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 共328题
30.回答下列I、II小题:
I、马铃薯是种植广泛的农作物,病毒侵染后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培育脱毒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
(1) 马铃薯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可将马铃薯茎尖接种在培养基中,经过人工培养获得脱毒苗。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 (填激素名称),诱导离体细胞经过_________和_________完成组织培养过程,从而形成脱毒苗。为监控脱毒苗的质量,可采用______的方法检测病毒的蛋白质。
(2) 研究人员研究了茎尖外植体大小对幼苗的成活率和脱毒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结果表明,茎尖越小,_________,因此马铃薯脱毒培养中茎尖外植体的适宜大小为_____mm。
II.下图甲是马铃薯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乙图是温度影响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研究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捕获光能的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的( )上,甲图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A表示_______,D表示__________。CO2由②过程产生到⑤过程利用,至少穿过______层磷脂分子层。
(2)从乙图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为( )。在15 ℃时,光合作用速率为呼吸作用速率的( ) 倍。假设每天光照12小时,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 )。分析图中柱状图变化,可看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酶所需要的( ) 不同。
正确答案
I、(1)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脱分化 再分化 抗原—抗体结合(杂交)
(2)脱毒率越高,成苗率越低 0.27
II. (1)类囊体薄膜 ③和④ 丙酮酸 ATP和H 8
(2) 30 ℃ 3.5 20 ℃ 最适温度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 下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①~⑦代表各种物质,A、B代表两种细胞器。图2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要加入化学药品( )以保护叶绿体中的色素,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 ) 光。
(2)实验时若把光照强度由2klx瞬时增至4klx,则短时间内B中③将( )(增加/减少)。此时B中磷酸分子的移动方向是( ) 。
(3)图1中⑥以( )方式进入A中,在( )处参与化学反应生成大量能量。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则图1中①→②→①的循环( )(能/不能)进行,原因是 ( )。
(4)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不同植物的光合速率会有差别。图2中甲植物在____klx光照强度条件下的实际光合速度与乙植物最大的实际光合速度相同。甲植物在光照强度为8 klx时,5小时中单位叶面积光合作用共固定CO2____mg,而植物从环境中实际吸收CO2的速度为____ mg/h.单位叶面积。
正确答案
(1)CaCO3 ,红光和蓝紫光(缺一不给分)
(2)增多; 从叶绿体基质移向类囊体薄膜
(3)自由扩散;线粒体内膜(只答线粒体不给分);不能;没有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暗反应不能进行。
(4)5;25;3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假定在30℃和适当的CO2浓度条件下,将某植物的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处理,测定其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下表。
上表中正值表示CO2的吸收量,负值表示CO2的释放量。
(1)将该植物叶片置于8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黑暗中14小时,则每100㎝2叶片产生的葡萄糖中有_____毫克转化为淀粉。(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将该植物叶片处以35℃以上不同的温度条 件下,测定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一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图二在黑暗条件下测定。另有对照实验,在30℃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以每一温度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与30℃时的数据比较所得的百分率表达。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a.该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开始受抑制的温度分别是______℃、______℃。
b.写出高温导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受抑制的两个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该植物受热致死的临界温度是____℃左右。你应用的实验证据是______ 。
正确答案
(1)43.6(2分)
(2)a.40 50
b.气孔在高温时关闭(2分) 高温使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及呼吸作用中的酶活性受抑制甚至变性失活。(2分)
c.52℃ 在这一温度呼吸作用速率降至零,显示细胞死亡(2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9.自然界中,和花生相比,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环境,其利用CO2的能力也远远高于花生。某科研小组选取玉米和花生为实验材料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甲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乙图表示夏季白天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 丙图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CO2浓度下CO2净吸收速度,请结合上述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光合作用的 ________过程,此过程中三碳化合物被________还原,碳元素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
(2)乙图中d曲线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米/花生) 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8点到10点,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点到14点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点到18点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图中植物A是_________(玉米/花生), 如缺乏Mg,植物A的CO2补偿点(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应向_________ 移动。如果把植株A和植株B种植在一个一直给以适宜光照的密封无色玻璃容器中,_______(植株A/植株B)先死亡。
(4)在CO2浓度约为350umol/mol时,持续2小时,植物B单位叶面积释放氧气量为 _____mg.
正确答案
(1)暗反应(或卡尔文循环) NADPH CO2→C3→(CH2O);
(2)花生 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温度较高、气孔关闭,使光合作用强度降低 光照强度减弱,使光合作用强度降低
(3)玉米 右 植株B
(4)58.18或640/11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 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遗传性,且 繁殖种苗的速度快。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
(l)该技术基本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
①外植体消毒②制备MS培养基③接种④培养⑤栽培⑥移栽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③→④→⑤→⑥
C. ②→①→③→④→⑥→⑤ D. ①→②→③→④→⑥→⑤
(2)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生根,而与______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卫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避免_______的污染
(3)将该植物试管苗i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右图。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据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______(能、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4)据图推测,若要在诗导试管菌生根的过程中提髙其光合作用能力,应适当______ (降低,增加)培养基+蔗糖浓度/以k提高试管苗韵自养能力。
(5)将生长状况一致的幼苗随机分成相等的四组,在不同温度下处理,将其结果绘制成下表,请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表中数据是在光照强度相同且适食的条件下测量得到的有机物(葡萄糖)重量,若给予连续适宜的光照,______组生长速度最快;若给予连续适宜的光照12小时,再连续黑暗处理12小时,则C组幼苗一昼夜的净增加量,需要从空气中吸收______g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