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但是之1971年斯图杰尔和阿佩里曼(美)成功地合成了次氟酸后,这种论点被剧烈地动摇了.他们是在0℃以下将氟化物从细冰末的上面通过,得到毫克量的次氟酸.

(1)以下两种结构式,能正确表示次氟酸结构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A.H-O-F          B.H-F-O

(2)次氟酸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下面给出了几个分子和基团化学键的键能:

请计算反应:2HOF=2HF+O2的反应热(△H)的近似值为______  kJ/mol.

请从计算结果预测次氟酸的一条化学性质:______

(4)次氟酸刹那间能被热水所分解,生成一种常见的物质M,该物质既表现有氧化性(对于碘化钠),又表现有还原性(对于高锰酸钾),则M的化学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A

A中O和F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中O原子和F原子不是8电子稳定结构

0

-338KJ/mol

强氧化性

H2O2

解析

解:(1)在次氟酸分子中,F的电负性大于O,所以F显负化合价,且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则F形成一个共价单键、O形成两个共价单键,H元素形成一个共价单键,所以其结构式为H-O-F,故答案为:A;A中O和F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中O原子和F原子不是8电子稳定结构;

(2)F的电负性大于O,所以F显-1价,H元素电负性最小,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确定O元素化合价,所以O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答案为:0;

(3)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424KJ/mol×2+220 KJ/mol×2-566KJ/mol×2-494KJ/mol=-338KJ/mol,次氟酸分解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具有强氧化性,故答案为:-338KJ/mol;强氧化性;

(4)次氟酸刹那间能被热水所分解,生成一种常见的物质M,该物质既表现有氧化性(对于碘化钠),又表现有还原性(对于高锰酸钾),说明该物质中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HOF和热水反应生成的物质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只有双氧水,其化学式为H2O2,故答案为:H2O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自来水养金鱼时,通常需要将自来水晒一段时间,再注入鱼缸,原因是(  )

A提高水温

B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C除去水中少量的次氯酸

D用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自来水在Cl2消毒中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次氯酸见光分解,放在阳光里晒一下就是为了将次氯酸分解使盐酸挥发出去,2HClO2HCl+O2↑,以免将金鱼致死.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向含有NaBr、KI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然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固体,最后得到的物质是(  )

AKCl

BNaCl和KCl

CNaCl和KBr

DNaCl、KCl和I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向含有NaBr、KI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

因氯气过量,则发生2NaBr+Cl2=2NaCl+Br2,2KI+Cl2=2KCl+I2

加热时,生成物中的Br2易挥发,I2易升华,则最后得到的固体只有NaCl和KCl,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过程未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使用加碘盐时经高温爆炒

B碘受热升华

C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氯气

D变色玻璃经日光照射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使用加碘盐时经高温爆炒,碘酸钾分解而变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选;

B.碘受热升华,由固体变为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B选;

C.氯气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淀粉遇碘变蓝色,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选;

D.变色玻璃种含有碘化银、溴化银等,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卤素单质和银,为化学变化,故D不选.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秋•长春期末)碘是一种与人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元素,已知碘单质能溶于NaOH或KI溶液,反应方程式分别为:I2+6OH-=5I-+IO3-+3H2O(HIO也不稳定易发生类似反应)和I2+I-=I3-,溴化碘(IBr)是一种卤素互化物,具有与卤素单质类似的性质,下列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IBr加入Na2S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浑浊:IBr+S2-=I-+Br-+S↓

B少量IBr加入KI溶液中:IBr+I-=Br-+I2

CIBr加入NaOH溶液中:IBr+2OH-=I-+BrO-+H2O

DIBr加入AgNO3溶液中:3IBr+3Ag++3H2O=3AgBr↓+3IO-+6H+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IBr加入Na2S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Br+S2-=I-+Br-+S↓,故A正确;

B.少量IBr加入KI溶液中,首先发生IBr+I-=Br-+I2,由于KI过量,则进一步发生I2+I-=I3-,故B错误;

C.IBr加入NaOH溶液中,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为IBr+2OH-=Br-+IO-+H2O,故C错误;

D.IBr加入AgNO3溶液中,首先是IBr与水反应生成HIO和HI,由于HIO不稳定,在水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HIO3和HI,进而生成AgI和AgBr,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为3IBr+5Ag++3H2O=3AgBr↓+2AgI↓+IO3-+6H+,故D错误.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单质硫的同素异形体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氯离子的检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