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的联军统帅是

[ ]

A西摩尔

B瓦德西

C戈登

D克林德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初有报道称:各国洋兵“俱以捕拿义和团,搜查军械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枪,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掳一空,谓之扰城。稍有拦阻,即被戕害”。这段文字直接控诉了

[ ]

A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侵略军的罪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罪行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的罪行

D鸦片战争中英国在广州的罪行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斗争上

[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指出“1900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有一次集体亮相,他们充分展示着各自的工业实力和创造发明……1900年,还是这些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其中的“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是指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世纪末,西方列强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是因为

[ ]

A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B三国干涉还辽

C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

D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发生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①维新变法的失败②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③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转变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马关条约》签订后,辽东半岛在俄德法的干涉下归还给了中国,这是什么矛盾的结果

[ ]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外国侵略者与清政府的矛盾

C外国侵略者争夺中国的矛盾

D帝国主义两大侵略集团的矛盾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对华采取战争行动后,清驻英公使罗丰禄向英国外交大臣索尔兹伯理询问联军行动的意图,索尔兹伯理答复说:“目前女王陛下政府丝毫无意采取任何步骤,影响北京现存政治局势。他们的唯一目的,是要恢复秩序及保障生命和财产。”由此可知,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

[ ]

A恢复中国的封建统治秩序

B镇压义和团运动

C维护列强在华的共同利益

D协同作战瓜分中国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这首民谣应出自

[ ]

A鸦片战争时期

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

A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

B英国实现了对中国的占领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材料描述的侵华战争是

[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被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

[ ]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凸显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民“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导致他得出这一结论的重要因素包括

[ ]

A中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无法有效统治

B欧美、日本各国缺乏殖民统治经验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巨大力量

D世界舆论强烈谴责对华“瓜分一事”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Street(使馆大街),台基厂街改名为RueMarcoPolo(马可·波罗路),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孙中山说:“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发生在20世纪初的“那次血战”指的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