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租借东洋驻重兵,保商何必要连营。可怜卧榻横陈夜,时听旁人鼾唾声。”这首近代汉口竹枝词《东洋兵房》反映了 ( )

A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出现

B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

C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当台湾被日本割占的时候,江苏又有一座城市被迫开放,这座城市是

A南京

B苏州

C南通

D连云港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公使贝田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

A美国已取得在华势力的绝对优势

B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C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已经完毕

D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已经形成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割让台湾,迫使其与祖国分离数十年的是()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辛丑条约》第二款规定:“一、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二、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附件八)。 ”这说明该条约

①惩罚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民

②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③放弃对中国领土的割占要求

④认识到科举制的局限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曾担任清朝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1835年2月20日——1911年9月20日)曾说:“简单说来,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运动,其目标是使中国强盛起来,这个运动已经掌握了群众的想象力,将会像野火一样烧遍全中国。”这个运动应当是()

A义和团运动

B禁烟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我也是义和团》一文中提出:“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也发生了义和团运动

B西方与中国应彼此隔绝,互不往来

C中美两国义和团立场一致

D义和团抗击西方侵略是正义的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马关条约》签订后,梁启超等人在呈光绪帝的上书中指出,割台湾的严重后果是:1.“外夷久存觊觎之心,而吾又以台鼓舞之,诱召之”,“是吾割肉而自毙也”。2.“欲割台以全内地、保都城而地更瓦裂,都亦必惊。”梁启超等人的观点

A虽有夸张,但对国人有惊醒作用

B被以后列强侵略事实所证明

C认识到了台湾对国防的重要作用

D意在谴责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法战争  

B日俄战争

C甲午战争 

D抗日战争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年9月,日本野田新内阁大臣公开称钓鱼岛为日本固有领土,而中国政府则将钓鱼岛主权定义为中国核心利益。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源于哪一条约内容:()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以壮国威”是对民族英雄邓世昌的高度赞扬,若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来弘扬民族精神,应选择的素材是

A辽东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是役败后,乃一蹶不振矣。日人慑于俄法德三国之威,……还辽东。”文献中所提的战役是

A甲午战争

B日俄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途岛战役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3年,某英文报纸开展了一项民意调查,评选“当今中国十二个大人物”,调查结果如下:从评选结果来看,“当今中国十二个大人物”中国民党有4人当选,其中孙中山雄居第一;军阀出身的有4人当选,其中冯玉祥位居第二。陈独秀以文化名流的身份高票人选“大人物”之列。值得注意的是,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人选人数相当之多,其中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代表中国据理力争的顾维钧在“十二个大人物”中位居第三,张謇位居第八。下列对这个调查结果的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党的新三民主义主张得到国人拥戴,因而当选人物居多

B军阀当选反映了当时的北洋军阀统治得到国人普遍支持

C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的入选反映了中国人民谋求独立、发展的愿望

D陈独秀以高票入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影响巨大,不容忽视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