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5 分

26.(25分)请回答下列I、Ⅱ题:

I.某研究小组在晴朗的白天,分别对千岛湖森林群落中生活在林窗(林冠空隙、阳光允足处)和林下隐蔽处的马尾松幼苗光合速率、气孔阻力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探究马尾松的光合生理特征与群落演替关系。

请分析回答:

(1)在白天,欲实地测定马尾松幼苗呼吸速率,必须采取(          ) 措施后再测定。

(2)马尾松幼苗在林下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林窗处,主要原因是林下光照强度低,光反应产生的(          )不足,影响暗反应(          )的还原。图中林下马尾松幼苗仅能在(          ) 时间段内积累少量有机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为负值,导致马尾松幼苗“饥饿”死亡。

(3)实验测得从10点到12点光照强度不断升高,但林窗处的马尾松幼苗净光合速率却下降,根据上面两图的曲线分析,主要原因是  (          )。

(4)千岛湖森林群落是上世纪水电站建设时原生植被基本被破坏后经过50多年自然演替形成的,该演替属于(          )类型。随着森林中植物侧枝的生长,林冠空隙缩小,林下隐蔽处光照强度进一步降低,马尾松幼苗更加难以生存,马尾松种群年龄组成从稳定型趋向(          ) 发展,在演替中有退出群落的趋势。

Ⅱ.下图为蟾蜍屈肌反射实验装置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神经元接受刺激,由静息状态变为兴奋的过程中,细胞膜两侧电位发生了

的变化,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人的信息进行(          ),并将兴奋传导到屈肌,使屈肌收缩。在反射过程中,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          )。

(2)正在研制的药物AD—R6可阻断蟾蜍的屈肌反射活动,但不知该药物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还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或是两者都能阻断。研究人员在A、B、C、D、E五个位点中选择四个实验位点进行探究。已知在实验位点施用AD—R6后,药物不会扩散且其作用效果在实验过程中持续存在。请完成以下两个连续的实验步骤并对结果进行预测,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①先用AD-R6处理    点,用电刺激(          )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

②再用AD-R6处理    点,用电刺激 (          )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

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

a.若步骤①中肌肉不收缩,步骤②中肌肉收缩,则说明AD—R6

b.若步骤①中肌肉收缩,步骤②中肌肉不收缩,则说明AD—R6

c.若步骤①②中肌肉均不收缩,则说明AD—R6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群落的演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4 分

26.(24分)

I.(12分)图甲是在20℃、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的A、B两种植物CO2吸收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图乙是在图甲c 点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表明,A、B植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差异主要是______________不同。限制乙图m点增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农业生产上可采取______________措施提高光能的利用率(至少答出一种)。

(3)乙图中两曲线后段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通过检测CO2的释放量来判断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除澄清石灰水外,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检测,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II.(12分)某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雌性个体的翅膀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由基因A、a控制),雄性个体的翅膀只能表现为白色。该昆虫的眼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由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无致死现象。右图表示某组杂交实验F1的表现型及比例。请分析杂交结果后回答:

(1)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 (          )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          )染色体上。

(2)杂交亲本的基因型是 (          ) 。

(3)让F1代中的白翅红眼雌性与白翅白眼雄性杂交,F2代中白翅红眼雄性个体占 (          ) 。

(4)若只考虑翅色的遗传,F1的白翅个体中纯合子占 (          )。

(5)若一只基因型为AaXBXb的雌虫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sXb的极体,则同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 (          )(仅考虑染色体发生异常分离的情况)。

正确答案

答案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细胞的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31.20世纪50年代,卡尔文及其同事发现了卡尔文偱环,他因此获得了1961年诺贝尔化学奖。卡尔文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通气管向密闭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以控制CO2的供应,密闭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可以控制光照的有无。

(1)卡尔文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发现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CH2O)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 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这说明CO2中C的转移路径是(                       )。上述实验中卡尔文是通过控制 (                )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

