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

(1)氧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

(2)写出与H2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两种微粒_____________。

(3)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上述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__________。

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

(4)下列是钠、碘、金刚石、干冰、氯化钠晶体的晶胞图(未按顺序排列)。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

________ (请用相应的编号填写)。

(5)在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如图所示)。已知冰的升华热是51 kJ/mol,除氢键外,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 kJ/mol),则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___________kJ/mol。

(6)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水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合离子。生成此配合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H2S或NH2- (3)a

(4)BC

(5)20

(6)Cu2++4H2O=[Cu(H2O)4]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三选一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血红素中含有C、H、O、N、Fe五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C、N、O、H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Fe2+稳定性比Fe3+稳定性__________(填“强”或“弱”),原因是________ 。    

(2)下图所示为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活性部分——血红素的结构。血红素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有_________,在下图的方框内用“→”标出Fe2+的配位键。      

(3)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 pm和78 pm,则熔点NiO____FeO(填“<”“>”);    

(4)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N2O的电子式_________,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

(5)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γ晶体晶胞中所含有的铁原子数为__________,δ、α两种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____。

正确答案

(1)O   ;弱  ; Fe2+价电子3d6,为不稳定结构,Fe3+价电子3d5,为半充满稳定结构,所以Fe2+稳定性弱于Fe3+(2)sp2,sp3

(3)>  

(4) ;   直线形

(5)4 ;4: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963年在格陵兰Ika峡湾发现一种水合碳酸钙矿物ikaite。它形成于冷的海水中,温度达到8oC即分解为方解石和水。1994年的文献指出:该矿物晶体中的Ca2+ 离子被氧原子包围,其中2个氧原子来自同一个碳酸根离子,其余6个氧原子来自6个水分子。它的单斜晶胞的参数为:a =" 887" pm, b =" 823" pm, c =" 1102" pm, β = 110.2°,密度d =" 1.83" g cm-3Z = 4。

⑴ 通过计算得出这种晶体的化学式。                                   

⑵ 研究了这种晶体在加压下受热膨胀体积增大的情形,并与冰及钙离子配位数也是8的二水合石膏晶体(gypsum)作了对比,结果如下图所示(纵坐标为相对体积):

为什么选取冰和二水合石膏作对比?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⑶ 这种晶体属于哪种类型的晶体?简述理由。

正确答案

⑴ikaite晶胞体积:

V = abc sinβ =" (8.87" ´ 8.23 ´ 11.02 ´ 10-24 cm3) ´ sin110.2° =" 7.55" ´ 10-22 cm3

设晶胞中含有n个水分子,晶胞的质量:m =" 4" ´ (100 + 18 n) / NA  (g)

晶体密度:d = m/V =" 4" ´ (100 + 18 n) / ( 6.02 ´ 1023 ´ 7.55 ´ 10-22)(g cm-3)=" 1.83" g cm-3

100 + 18 n =" 208    " n = 6

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CaCO3× 6H2O

⑵Ikaite在冷水中形成,而且含有大量结晶水,分解温度又接近冰的熔点,可能与冰的结构有相似性,故选取冰作参比物;

石膏是带结晶水的钙的含氧酸盐,而且钙的配位数也是8,可能与ikaite结构相似,故选取石膏作参比物。

实验结果说明ikaite的结构跟冰相似。

⑶分子晶体。

晶体分解温度接近冰的熔点,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也接近冰,可认为晶体中的化学微粒是CaCO3× 6H2O,它们以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和范德华力)构成晶体。

⑴根据题意,设ikaite的化学式为CaCO3·nH2O,利用公式(其中,ρ=abcsinβ),求得摩尔质量M,进而求得n。

⑵题中之所以选择这两种物质作类比,是想了解ikaite的结构,因此组成、性质等相似性是类比的基础。从图象上看,由于冰与ikaite体积-温度变化曲线最接近,所以冰与ikaite结构最相似。

⑶从⑵问中可知,该晶体与冰晶体结构最接近,所以晶体类型相同,即同为分子晶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确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和B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A通常显______价,A的电负性______B的电负性;

A的第一电离能______B的第一电离能(填“>”、“<”或“=”).

(2)实验证明:KCl、MgO、CaO、TiN这4种晶体的结构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如图1所示,其中TiN中N呈-3价),已知3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

则该 4种离子晶体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其中MgO晶体中一个Mg2+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Mg2+有______个.

(3)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V2O5和CrO2中,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______.

(4)某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图2所示,其分子内不含有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E.氢  键         F.非极性键

(5)某离子X+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与N3-形成的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X的元素符号是______,与同一个N3-相连的X+有______个.

(6)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______

A.SP,范德华力  B.sp2,范德华力  C.sp2,氢键    D.sp3,氢键

(7)CaC2互为等电子体,的电子式可表示为______;1mol 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______.

正确答案

(1)从表中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可以看出,A的第三电离能小,第四电离能较大,说明易失去3个电子,

则A的化合价为+3价,应为Al元素,B的第二电离较小,第三电离能较大,说明易失去2个电子,则B的化合价为+2价,应为Mg元素,镁的电负性小于铝的,而铝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镁的;

故答案为:+3;>;<;

(2)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大其熔点越高,晶格能与离子电荷成正比,与离子半径成反比,氮离子电荷大于镁离子和钙离子,镁、钙离子电荷大于钾离子,镁离子半径小于钙离子半径,所以4种离子晶体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TiN>MgO>CaO>KCl,采用X、Y、Z三轴切割的方法知,镁离子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Mg2+有12个,

故答案为:TiN>MgO>CaO>KCl;12;

(3)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V 5+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核外没有孤电子,Cr4+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有1个孤电子,所以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CrO2,故答案为:CrO2

(4)该配合物中,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镍原子和氮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氧原子和另一分子的氢原子间存在氢键,

故选AC;

(5)某离子X+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该离子含有28个电子,则该原子含有29个电子为铜元素,采用X、Y、Z三轴切割的方法知X+个数是6;

故答案为:Cu;6;

(6)在硼酸[B(OH)3]分子中,每个B原子含有3个σ键,不含孤电子对,所以采取sp2杂化,N、O、F与与另一分子的H原子易形成氢键,氢键比范德华力大,所以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故选C;

(7)CaC2、N2都互为等电子体,由氮气分子的电子式知的电子式为

,每个中含有2个π键,所以1mol 中含有的π键数目是2NA

故答案为:

;2N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B2O3制备BF3、BN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__,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________,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

(4)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__,层间作用力为____________;

(5)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________个氮原子、________个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_______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正确答案

(1)B2O3+3CaF2+3H2SO42BF3↑+3CaSO4+3H2O   B2O3+2NH32BN+3H2O

(2)1s22s22p1     N     +3 (3)120°       sp2     正四面体

(4)共价键(极性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5)  4    4         

试题分析:(1)根据反应物以及原子守恒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B2O3+3CaF2+3H2SO42BF3↑+3CaSO4+3H2O,B2O3+2NH32BN+3H2O。

(2)根据工作原理可知,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则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N,所以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在BF3分子中B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对数=(3-3×1)÷2=0,所以该分子是平面正三角形结构,则F-B-F的键角是120°,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型结构。

(4)B原子与N原子都是非金属元素,则二者之间的化学键为极性键。根据石墨的结构可知,层间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

(5)立方氮化硼的晶体结构和金刚石类似,则在其晶胞中含有的氮原子和硼原子的个数都是个。晶胞边长为361.5pm,则,解得密度ρ=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晶胞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