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6•银川校级一模)[Cu(NH34]SO4•H2O是一种杀虫剂.

(1)Cu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特征,可将周期表分成五个区域,其中Cu属于______区.

(2)元素N、O、S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______

(3)H元素可与O元素形成H2O和H2O2,H2O2易溶于H2O,其主要原因为______

(4)H元素与N元素可组成化合物N2H4,其中N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_

(5)SO42-的空间构型是______,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

(6)Cu元素与H元素可形成一种红色晶体,其结构如图,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Cu是29号元素,其3d能级上有10个电子、4s能级上有1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Cu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Ar]3d104s1;Cu属于ds区,

故答案为:[Ar]3d104s1;ds;

(2)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且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这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N>O>S,故答案为:N>O>S;

(3)H2O与H2O2之间能形成氢键导致双氧水易溶于水,故答案为:H2O与H2O2之间形成氢键;

(4)肼分子中每个N原子形成3个化学键且每个N原子含有1个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N原子杂化方式为sp3,故答案为:sp3

(5)硫酸根离子价层电子对个数=4+=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硫酸根离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原子个数相同、价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与硫酸根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有CCl4或SiCl4或SO2Cl2

故答案为:正四面体;CCl4或SiCl4或SO2Cl2

(6)该晶胞中Cu原子个数=3+12×+2×=6,H原子个数=4+6×=6,所以其化学式为CuH,

故答案为:CuH.

解析

解:(1)Cu是29号元素,其3d能级上有10个电子、4s能级上有1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Cu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Ar]3d104s1;Cu属于ds区,

故答案为:[Ar]3d104s1;ds;

(2)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且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这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N>O>S,故答案为:N>O>S;

(3)H2O与H2O2之间能形成氢键导致双氧水易溶于水,故答案为:H2O与H2O2之间形成氢键;

(4)肼分子中每个N原子形成3个化学键且每个N原子含有1个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N原子杂化方式为sp3,故答案为:sp3

(5)硫酸根离子价层电子对个数=4+=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硫酸根离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原子个数相同、价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与硫酸根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有CCl4或SiCl4或SO2Cl2

故答案为:正四面体;CCl4或SiCl4或SO2Cl2

(6)该晶胞中Cu原子个数=3+12×+2×=6,H原子个数=4+6×=6,所以其化学式为CuH,

故答案为:CuH.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C原子的L能层中,都有两个未成对的电子,C、D同主族.E、F都是第四周期元素,E原子核外有4个未成对电子,F原子除最外能层只有1个电子外,其余各能层均为全充满.根据以上信息填空:

(1)基态D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______,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______

(2)E2+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是______,F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

(3)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心原子采取的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_,B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VSEPR模型为______

(4)化合物AC2、B2C和阴离子DAB-互为等电子体,它们结构相似,DAB-的电子式为______

(5)配合物甲的焰色反应呈紫色,其内界由中心离子E3+与配位体AB-构成,配位数为6,甲的水溶液可以用于实验室中E2+离子的定性检验,检验E2+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6)某种化合物由D,E,F三种元素组成,其晶胞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______,该晶胞上下底面为正方形,侧面与底面垂直,根据图中所示的数据列式计算该晶体的密度:d=______g/cm3

正确答案

解:A、B、C、D都是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C原子的L能层中都有两个未成对的电子,则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2,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4,故A为碳元素、C为氧元素;B原子序数介于C、O之间,则B为氮元素;C、D同主族,则D为S元素;E、F都是第四周期元素,E原子核外有4个未成对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则E为Fe;F原子除最外能层只有1个电子外,其余各能层均为全充满,F原子核外电子数=2+8+18+1=29,则F为Cu元素,

(1)基态S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为第3能层,符号M,该能层有1个s轨道、3个p轨道、5个d轨道,共有9 个原子轨道,

故答案为:M;9;

(2)Fe2+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3d6,其价层电子排布图是,F为Cu元素,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1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3)碳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CO3,中心C原子成3个σ键、没有孤电子对,C原子采取sp2杂化方式;B的气态氢化物为NH3,NH3分子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4,其VSEPR模型为四面体,

故答案为:sp2;四面体;

