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我国政府以国家标准的方式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碘是合成下列哪种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______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雄性激素

(2)长期生活在缺碘山区,又得不到碘盐供应,易患______

A、甲状腺亢进 B、佝偻病 C、地方性甲状腺肿 D、糖尿病

(3)可用醋酸、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食盐中含碘酸钾.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为______.这是因为食盐中的碘酸钾被______ 成碘单质.

(4)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填化学式),该物质在人体中提供能量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B

C

溶液变蓝色

还原

C6H12O6

C6H12O6C6H12O6+6O2=6CO2+6H2O

解析

解:(1)人体摄入的碘主要是来自海产品和碘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故选B;

(2)A.甲状腺机能亢进是因碘摄入太多造成的,故A错误;

B.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故B错误;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C正确;

D.糖尿病是因血糖浓度过高,造成尿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的病症,故D错误;

故选C;

(3)碘化钾和碘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5KI+KIO3+6HCl=6KCl+3H2O+3I2;该反应中KI是还原剂,还原剂对应的产物I2是氧化产物,KIO3是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该反应中有碘单质生成,碘遇淀粉变蓝色,所以观察到溶液变蓝色,故答案为:溶液变蓝色;还原;

(4)淀粉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C葡萄糖在人体中被氧化为人体提供能量,即6H12O6+6O2=6CO2+6H2O,故答案为:C6H12O6;C6H12O6+6O2=6CO2+6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C12、Na2O2、H2O2、SO2、漂白液、漂白粉等既可用于消毒杀菌又可用于漂白.

(1)下列过程中,溶液的颜色最终呈红色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足量的氯气通入石蕊试液中

B.先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再充分加热

C.向盛有Na2O2固体的试管中滴加少量酚酞试液

D.将Cl2和SO2(体积比1:1)混合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2)常温下,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制得漂白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漂白粉溶于水后,与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含硫燃料的燃烧或含硫矿物的冶炼,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若直接排放会形成酸雨.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形成硫酸型酸雨的过程______

②石灰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工业废气脱硫方法,其原理是用生石灰作脱硫剂,将硫固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⑨氮氧化物也是造成酸雨的成分之一,治理汽车尾气中NO和CO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装置,使NO和CO反应,生成无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BD

Cl2+2OH-=Cl-+ClO-+H2O

Ca(ClO)2+CO2+H2O=CaCO3↓+2HClO

2SO2+O2⇌2SO3、SO3+H2O═H2SO4;或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2CaO+2SO2+O22CaSO4

2CO+2NON2+2CO2

解析

解:(1)A.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HCl,使溶液成酸性,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为红色,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可使石蕊褪色,即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故A错误;

B.因二氧化硫漂白原理在于能与有机色素结合成无色的不稳定化合物,加热后,无色不稳定的化合物分解,又恢复原来的红色,故B正确;

C.Na2O2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使酚酞变红,但Na2O2有强氧化性,将变红的酚酞氧化变为无色,所以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有气体生成,故C错误;

D.将Cl2和SO2(体积比1:1)混合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生成的硫酸和盐酸无漂白性,溶液红色不褪,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2)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次氯酸酸性比碳酸弱,Ca(ClO)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HClO和CaCO3沉淀,反应的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

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Ca(ClO)2+CO2+H2O=CaCO3↓+2HClO;

(3)①硫酸型酸雨形成过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SO2在空气中的飘尘做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气氧化为SO3,2SO2+O2⇌2SO3,溶于水生成硫酸,SO3+H2O═H2SO4;另一种是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SO2+H2O⇌H2SO3

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2H2SO3+O2═2H2SO4

故答案为:2SO2+O2⇌2SO3、SO3+H2O═H2SO4;或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②以生石灰(CaO)为脱硫剂,高温下与废气中的SO2与O2化合生成Ca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aO+2SO2+O22CaSO4

故答案为:2CaO+2SO2+O22CaSO4

③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即生成CO2和N2,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

故答案为:2CO+2NON2+2CO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  )

A乙烯

B

C甲烷

D乙醇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导致乙烯性质较活泼,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A正确;

B.苯性质较稳定,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反应,但能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互溶,所以溶液不褪色,故B错误;

C.甲烷性质较稳定,和强酸、强碱、一般的氧化剂不反应,所以甲烷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故C错误;

D.乙醇中没有碳碳双键或还原性,不能和溴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年3月18日至19日,受“吃碘盐能防止核辐射”等谣言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抢购食盐现象.已知碘盐的主要成分是KIO3和NaCl,KIO3与NaHSO3发生反应:2KIO3+6NaHSO3=2KI+3Na2SO4+3H2SO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KIO3中I的化合价是+5

BKIO3和NaCl都是强电解质

CKIO3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D23Na37Cl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是8:7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KIO3中K为+1价,O为-2价,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I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故A正确;

B.KIO3和NaCl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均能完全电离,则KIO3和NaCl都是强电解质,故B正确;

C.2KIO3+6NaHSO3=2KI+3Na2SO4+3H2SO4中,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KIO3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C正确;

D.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23Na37Cl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是(11+17):(12+20)=7:8,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的是(  )

A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B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

C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

D次氯酸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次氯酸的酸性与电离出氢离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稳定性无关,如HI为强酸,但不稳定,故A错误;

B.碳酸为弱酸,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说明次氯酸为弱酸,故B正确;

C.酸的氧化性与酸性的强弱无关,如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但为强酸,故C错误;

D.次氯酸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具有漂白性,与酸性的强弱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单质硫的同素异形体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氯离子的检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