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 共39题
19.2014年是秦始皇兵马俑发掘40周年。2014年9月28日,“真彩秦俑”展在秦始皇陵博物院展出。此次展览通过对彩绘俑头和秦俑坑中各种彩绘遗迹的展示,向观众呈现了秦俑的“千人千面”和“绚丽多姿”。该展览( )
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③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④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7.一个民族的发展,当然要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但是也不能忽视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是攸关民族自信、自尊和自强的问题。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要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文化的关系
③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④在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要培育好和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9. 在历史上任何时代,任何正常发展的国家都努力去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这一个矛盾解决好了,达到暂时的统一,文化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国家的社会生产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经济就能繁荣。解决不好,则两败俱伤,只顾前者则流于僵化保守;只故后者则将成为邯郸学步,旧的忘了,新的不会。
——季羡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从哲学角度概括,材料的实质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中“任何正常发展的国家都努力去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这一个矛盾解决好了,达到暂时的统一,文化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国家的社会生产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经济就能繁荣。”,这说明了辩证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 只有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实现现代化,才能推动国家发展,C适合题意;A、B、D均不适合题意,排除。
知识点
13.叶嘉莹教授幼承家学,熟读古籍,打下扎实国学根底;大学时代师从中国古典文学名师顾随,文学造诣更上层楼;中年时代到西方国家教学,与西方学者交流,阅读大量西方文艺理论著作,将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对词做出歌辞之词、诗化之词、赋化之词的精微分辨,对词体的美感特质做了推源溯流的说明,匡正了传统词学评赏词作方法的偏颇,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叶教授取得超越前人的文学成就( )
①原因在于改进评赏词作方法,批判和否定了古典诗词格律
②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西方文化有益成果为条件
③有利于帮助广大读者深入体悟中国古诗词特有的美感特质
④体现了在文学研究中坚持厚今薄古、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合肥市某小学教师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将数字化信息技术深入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建立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首先,他们将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并通过互联网收集教育教学资源,运用博客、微信、QQ等上传自己的教案、课件、论文,进行资源共享。其次,他们建立“云教室”,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制成视频,放入云教室,形成“微课堂”。学生通过“微课堂”进行线上自学,在家里就可以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学校课堂则成为师生互动和学生展示的场所。对有些在学校课堂上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在家里进入“云教室”进行“再学习”。与此同时,老师们还在“云教室”里开设了陶艺、剪纸、跳绳、魔方、标本制作等二十多门特色课程供学生选修。
有评价指出,该校的做法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有助于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能充分兼顾学生学习个性的缺陷,能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随着“云教室”的发展和完善,该校上课外补习班的学生人数大大减少,部分网瘾学生的网瘾程度也大大减轻。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科技进步对学校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2)该校的经验引起广泛关注。有人在对该校进行调研后得出结论:“科技创新水平决定教育水平。”对此观点,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表明你的态度,并从实践观角度阐明你的理由。
(3)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我国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运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请结合材料,就倡导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写两条标语,要求主题鲜明,言简意赅,每一条字数限15字以内。
正确答案
(1)
①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好家风好家训展示活动,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评选表彰活动等,可以培养新一代“四有”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可以促进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讲行好家风好家训展示活动,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评选表彰活动等,可以推动社会丰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2) 答案示例一:该观点具有合理性。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增强精神文明律设的意识,加强精神文明律设,有利于克服物质文明建设的盲目性,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方向保证,搞好物质文明律设。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可以增强精神文明律设的自觉性,把握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必然联系,通过精神文明律设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
③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可以振奋人们的精神,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促进物质文明建设。
(2)答案示例二:该观点具有片面性。
①意识是第二性的,不具有决定作用。有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但如果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和步骤,难以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也不能搞好物质文明建设。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虽然在意识上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但如果缺乏自觉性,精神文明建设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不能把握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搞好物质文明建设。
③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才能使人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指导人们把意识的东西变为物质的东西。
(3)把握时代主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坚持主旋律,发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8.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原来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屠呦呦团队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研制成功表明:( )
①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
②不同民族文化相交流能创造新的特质文化
③中医古典文献是青蒿素发现的源泉
④弘扬中华文化需在继承中创新发展
正确答案
解析
屠呦呦团队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第①项“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可以入选;从材料中没有看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因此,第②项不符合题义,予以排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动力,第③项的说法错误,应予以排除;屠呦呦团队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研制成功是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体现了文化的在继承中创新发展,由此,第④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义,入选。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干──领会题意,明确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抓住“屠呦呦团队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研制成功表明”的设问角度。在第二步审题肢──缩小范围,从材料中没有看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因此,第②项不符合题义,予以排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动力,第③项的说法错误,应予以排除。第三步审题干与题肢的内在联系──确定选项。屠呦呦团队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第①项“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可以入选;屠呦呦团队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研制成功是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体现了文化的在继承中创新发展,由此,第④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义,入选。
易错点
由于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相关知识点的不熟悉导致误选。
知识点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一份奖给在生理学或医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的人”。
2015年,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在瑞典发表的《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演讲中讲述了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从1959年到1962年,她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1969年,39岁的屠呦呦受命领衔开始抗疟中药研究。她“深感责任重大,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尽全力完成任务!”
