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事实上,17世纪在英国进行着两种革命。第一种是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小贵族和资产阶级感兴趣的是赢得在社会上有地位所必需的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第二种是下中层阶级和佃农的社会革命;下中层阶级和佃农要求完全的宗教平等和政治平等、要求给穷人以丰富的食品,具有小财产所有人阶层的眼光,17世纪英国的社会革命失败了,就象后来18世纪法国的社会革命失败一样(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他们的时机到19世纪后期才来临(19世纪后期的议会改革)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一一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为什么17世纪英国爆发了“两种革命”?“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在“公民自由”上取得怎样的重大成果?(4分)   

(2)19世纪后期,法国最终确立了什么政体?怎样体现三权分立原则?这类政体对法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10分)

(3)请联系19世纪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他们的时机到19世纪后期才来临”的理解。(6分)

(4)近代中国,孙中山先生试图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一次完成,他进行了哪些斗争?其失败的经济根源是什么?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进行了哪些斗争,取得的什么重大成果?(8分)

正确答案

(1)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矛盾尖锐。(2分)

成果: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英国从人治进入到法治时期。(2分)

(2)政体:共和制政体(2分)

原则:①行政权属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立法权属议会,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总统和参议院控制。

③司法权:独立,由参议院组成最高法院(6分)

作用:①共和派掌握实权,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②促进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分)

(3)背景:①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政治上,工业无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并进行一系列的斗争:③思想上,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因此说,他们的时机(社会中下层改变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机会)到19世纪后期才来临。(6分)

(4)实践:政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颁布《临时约法》,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革命—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6分)

经济根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2分)

中共斗争:政治革命—重庆会谈、重庆政协会议;解放战争;社会革命—满足农民土地需求。(4分)成果: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确立人民政治协商制度。(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很大程度上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总统和众议院的权力都很大。

正确答案

B

试题分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很大程度上是君主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体现在总统可以连选连任等内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追求民主共和的道路上,法国左右摇摆,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直到19世纪70年代,法国的共和政体才终于得到确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追求民主共和的道路上,法国各派政治力量反复较量的斗争焦点是什么?

(2)法国共和制是怎样确立起来的?

正确答案

(1)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

(2)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了第一帝国。第一帝国覆灭后,波旁王朝卷土重来。1830年七月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七月”王朝。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宣告诞生。1852年通过普选产生的波拿巴恢复帝制,建立第二帝国。1870年第二帝国在普法战争中灰飞烟灭,第三共和国成立。经过激烈斗争,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第一问主要考查课本基础知识,第二问主要考查答题的规范性与技巧性,“怎样确立”的,既要回答确立的原因,也要回答确立的过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

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二: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

材料三:但事实仍然是,他仍以一种外来统治,在必要的地方,是凭武力加强的。——他的非法臣民终于渐渐对征购、赋税、征兵、战争和关于战争的谣言感到厌恶。……

因而,法国革命的思想意识对其创始人发生了反作用。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其导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回答:

(1)用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的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欧洲人民会“转而反对其导师?”(4分)

正确答案

(1)拿破仑在德国废除了封建农奴制,贯彻了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原则。推动了德意志的社会进步。(6分)

(2)拿破仑侵略和奴役了这些地区的人民;这些地区人民受法国大革命思想的影响而觉醒。(4分)

下一知识点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