段结束时的速度为v1
由F-f=ma,得F=4×103N
由p额=Fv1,得 v1==20m/s
(3)匀加速阶段的时间为t1==
=20s
恒定功率运动阶段的时间设为t2,由动能定理pt2-fx=mvm2-
mv12
得t2=35s
总的时间为t=t1+t2=55s
答:(1)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为40m/s
(2)汽车匀加速运动阶段结束时的速度为20m/s
(3)汽车从静止到获得最大行驶速度所用的总时间为55s
如图所示装置由AB、BC、CD三段轨道组成,轨道交执着处均平滑连接,其中轨道AB、CD段是光滑的,轨道AB为1/4圆弧,半径R=4.3m,水平轨道BC的长度s=5m,轨道CD足够长且倾角θ=37°.现让质量为m=1kg的小滑块自A点由静止释放,已知小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小滑块第一次到达圆弧上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
(2)小滑块第一次与第二次通过C点的时间间隔;
(3)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距B点的距离.
正确答案
(1)小滑块从A到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R=-0
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g=
解得:F1=30N.
(2)小滑块从A到B到C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R-μmgs=
解得vC=6m/s
小物块沿CD段上滑到最高点时间t1==1s
由对称性可知小物块第一次与第二次通过C点的时间间隔是t=2t1=2s.
(3)对小滑块运动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设小滑块在水平轨道上运动的总路程为s′,
mgR=μmgs′
s′=8.6m
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距B点的距离为2s-s′=1.4m
答:(1)小滑块第一次到达圆弧上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是30N;
(2)小滑块第一次与第二次通过C点的时间间隔是2s;
(3)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距B点的距离是1.4m.
如图所示,真空有一个半径r=0.5m的圆形磁场,与坐标原点相切,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2×10-3 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在x=r处的虚线右侧有一个方向竖直向上的宽度为L1=0.5m的匀强电场区域,电场强度E=1.5×103 N/C.在x=2m处有一垂直x方向的足够长的荧光屏,从O点处向不同方向发射出速率相同的荷质比=1×109 C/kg带正电的粒子,粒子的运动轨迹在纸面内,一个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射入磁场的粒子,恰能从磁场与电场的相切处进入电场.不计重力及阻力的作用.求:
(1)粒子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和沿y轴正方向射入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2)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成30°(如图中所示)射入磁场的粒子,最后打到荧光屏上,该发光点的位置坐标.
正确答案
(1)由题意可知: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r=0.5m,
有Bqv=m,
可得粒子进入电场时的速度v==1×109×2×10-3×0.5=1×106m/s,
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1=T=
×
=
×
=7.85×10-7s
(2)粒子在磁场中转过120°角后从P点垂直电场线进入电场,如图所示
,
在电场中的加速度大小a==1.5×103×1×109=1.5×1012m/s2,
粒子穿出电场时vy=at2=a×=1.5×1012×
=0.75×106m/s,
tanα==
=0.75,
在磁场中y1=1.5r=1.5×0.5=0.75m,
在电场中侧移y2=at2=
×1.5×1012×(
0.5
1×106
)2=0.1875m,
飞出电场后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y3=L2tanα=(2-0.5-0.5)×0.75=0.75m,
故y=y1+y2+y3=0.75m+0.1875m+0.75m=1.6875m,
则该发光点的坐标(2,1.6875).
如图所示,一平板车质量M=100kg,停在水平路面上,平板离地面的高度h=1.25m.一质量m=50kg的物块置于车的平板上,它到车尾的距离b=1.0m,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现对平板车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使车向右行驶,结果物块从车板上滑落下来.物块在平板车上滑动过程,车相对于地面向右行驶的距离是s0=2.0m.求(不计路面与车轮间及轮轴间的摩擦,g取10m/s2).
(1)物块滑动时,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2)刚离开车板时,平板车的速度大小;
(3)物块刚落地时,落地点到车尾的水平距离s.
正确答案
(1)以m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m在水平方向只受一个摩擦力f的作用,f=μmg=l00N,水平向右,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f=ma1
得:a1=μg=0.20×10m/s2=2m/s2
如图,m从A点运动到B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sAB=s0-b=1.00m,
运动到B点的速度υB为:
υB==2m/s
物块在平板车上运动时间为t1==1s,在相同时间里平板车向前行驶的距离s0=2.0m,则
s0=a2t12,所以平板车的加速度a2=4m/s2
此时平板车的速度为:v2=a2t1=4×1=4m/s
(3)m从B处滑落时,以υB为初速度做平抛运动,落到C的水平距离为s1,下落时间为t2,
则 h=gt22
t2==0.5s
s1=vBt2=2×0.5m=1.0 m
对平板车M,在m未滑落之前,水平方向受二力作用,即F和物块对平板车的摩擦力f,二者方向相反,平板车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2
则有:F=Ma2+f=(100×4+0.2×50×10)N=500N
当m从平板车的B点滑落以后,平板车水平方向只受F作用,而做加速度为
a3的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3 即a3==5m/s2
在m从B滑落到C点的时间t=0.5s内,M运动距离s2为s2=v2t+a3t2=2.625m
物块落地时,落地点到车尾的水平距离s为
s=s2-s1=(2.625-1)m=1.625m
答:(1)物块滑动时,受的摩擦力大小为l00N,水平向右;
(2)刚离开车板时,平板车的速度大小为4m/s;
(3)物块落地时,落地点到车尾的水平距离s为1.625m.
如图所示,水平U形光滑固定框架,宽度为L=1m,电阻忽略不计,导体棒ab的质量m=0.2kg、电阻R=0.5Ω,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2T,方向垂直框架平面向上.现用F=1N的外力由静止开始向右拉ab棒,当ab棒的速度达到5m/s时,求:
(1)ab棒所受的安培力的大小;
(2)ab棒的加速度大小.
正确答案
(1)根据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电动势E=BLv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回路电流I=
ab所受安培力 F安=BIL=0.4N,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安=ma
得ab杆的加速度a==3m/s2.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