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氯离子的检验
- 共453题
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漂白精的有效成分是NaClO,故A正确;
B、碘单质遇到淀粉会变蓝色,碘化钾遇到淀粉不会变色,故B错误;
C、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生成的都是SO2,不会得到三氧化硫,故C错误;
D、漂白精露置空气中变质,先是次氯酸盐和空气成分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次氯酸,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再是次氯酸分解的过程,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相同体积的KI、Na2S、FeBr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的Cl2,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Cl2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条件下),则KI、Na2S、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首先,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2KI+Cl2═2KCl+I2 Na2S+Cl2═2NaCl+S↓ 2FeBr2+3Cl2═2FeCl3+2Br2
2n n n n n n
可知在Cl2相等的情况下,KI、Na2S、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n:n:n=6:3:2,在三种溶液体积相等的前提下,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就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故选:C.
从淡化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溴与X反应生成溴化物,故X为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故X为SO2,也可选用Na2SO3,故A正确;
B、单质溴加热蒸发得到溴蒸气,故设备Y为蒸馏塔,故B正确;
C、氯气氧化海水中的溴离子得到溴单质,溴化物与氯气反应生成溴单质,这两步都是Br-被氧化,故C正确;
D、Cl2+2Br-=Br2+2Cl-,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Br2,需消耗1mol氯气,故两次氧化共需氯气2mol,即44.8L(标准状态下),这是理论值,在工业上,两次氧化时,氯气都应过量,且被氧化生成的溴最终不能完全得到,故工业上每获得1molBr2,需要消耗Cl2的体积大于44.8L(标准状态下),故D错误,
故选:D.
下列关于I-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碘离子具有强的还原性,很易氧气等氧化剂被氧化,故A正确;
B、碘单质能湿淀粉溶液变蓝,但是碘离子不具有该性质,故B错误;
C、碘单质的性质:受热易升华,但是碘离子无此性质,故C错误;
D、碘单质的颜色呈现紫黑色,碘离子是无色的,故D错误.
故选A.
四川省大地震后,为防止震后发生大规模瘟疫,大量消毒剂被紧急运送到灾区,已知某消毒剂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且溶液呈碱性.则该消毒剂中一定存在的离子(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消毒剂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一定含有钠离子,故A、B错误,溶液呈碱性,则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的离子不能存在,一定不含有氢离子,故C错误.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