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CaC2中C22-与O22+互为等电子体,O22+的电子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O22+中键数目和键数目之为________。

(2)将乙炔通入[Cu(NH3)2]Cl溶液生成Cu2C2,红棕色沉淀。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Cu+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

(3)乙炔与氢氰酸反应可得丙烯腈。丙烯腈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4)在合成氨反应中,催化剂铁表面上存在氮原子,如图为氮原子在铁的晶面上的单层附着局部示意图(图中小黑色球代表氮原子,灰色球代表铁原子)。则在图示状况下,铁颗粒表面上N/Fe原子数比为

_______。

正确答案

(1);1:2

(2)1s22s22p63s23p63d10;2

(3)sp、sp2 (4)1: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1分) 铬同镍、钴、铁等金属可以构成高温合金、电热合金、精密合金等,用于航空、宇航、电器及仪表等工业部门。

(1)钴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金属铬的堆积方式属于A2型,其晶胞示意图为________(填序号)。

(3)氯化铬酰(CrO2Cl2)常温下为暗红色液体,熔点-96.5 ℃,沸点117 ℃,能与丙酮(CH3COCH3)、CCl4、CS2等互溶。

①固态CrO2Cl2属于______   __晶体;

②丙酮中碳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为_                   __;

③CS2属于____ _  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4)+3价铬的配合物K[Cr(C2O4)2(H2O)2]中,配体是________________,与C2O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填化学式)___    _____。

(5)CrCl3·6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66.5)有三种不同颜色的异构体:[Cr(H2O)6]Cl3、[Cr(H2O)5Cl]Cl2·H2O和[Cr(H2O)4Cl2]Cl·2H2O。为测定蒸发CrCl3溶液析出的暗绿色晶体是哪种异构体,取2.665 g CrCl3·6H2O配成溶液,滴加足量AgNO3溶液,得到沉淀1.435 g。该异构体为_________       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正确答案

(1)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3d74s2(2分)(2)B(1分)(3)①分子 (1分)②sp2杂化、sp3杂化 (各1分)③非极性 (1分)

(4)C2O42—、H2O N2O4   (各1分)(5)[Cr(H2O)4Cl2]Cl·2H2O(1分)

(1)根据构造原理可形成钴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

(2)金属铬的堆积方式属于A2型,所以选项AD不正确。选项C不是立方体,错误,所以选项B正确。

(3)丙酮(CH3COCH3)、CCl4、CS2等均属于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判断,固态CrO2Cl2属于分子晶体。根据丙酮的结构简式可知,2个甲基上的碳原子是sp3杂化,羰基碳原子是sp2杂化。CS2中的碳原子是sp杂化,属于直线型结构,是非极性分子。

(3)提供孤对电子的是配体,所以该化合物中C2O42—和H2O是配体。原子数和电子数均相等的是等电子体,因此和C2O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N2O4

(4)氯化银沉淀是1.435g,物质的量是。2.665 g CrCl3·6H2O的物质的量是0.01mol,这说明分子中只有1个氯离子可以电离出,另外2个是配体,所以异构体是[Cr(H2O)4Cl2]Cl·2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A、B、C、D位于前三周期。A位于周期表的s区,其原子中电子层数和未成对电子数相同;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 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A、B、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A、B二种元 素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N是常见的有机溶剂。E有“生物金属” 之称,E4t离子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 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E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

(2)由A、B、C形成的ABC分子中,含有______个σ键,________个π键;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M易溶于水,是因为M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且M是极性分子;N不溶于水,是因为N是非极性分子

b.M和二氧化碳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N分子中含有6个σ键和1个π键

d.BD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 

(4)E的一种氧化物Q,其晶胞结构如上图所示,则Q的化学式为____,该晶体中氧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

(5)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

(6)在浓的ECl3的盐酸溶液中加入乙醚,并通入HCl至饱和,可得到配位数为6、组成为ECl3·6H2O的绿色晶体,该晶体中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则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

正确答案

(1)3d24s2

(2)2 ;2

(3)ad

(4) TiO2 ;3

(5)C<0

(6) [TiCl(H2O)5]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由烷基镁热分解制得镁的氢化物。实验测定,该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7.6%,氢的密度为0.101 g cm3,镁和氢的核间距为194.8 pm。已知氢原子的共价半径为37pm,Mg2+ 的离子半径为72 pm。

