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同学想做一个有关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课题研究,下列与这一课题没有直接联系的参考资料是

A《马关条约》的条款全文

B光绪皇帝褒奖邓世昌而撰写的祭文

C徐骧民团的骨干名单

D有关刘永福黑旗军台湾伤亡的报告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黄海波涛怒,举国动地哀。倭寇充强盗,百姓泪满怀。将士皆战死,清风未醒来。纵观风云录,莫叫甲午还。”下列与此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有(  )

①直接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②客观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③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打击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势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该项条约原出自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叙述道:“1861年以后,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中国也像所有其他国家一样,学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搞生存竞争,从形式上看,儒家的‘家天下’已经演变成‘国家’。”最能说明材料观点的史实是:

A涉外公文改“夷务”为“洋务”

B翻译并出版《万国公法》

C主动撤销对越南和朝鲜的藩属制度

D清政府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黄海大战,将士用命,其中在危急时刻激励将士:“吾辈从军卫国,早致生死于度外,今日之势,有死而已!”鼓轮怒驶,直冲日舰,以身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

A刘步蟾

B邓世昌  

C丁汝昌

D徐骧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同学想做一个台湾人民反割台湾斗争的课题研究,下列参考资料中,与这一课题无关的是( )

A《马关条约》的条款全文

B光绪皇帝为褒奖邓世昌而亲笔撰写的祭文

C参加徐骧义军的骨干名单

D1895年日本近卫师团关于台湾伤亡的报告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先生曾于1972年撰写了一部专著,题为《“尖阁”列岛---钓鱼岛的历史解析》。他在书中指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而断定: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而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历史上日本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通过下列哪一条约?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先进思想的指导

B提出的“扶清”口号具有局限性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被清政府控制和利用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同学想做一个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课题研究,谢莉尔参考资料中,与这一课题无关的是:()

A《马关条约》的条款全文;

B光绪皇帝为褒奖邓世昌而亲笔撰写的祭文;

C参加徐骧义军的骨干名单;

D1895年日本近卫师团关于台湾伤亡的报告;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午战争后,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B帝国主义国家征相效仿德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1899年美国向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提出了“门户开放”的照会

D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遭到了其他帝国主义的反对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面对列强的入侵,无论政府官兵,还是民众百姓,尽管他们形式不同,手段不一,但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下列表述中符合上述内容的有

①人民解放战争②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③义和团反帝运动④抗日战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德国与沙俄、法国一起干涉还辽,充分证明了()

A三国是同盟国

B列强维护中国的主权

C列强之间的关系是既争夺又勾结

D日本已经独霸中国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爱国志士谭嗣同悲于时局,写了一首诗《有感》,诗云: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四万万人齐下泪”的原因是

A中国被迫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

D圆明园被烧毁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可是战争结束时,战败国沙皇俄国‘不割寸土,不赔一个卢布’(尼古拉二世语),却要中国人民去接受战胜者的宰割。”为此,中国

A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大约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B失去了西北地区包括伊犁在内的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C继续丧失南满铁路及其支线的权利

D失去了京津地区的军事控制权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