(4)与CO2互为等电子体,可知SCN-电子式与CO2相同,参照CO2的电子式写出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5)配合物甲的焰色反应呈紫色,可以K元素,其内界由中心离子Fe3+与配位体CN-构成,配位数为6,甲为K3[Fe(CN)6],甲的水溶液可以用于实验室中Fe2+离子的定性检验,检验Fe2+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2[Fe(CN)6]3-=Fe3[Fe(CN)6]2↓,

故答案为:3Fe2++2[Fe(CN)6]3-=Fe3[Fe(CN)6]2↓;

(6)晶胞中D(S)原子位于晶胞内部,原子数目为8个,E(Fe)原子6个位于面上、4个位于棱上,E(Fe)原子数目=6×+4×=4,F(Cu)原子位于4个位于面上、1个内部、8个顶点上,原子数目=4×=4,晶体中Cu、Fe、S原子数目之比=4:4:8=1:1:2,故该晶体化学式为:CuFeS2;晶胞质量=×4,晶胞体积=(524×10-10 cm)2×1030×10-10 cm,该晶体的密度:d==4.32g/cm3

故答案为:CuFeS2;4.32.

解析

解:A、B、C、D都是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C原子的L能层中都有两个未成对的电子,则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2,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4,故A为碳元素、C为氧元素;B原子序数介于C、O之间,则B为氮元素;C、D同主族,则D为S元素;E、F都是第四周期元素,E原子核外有4个未成对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则E为Fe;F原子除最外能层只有1个电子外,其余各能层均为全充满,F原子核外电子数=2+8+18+1=29,则F为Cu元素,

(1)基态S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为第3能层,符号M,该能层有1个s轨道、3个p轨道、5个d轨道,共有9 个原子轨道,

故答案为:M;9;

(2)Fe2+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3d6,其价层电子排布图是,F为Cu元素,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1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3)碳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CO3,中心C原子成3个σ键、没有孤电子对,C原子采取sp2杂化方式;B的气态氢化物为NH3,NH3分子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4,其VSEPR模型为四面体,

故答案为:sp2;四面体;

(4)与CO2互为等电子体,可知SCN-电子式与CO2相同,参照CO2的电子式写出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5)配合物甲的焰色反应呈紫色,可以K元素,其内界由中心离子Fe3+与配位体CN-构成,配位数为6,甲为K3[Fe(CN)6],甲的水溶液可以用于实验室中Fe2+离子的定性检验,检验Fe2+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2[Fe(CN)6]3-=Fe3[Fe(CN)6]2↓,

故答案为:3Fe2++2[Fe(CN)6]3-=Fe3[Fe(CN)6]2↓;

(6)晶胞中D(S)原子位于晶胞内部,原子数目为8个,E(Fe)原子6个位于面上、4个位于棱上,E(Fe)原子数目=6×+4×=4,F(Cu)原子位于4个位于面上、1个内部、8个顶点上,原子数目=4×=4,晶体中Cu、Fe、S原子数目之比=4:4:8=1:1:2,故该晶体化学式为:CuFeS2;晶胞质量=×4,晶胞体积=(524×10-10 cm)2×1030×10-10 cm,该晶体的密度:d==4.32g/cm3

故答案为:CuFeS2;4.3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最近发现一种钛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如图所示,顶角和面心的原子是钛原子,棱的中心和体心的原子是碳原子,它的化学式为(  )

ATi14C13

BTiC

CTi4C4

DTi4C3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根据题意知,该结构就是其分子结构,分子中含有的原子就是其化学式中含有的原子,直接数出其中的Ti原子和C原子个数即可,其分子式为Ti14C13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开发新型储氢材料是氢能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

(1)Ti(BH43是一种储氢材料,可由TiCl4和LiBH4反应制得.

①Ti的基态原子有_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②LiBH4由Li+和BH4-构成,BH4-的空间构型是______,LiBH4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填代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③Li、B、H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

(2)MgH2是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 已知该晶体的密度ag•cm-3,则该晶胞的体积为______ cm3[用a、NA表示(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一种具有储氢功能的铜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若将Cu原子与Au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为CaF2的结构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T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2p63d24s2,电子填充了7种能级,所以有7种不同能量的电子,故答案为:7;

②BH4-中B原子价层电子数=4+=4,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是正四面体构型,Li+和BH-4之间存在离子键,硼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配位键,所以该化合物中不含金属键,故选c,

故答案为:正四面体,c;   

③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最强的是H元素,其次是B元素,最小的是Li元素,所以Li、B、H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H>B>Li,

故答案为:H>B>Li;