⑴ 写出该氢化物中氢的存在形式,并简述理由。                 

⑵ 将上述氢化物与金属镍在一定条件下用球磨机研磨,可制得化学式为Mg2NiH4的化合物。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的立方晶胞的面心和顶点均被镍原子占据,所有镁原子的配位数都相等。推断镁原子在Mg2NiH4晶胞中的位置(写出推理过程)。      

⑶ 实验测定,上述Mg2NiH4晶体的晶胞参数为646.5 pm,计算该晶体中镁和镍的核间距。已知镁和镍的原子半径分别为159.9 pm和124.6 pm。             

⑷ 若以材料中氢的密度与液态氢密度之比定义储氢材料的储氢能力,计算Mg2NiH4的储氢能力(假定氢可全部放出;液氢的密度为0.0708 g·cm-3)。

正确答案

⑴H-

镁-氢间距离为194.8 pm,Mg2+离子半径为72 pm,则氢的半径为194.8 pm-72 pm =123 pm。此值远大于氢原子的共价半径, 这说明H原子以H离子的形式存在。

⑵Mg原子与Ni原子数之比为2 : 1,故每个晶胞中含8个镁原子。所有镁原子的配位数相等,它们只能填入由镍原子形成的四面体空隙。

镁原子的位置用下列坐标参数:

1/4, 1/4, 1/4; 1/4, 1/4, 3/4; 3/4, 3/4, 1/4; 3/4, 3/4, 3/4;

1/4, 3/4, 1/4; 1/4, 3/4, 3/4; 3/4, 1/4, 1/4; 3/4, 1/4, 3/4。

⑶镁镍间的距离为

 

不能用原子半径相加计算镁-镍间的距离。

⑷储氢能力=晶体的密度×氢的质量分数÷液氢密度

 

= 1.40

=" 1.4"

⑴镁-氢间距离为194.8 pm,Mg2+离子半径为72 pm,则氢的半径为194.8 pm-72 pm =123 pm。此值远大于氢原子的共价半径, 这说明H原子以H离子的形式存在。

⑵该晶体中,Ni原子按面心立方方式排列,该结构中原子数∶四面体空隙数∶八面体空隙数=1∶2∶1,从Ni和Mg的配位数可知,Mg填入四面体空隙中。

⑶直接利用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计算公式,计算(0,0,0)和(1/4,1/4,1/4)两点间的距离。

⑷本题的核心在于检查学生晶体密度的计算公式的掌握及熟练程度,将数据带入公式,求得晶体的密度,乘于氢的质量分数求得储氢密度,最后与液氢的密度相比,求该材料的储氢能力。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已知:G、Q、R、T、X、Y、Z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G的简单阴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Q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X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同;T2R的晶体类型是离子晶体,Y原子基态3p原子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其单质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在元素周期表中Z元素位于第10列。

回答下列问题:

⑴Z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⑵X以及与X左右相邻的两种元素,其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⑶QR2分子中,Q原子采取     杂化,写出与QR2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     

⑷分子式为Q2G6R的物质有两种,其中一种易溶于水,原因是     ;T的氯化物的熔点比Y的氯化物的熔点高,原因是     

⑸据报道,由Q、X、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晶体具有超导性,其晶体结构如图所示。晶体中距每个X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Q原子有     个。

正确答案

⑴1s22s22p63s23p63d84s2    ⑵Na2O(或CS2等)

⑷该物质分子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B、D的固态氯化物分别属于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一般高于分子晶体

⑸2

根据元素的结构及其性质可知,G、Q、R、T、X、Y、Z分别是H、C、O、Na、Mg、Si、Ni。

(1)根据构造原理可知,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84s

(2)镁自由相邻的是钠和铝,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小。由于镁原子的3s轨道电子是全充满状态,稳定性强,第一电离能大于铝的,所以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a

(3)CO2是直线型结构,碳原子是sp杂化。价电子和原子数分别都相等的是等电子体,所以和CO2互为等电子体的是N2O。

(4)乙醇分子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且乙醇是极性分子,乙醚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乙醇易溶于水。氯化钠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四氯化硅形成的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一般高于分子晶体。

(5)根据晶胞可知,晶体中距每个X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Q原子有4÷2=2个。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晶胞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