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 共328题
(1)图14所示反应属于光合作用的_____阶段,物质X是_____。在本阶段内,最终接受X和活化叶绿素a释放的e的物质是_____。
(2)用相同方法提取某植物和菠菜光合色素,同时进行纸层析。图谱显示:与菠菜相比,该植物缺少距层析起点最近的一条色素带。据此可初步推测该植物缺少_____。
A.叶绿素a,颜色为黄绿色
B.叶绿素b,颜色为黄绿色
C.叶绿素a,,颜色为蓝绿色
D.叶绿素b,颜色为蓝绿色
E.胡萝卜素,颜色为橙黄色
F.叶黄素,颜色为黄色
发菜是一种陆生多细胞藻类,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图15为发莱光合速率随光强变化的曲线,图16为在适宜光强条件下,发菜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3)据图15所示,该发菜光合速率刚达到饱和时,对应的光强是____μmol·m—2·s—1。
A.25
B.100
C.175
D.500
(4)据图15所示,若光强从150μmol·m—2·s—1减少到130μmol·m—2·s—1,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则光反应终产物量_______。
A.随之减小
B.随之增加
C.基本不变
D.不能确定
(5)据图16,30℃时,发菜净光合速率是____μmolO2·mg—1叶绿素·h—1,发菜光合作用生产量最大时的温度是________。
A.15℃
B.25℃
C.35℃
D.40℃
正确答案
(1)光反应
(2)B
(3)B
(4)C
(5)150 ; C
解析
略
知识点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 。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2)阶段Ⅱ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 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阶段Ⅲ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 分布不均,使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 。
(3)若测得阶段Ⅱ种子吸收O2与吸收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 。
(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 、 。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 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正确答案
(1) 自由扩散 自由水
(2)赤霉素(GA) 生长素(IAA) 抑制
(3)6:1
(4)升高(或增加) 升高(或增加) 增加CO2浓度
解析
略
知识点
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
回答问题:
(1)光照条件下,组5叶片通过_________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_________的光解。
(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_________。
(3)组2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__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__,后者是通过_________产生的。与组2相比,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_________。
(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_________(有、无)淀粉。
正确答案
(1)光合;H2O
(2)组2和组 6
(3)葡萄糖;ATP;有氧呼吸;4组无氧气,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淀粉合成缺少ATP
(4)无
解析
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图表分析的能力。图表分组比较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能够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关系、影响因素等的掌握情况。
(1)组5叶片有光照、CO2,可进行光合作用产和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光反应中H2O的光解。
(2)进行有氧呼吸的条件是有氧气,还要注意题中条件是“黑暗条件下”,组2和组 6符合要求。
(3)组2叶片,没有CO2,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利用葡萄糖合成淀粉,此过程需要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与组2相比,组4叶片不同的条件是组4叶片无氧气,所以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4组无氧气,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淀粉合成缺少ATP。
(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无CO2,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无淀粉。
知识点
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水稻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捕获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
(2)CO2通过气孔进人叶肉细胞后,首先与_____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__。
(3)光照强度低于8×102μmol·m-2·s-1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光照强度为10~14×102μmol·m-2·s-1时。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下降但光合速率基本不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分析图中信息。PEPC酶所起的作用是_____;转基因水稻更适宜栽种在_____环境中。
正确答案
(1)叶绿体 叶绿素a
(2) C5 [H]和ATP
(3)光照强度 细胞可进行呼吸作用补充CO2
(4)提高光合速率的作用 较强光照强度(向阳)
解析
略
知识点
菌根是由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的联合体。菌根真菌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供给植物,植物为菌根提供糖类等有机物。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菌根对玉米幼苗光合特性影响的实验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菌根真菌与玉米的种间关系是 。
(2)25 ℃条件下,与无菌根玉米相比,有菌根玉米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 。
(3)15 ℃条件下,与无菌根玉米相比,有菌根玉米光合作用速率高,据表分析,其原因有
① ,促进了光反应;② , 促进了暗反应。
(4)实验结果表明:菌根能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速率,在 条件下提高比例最大。
(5)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试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可提高部分牧草的菌根形成率。下图为接种菌根真菌后试验区内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
①图中种群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值 。
②据图推测,两种牧草中菌根依赖程度更高的是 。接种菌根真菌后,该试验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原因是 。
正确答案
答案:(1)互利共生
(2)高
(3)①叶绿体相对含量高,利于吸收光能②气孔导度大,CO2 供给充分
(4)5℃(或低温)
(5)①平均②优质牧草A 物种丰富度升高,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自
我调节能力升高
解析
(1)由题可知,菌根真菌从土壤吸收养分和水,同时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植物为菌根真菌提供糖类等有机物,两者是互利共生关系。
(2)在25℃条件下,有菌根玉米细胞间CO2 浓度相对于无菌根玉米较低,说明有菌根玉米利用率较高,光合作用较强。
(3)在15℃条件下,有菌根玉米光合作用速率高,据表分析,有菌根叶绿素相对含量较大,有菌根玉米,吸收光能速率较大,促进光反应进行,气孔导度较大,细胞间CO2 浓度较小,CO2 供应充足,促进暗反应进行。
(4)对比三个温度条件下,在5℃条件下,有菌根玉米与无菌根玉米光合速率相比,提高程度最大。
(5)①牧草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且取各样方平均值,保证数据的科学有效性。
②从图表中分析,优质牧草在真菌作用下,种群密度逐年升高,而劣质牧草种群密度逐年降低。接种真菌后,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物种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增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