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春•恩施州校级期末)图示为生态系统中a、b、c三类微生物参与碳循环和氮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c过程可增加土壤肥力

Bc过程是硝化细菌作用的结果

C参与b过程的生物属于异养厌氧型生物

D利用无氮培养基筛选,可获得a中的某些微生物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a、c过程可以将N2转化NH3,再转化成HNO3,所以增加土壤肥力,A正确;

B、c过程是固氮微生物作用的结果,a过程是硝化细菌作用的结果,B错误;

C、由题意分析已知b为反硝化细菌,能将土壤中的硝酸盐转换成N2返回大气,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C正确;

D、利用无氮培养基筛选,由于a生物能将NH3转化成HNO3,所以可获得a中的某些微生物,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①逐级递减  ②逐级递增  ③循环流动  ④单向流动(  )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生物研究小组观察到野外四个物种在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以%表示).

(1)碳元素进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主要是从______开始的.碳在该表中生物之间传递的形式是______.上表所示物种的粪便可以用于水稻的生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2)组成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除表中设计的生态系统成分外,还应有______

(3)根据表中信息,写出该生态系统中可能的营养结构关系.______

(4)物种C与物种D能根据对方的行为信息特征作出反应,这说明信息能够______.从食性角度看,物种C、D一天中进食时间较短而休息时间较长,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经调查,第一年物种A种群数量为N0,如果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λ=1.6,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碳循环是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开始的.碳元素在生物群里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动物的粪便能为水稻的生长发育提供无机物(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去了反复的利用),因此表所示物种的粪便可以用于水稻的生产.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种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表中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3)根据题表,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为:

(4)物种C与物种D能根据对方的行为信息特征作出反应,这说明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由于物种C、D均属于肉食性动物,食物中蛋白质、脂肪较多,含有的能量多,所以物种C、D一天中进食时间较短而休息时间较长.

(5)由于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λ=1.6,所以该种群是以J型增长曲线增长的,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1.62N0,即2.56N0

故答案为:

(1)生产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含碳有机物    动物的粪便能为水稻的生长发育提供无机物(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去了反复的利用)

(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3)

(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物种C、D均属于肉食性动物,食物中蛋白质、脂肪较多,含有的能量多 

(5)2.56N0

解析

解:(1)碳循环是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开始的.碳元素在生物群里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动物的粪便能为水稻的生长发育提供无机物(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去了反复的利用),因此表所示物种的粪便可以用于水稻的生产.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种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表中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3)根据题表,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为:

(4)物种C与物种D能根据对方的行为信息特征作出反应,这说明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由于物种C、D均属于肉食性动物,食物中蛋白质、脂肪较多,含有的能量多,所以物种C、D一天中进食时间较短而休息时间较长.

(5)由于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λ=1.6,所以该种群是以J型增长曲线增长的,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1.62N0,即2.56N0

故答案为:

(1)生产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含碳有机物    动物的粪便能为水稻的生长发育提供无机物(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去了反复的利用)

(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3)

(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物种C、D均属于肉食性动物,食物中蛋白质、脂肪较多,含有的能量多 

(5)2.56N0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单位:102kJ/(m2•a)].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

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捕食链不包括分解者,A错误;

B、因为⑤为分解者,所以食物链为②→④→①→③;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5.9/141.2≈11.3%,B错误;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由于NP大于0,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C正确;

D、④营养级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的能量是上一营养级的能量,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流经森林生态系统某营养级的能量分配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该系统的总能量

BA为该营养级的同化量,其中A的能量为BCD之和

CD中的能量80%~90%用于合成ATP

DA中的能量80%~90%通过D过程散失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E因为有粪便故不是第一营养级,A错误;

B、A为该营养级的同化量,A的能量为BCD和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之和,B错误;

C、D是呼吸作用,D中的能量80%-90%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错误;

D、被机体同化的能量A绝大多数以呼吸作用的形式散失掉,D正确.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食物链和食物网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成分及作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