(2)该晶胞中镁原子个数=,氢原子个数=4×=

cm3= cm3

故答案为:

(3)CaF2的结构如图,根据题意知,该晶胞中铜原子个数=6×,金原子个数=8×

,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则H原子应位于晶胞内部,氢原子相当于该晶胞中的F离子,所以该晶胞中应含有8个H,所以其化学式为Cu3AuH8

故答案为:Cu3AuH8

解析

解:(1)①T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2p63d24s2,电子填充了7种能级,所以有7种不同能量的电子,故答案为:7;

②BH4-中B原子价层电子数=4+=4,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是正四面体构型,Li+和BH-4之间存在离子键,硼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配位键,所以该化合物中不含金属键,故选c,

故答案为:正四面体,c;   

③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最强的是H元素,其次是B元素,最小的是Li元素,所以Li、B、H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H>B>Li,

故答案为:H>B>Li;

(2)该晶胞中镁原子个数=,氢原子个数=4×=

cm3= cm3

故答案为:

(3)CaF2的结构如图,根据题意知,该晶胞中铜原子个数=6×,金原子个数=8×

,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则H原子应位于晶胞内部,氢原子相当于该晶胞中的F离子,所以该晶胞中应含有8个H,所以其化学式为Cu3AuH8

故答案为:Cu3AuH8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8.X的一种1:1型氢化物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Z是金属元素,Z的单质和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已知Z的核电荷数小于28,且次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工业上利用ZO2和碳酸钡在熔融状态下制取化合物M(M可看做一种含氧酸盐).M有显著的“压电性能”,应用于超声波的发生装置.经X射线分析,M晶体的最小重复单位为正方体(如图),边长为4.03×10-10m,顶点位置为Z4+所占,体心位置为Ba2+所占,所有棱心位置为O2-所占.

(1)Y在周期表中位于______;Z4+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X的该种氢化物分子构型为______,X在该氢化物中以______方式杂化.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熔点应该______(填“高于”或“低于”)X氢化物的熔点.

(3)①制备M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②在M晶体中,若将Z4+置于立方体的体心,Ba2+置于立方体的顶点,则O2-处于立方体的______

③在M晶体中,Z4+的氧配位数为______

④已知O2-半径为1.40×10-10 m,则Z4+半径为______m.

正确答案

解:(1)Y为Ca元素,原子序数为20,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应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ⅡA族,Z为Ti,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ⅡA族;1s22s22p63s23p6

(2)X为C,对应的氢化物为乙炔,为直线形分子,C形成2个δ键,为sp杂化,X和Y形成的化合物为CaC2,为离子晶体,熔点高于分子晶体,故答案为:直线型;sp;高于;

(3)①由题意知M为BaTi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BaCO3═BaTiO3+CO2↑,

故答案为:TiO2+BaCO3═BaTiO3+CO2↑;

 ②在BaTiO3晶体中,若将Ti4+置于立方体的体心,Ba2+置于立方体的顶点,则O2-只能处于立方体的面心,

故答案为:面心;

③由BaTiO3晶胞可知,每个Ti4+周围有6个O2-,所以Ti4+的氧配位数为为6,

故答案为:6;

④设Ti4+的半径为r,则有2×1.40×10-10m+2r=4.03×10-10m,则r=6.15×10-11m,

故答案为:6.15×10-11

解析

解:(1)Y为Ca元素,原子序数为20,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应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ⅡA族,Z为Ti,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ⅡA族;1s22s22p63s23p6

(2)X为C,对应的氢化物为乙炔,为直线形分子,C形成2个δ键,为sp杂化,X和Y形成的化合物为CaC2,为离子晶体,熔点高于分子晶体,故答案为:直线型;sp;高于;

(3)①由题意知M为BaTi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BaCO3═BaTiO3+CO2↑,

故答案为:TiO2+BaCO3═BaTiO3+CO2↑;

 ②在BaTiO3晶体中,若将Ti4+置于立方体的体心,Ba2+置于立方体的顶点,则O2-只能处于立方体的面心,

故答案为:面心;

③由BaTiO3晶胞可知,每个Ti4+周围有6个O2-,所以Ti4+的氧配位数为为6,

故答案为:6;

④设Ti4+的半径为r,则有2×1.40×10-10m+2r=4.03×10-10m,则r=6.15×10-11m,

故答案为:6.15×10-11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晶胞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