(2)卡尔文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来探究卡尔文偱环中固定CO2的化合物,这时他发现C5的含量快速升高,其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由此得出固定CO2的物质是C5。

(3)为了保持小球藻中的化合物停留在某一状态,卡尔文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小球藻放入70℃的水浴中处理,其目的是使 (                ),导致化学反应停止,然后利用不同化合物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 (                ) 法,分离出各种化合物。

(4)科研人员对水稻进行了产量与播种量关系的研究,结果如下表:

①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要获得最高的水稻产量,在播种时应该做到 (                ) 。

②从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外界因素分析,播种量大于120 kg·hm2时水稻产量下降的原因有 (                ) 。(写出其中两点)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下图曲线为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下表为a~d 4种植物的单个植株在自然  CO2浓度及最适温度下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4.植物在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上通过________反应把太阳能转变为___________贮存在ATP中,再通过暗反应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贮存于____________中。

15.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之间,限制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为__________;光饱和点之后,限制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为____________。

16.光照强度为0.4 klx时,表格中______(填序号)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多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四种植物在群体中的光饱和点比单株的要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光   活跃的化学能    糖类(有机物)

解析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上把太阳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通过暗反应贮存于糖等光合产物中。

考查方向

考查光合作用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识记的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及暗反应作答。

易错点

易因不知道ATP中能量的描述而填错第二空。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光照强度   CO2浓度

解析

结合光合作用的知识及曲线图可知补偿点与光饱和点之间,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反应增强,因此限制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为光照强度;光饱和点之后,由于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因此限制因素主要为CO2浓度。

考查方向

考查光合作用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摄取题目信息及分析曲线图的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析曲线作答。

易错点

易因分析曲线的能力不够而错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a、c   在群体中植物的叶片相互重叠遮挡,需要更强光照。(2分)

解析

分析曲线,当光照强度低于光补偿点时,植物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而当光照强度高于光补偿点时,植物呼吸作用小于光合作用,从表可可知,光照强度为0.4 klx时,只有植物a、c 没有到光补偿点,植物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也就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多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单株和群体比没有叶片相互遮光,因此群体光合作用要达到最高值需要更强光照。

考查方向

考查光合作用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摄取题目信息、分析实际问题及处理数据的图的能力。

解题思路

从表可可知,光照强度为0.4 klx时,植物a、c 没有到光补偿点。结合光补偿点的意义及群体和单株的光照情况分析作答。

易错点

易因对群体和单株的光照情况无从分析而填不对最后一空。

教师点评

难度较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以某植物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对其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单位:μmol CO2·m-2·s-1),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7.此植物在黑暗条件下释放的CO2来自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该阶段发生的场所是                  。此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吸收的CO2参与光合作用的          阶段。

8.在5℃条件下,此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均较低,其原因是

9.在40℃的光照条件下,此植物叶肉细胞中有机物的量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其原因是                                                   。该条件下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为        μmol CO2·m-2·s-1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二     线粒体的基质     暗反应

解析

细胞呼吸过程的第二阶段分解丙酮酸产生CO2,CO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考查方向

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细胞呼吸过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的相关知识作答。

易错点

易因识记不准确而错误作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温度较低,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酶活性都很低(2分)

解析

温度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酶活性都很低,因此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均较低。

考查方向

考查酶、细胞呼吸及光合作用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分析作答。

易错点

易因联系不到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而错答。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增加       在温度为40℃时,此植物净光合速率大于0(或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有机物积累(2分)   2.0(2分)

解析

图中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量曲线代表净光合值,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代表呼吸作用速率,读图可知在温度为40℃时,此植物净光合速率大于0,因此有机物量在增加;该条件下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为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从曲线读得数据即1+1=2μmol CO2·m-2·s-1

考查方向

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及分析曲线的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图,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量代表净光合速率,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代表呼吸作用速率,综合题目所问分析作答。

易错点

易因对净光合作用的曲线理解不到位而错误作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高。

下一知识点 : 细胞呼吸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