接受任务后,她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他们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屠呦呦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她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
青蒿素问世以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现在,屠呦呦仍然坚持项目研究,她希望通过研究,未来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2)有人认为,青蒿素的发现是国家组织和团队研究的结果,诺贝尔奖不应该颁发给屠呦呦一个人。假如你不认同这种观点,请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说明理由。
(3)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中医药文化影响力的增强。请你就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出两点建议。
正确答案
(1)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要学习屠呦呦的爱国、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从我做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要学习屠呦呦的学习和创新精神,汲取古今中外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了科学事业而奋斗,大胆创新,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学习屠呦呦,从我做起,重在行动,正确处理好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之间的关系,做一个既有知识文化涵养,又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2)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青蒿素的发现虽然离不开国家的有力组织和团队的有效配合,但屠呦呦是发现并成功提取青蒿素方法的第一人,正是她的原始创新,对抗疟新药的成功研发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正是屠呦呦的开创性研究,决定和推动了青蒿素实验以及广泛应用,挽救了600万人的生命。
诺贝尔奖颁发给起最重大的发现作用的屠呦呦个人,强调了首创精神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对促进我国科技的创新发展能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3)答案示例:扶持更多有代表性的中医药文化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支持有竞争力的中医药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推广中医药文化。
解析
(1)根据题目可知,第一问有10分,至少有3到4点。首先明确考查范围“文化生活”,题型是怎样做,具体考查对象是怎样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根据教材第四单元最后框题可以知道,要提高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需要公民坚定理想信念,从我做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我做起,重在行动,需要树立崇高的理想。然后本题还需要结合材料,“从1959年到1962年,她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以及她在接受任务后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他们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告诉我们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①需要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文化成果,“她在失败了190次之后,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告诉我们②要有坚定的信念,要大胆创新;青蒿素问世以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但她仍然坚持项目研究,她希望通过研究,未来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告诉我们③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要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她“深感责任重大,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尽全力完成任务,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告诉我们④要坚定理想信念,从我做起,树立崇高的理想;最后根据以上总结答题思路,从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分别加以分析,并结合屠呦呦实际阐述。
(2)根据设问可以知道,范围是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本题只强调用原理分析,在联系、发展、矛盾等观点中去找,然后问题中提及对青蒿素的发现是国家组织和团队研究的结果还是屠呦呦一个人的功劳有不同的看法,本题要求从不同意诺贝尔奖不应该颁发给屠呦呦一个人,这是题眼从这里可以推论出本题考查的是辩证法中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青蒿素的发现是国家组织是整体,屠呦呦是部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屠呦呦是关键部分,是团队的核心力量。说明本题考查的是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中的作用,强调她的地位即部分。因此①根据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对整体发展起决定作用,这是原理内容,根据原理内容加以分析青蒿素的发现虽然离不开国家的有力组织团队的有效配合,但屠呦呦是发现并成功提取青蒿素方法的第一人,正是她的原始创新,对抗疟新药的成功研发起到了关键性作用。②屠呦呦是团队的核心,关键,对成功提取青蒿素起决定性作用,可以运用主次矛盾中,主要矛盾的原理加以分析,原理内容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结合材料分析正是屠呦呦的开创性研究,决定和推动了青蒿素实验以及广泛应用,挽救了600万人的生命。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我们应该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因此诺贝尔奖颁发给起最重大的发现作用的屠呦呦个人,强调了首创精神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对促进我国科技的创新发展能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3)根据题目要求可知本题是开放型试题,只要答案围绕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即可,因为分值只有4分,可举2到3个措施即可,如扶持更多有代表性的中医药文化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支持有竞争力的中医药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推广中医药文化;吸收借鉴国外的医学,使中西医不断结合,取长补短;加强对中医大学和中医医院的扶持;国家开展中医论坛会,邀请医学界的人是参加,扩大影响力。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考查方向
第一问考查文化生活怎样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第二问考查哲学中,唯物辩证法部分,整体与部分,主次矛盾,人民群众地位。第三问开放型题,经济、文化都涉及。
解题思路
先审题,完整把握题目的中心内容及要求,要把握问题关键,明确主体、对象、题型、答题范围,认真阅读材料,抓关键词,然后在所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依据问题要求构思并作出答案。
易错点
第一问容易只局限于教材第四单元知识,忽视了文化创新。第二问,在整体与部分,主次矛盾原理表述上容易混淆。
知识点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些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或贤良人士,被称为“乡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乡贤文化,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不仅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还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各地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乡贤”或用自己的优良品行引领社会新风尚,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或反哺乡村、参与乡村治理,促进乡村自治与基层和谐;或以身作则传承家风,感染和教化百姓,滋养和润泽乡风。“新乡贤”文化建设以其深厚的历史传承和创新性的当代建构,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时代诉求。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
(1)传承乡村文明需要创新乡贤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有人认为:“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就要发挥‘新乡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决定作用。”你如何评价该观点,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理由。
(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流动与价值观变化,乡贤文化受到巨大冲击。请就培育新乡贤文化提出两条建议。
正确答案
(1)传承乡村文明应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新,新乡贤文化是随着社会实践发展对传统乡贤文化的创新,体现时代精神是发展新乡贤文化的重要追求,是振兴乡村文明的重要保证;弘扬时代精神是发展乡村文明的精神动力,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乡村文明博采众长、日益丰富;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有利于涵育文明乡风,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新乡贤的带领下,人民群众发展乡村经济,传承乡村文明,促进乡村和谐,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主体作用。新乡贤是人民群众的杰出部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引领和纽带作用,但不是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是新乡贤作用发挥的基础。新乡贤能否发挥积极作用取决于其实践活动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颂传“古贤”,挖掘整理、宣传传统先贤的思想、精神及其先进事迹;引进“今贤”,鼓励新乡贤回乡投资、参与公共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贤”,培养有见识、有担当、有威望并自愿扎根乡土的新乡贤。
解析
(1)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传承乡村文明需要创新乡贤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考生在分析作答时,应先思考传承乡村文明、创新乡贤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联系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首先,从“传承乡村文明需要创新乡贤文化”角度分析,这体现了体现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传承乡村文明应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新,创新乡贤文化则需要弘扬时代精神,通过创新乡贤文化振兴乡村文明;其次,从“传承乡村文明需要弘扬时代精神”角度分析,这体现“文化创新要求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理论。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乡村文明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再次,综合二者对乡贤文化创新和弘扬有利于涵育文明乡风,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
(2)本题属于哲学辨析类题目,知识限定是历史唯物主义,指向是“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就要发挥‘新乡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决定作用。”做辨析题要首先树立明确的观点,要看到‘新乡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要反对‘新乡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决定作用的观点。接下来就一分为二的进行分析:之所以说‘新乡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运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新乡贤是人民群众中的杰出部分的知识论证;)而新乡贤能否发挥积极作用取决于其实践活动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标准的知识来进行论证。此题最忌答题片面,只抓住观点的合理性或者只抓住局限性进行分析。也要注意知识的限定,不能超出历史唯物主义的范围。
(3)本题属开放型命题,要求考生结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流动与价值观变化,乡贤文化受到巨大冲击的社会背景,为培育新乡贤文化提出两条建议,考生作答时一定要围绕主题,是如何培育新乡贤文化;一定要把握方向,是建议类题目。可以从:挖掘整理、宣传传统先贤的思想、精神及其先进事迹;引进“今贤”,鼓励新乡贤回乡投资、参与公共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均可。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创新与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发展文化的要求的知识,都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应引起考生重视。
解题思路
1、审材料,明确题干中设问的方向,提取材料信息,从文化创新的根基是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文化创新要求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方面回答。
2、调动所学相关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结合材料运用群众观点、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的知识一分为二的辨析材料的观点。
3、围绕主题为培育新乡贤文化提出两条建议。
4、防止答题中的漏点现象,更防止跑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调动迁移知识的能力。
易错点
1、不能准确理解并提取材料中提供的有效信息。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能完整的调动文化创新与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关系的知识、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
3、思维不清晰,答题易出现条理不清、逻辑性不强的现象。
知识点
11.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引入西医炼药技法,用低沸点的乙醚,经过数百次实验成功找到了青蒿素制取方法。这说明
①发展的实质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肯定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是新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④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正确答案
解析
①表述错误,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③表述错误,正确应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排除掉错误选项即可。
易错点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①原表述错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③原表述错误。
知识点
14.著名作家王蒙认为,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包含着对于长期积淀下来的优秀民族传统熟悉与热爱,也包含着对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弘扬发展,将传统引导到现代。从文化上看,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
①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于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
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包容和借鉴异域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③只有继承发展和创新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树立本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正确答案
解析
联系“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知识点,不难选出①③项。第②项与第④项本身表述错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主要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的应该是中华民族精神。
【考查方向】本题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2014年新增考点,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解题思路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所谓“文化自信”,指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对既有文化优良传统的肯定与坚持。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中华民族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有了“文化自觉”,才能有“文化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才能有“文化自强”。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世界,只有做到文化自觉,才能在不同文化的对比和互动中稳住根基,获得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继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文化自信不是固步自封,也不是唯我独尊,要在坚守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同时,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着眼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倡导和发展先进文化,凝聚奋斗力量。
易错点
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知识点不熟悉导致错选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