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 共2388题
关于活化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活化能指的是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A正确;
B、加热、加压通常能使反应物分子获得足够的活化能促使反应的进行,B正确;
C、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作用明显高于无机催化剂,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明显,而不是使反应分子获得活化能,C错误;
D、酶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得酶具有高效性,D正确.
故选:C.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但其本身不能合成水解酶,A错误;
B、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也需要酶的催化,B正确;
C、酶可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C错误;
D、使用班氏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因此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可选择班氏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D错误.
故选:B.
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不同的活细胞内起到相同的催化作用,像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存在于所有活细胞内,A正确;
B、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错误;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酶促反应速率,使得酶具有高效性,C正确;
D、酵母菌只有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其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D错误.
故选:BD.
下面的曲线是同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分析曲线可知,E2和E3是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由于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高,转化率也高,因此E2是酶促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对应的A、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E3是非酶促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对应的B、D曲线是非酶促反应曲线.
故选:D.
下列有关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酶与无机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二者的作用机理相同,都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酶降低的效果更为显著,A错误;
B、绿色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主要由细胞呼吸提供,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B错误;
C、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酶浓度和底物浓度均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到一定浓度后化学反应速率不再增加,C正确;
D、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则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较少,D错误.
故选:C.
以下各种酶与其作用部位不相匹配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解旋酶作用的是碱基间的氢键,A错误;
B、肽键是连接两个氨基酸之间的化学键,则肽酶水解肽键,B正确;
C、ATP水解酶将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水解,C正确;
D、限制酶作用的是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D错误.
故选:AD.
图示酶促反应,甲、乙、丙、丁中属于酶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分析题图可知,甲乙中,甲在反应前后不变,乙 变成了丙和丁,因此甲是酶,乙是反应底物,丙丁是产物.
故选:A.
以下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胃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时需要适宜的温度、PH,但不需要ATP供能,A错误;
B、在细胞质内合成的酶可以在细胞质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核或细胞外发挥作用,B错误;
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C正确;
D、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能与底物结合,此时酶形状会改变,D错误.
故选:C.
如图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c段表示在有酶条件下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A正确;
B、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若将酶改为无机催化剂,则b将向上移动,B错误;
C、ac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反应需要的活化能,C正确;
D、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则b将向上移动,D正确.
故选:B.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酶分子在催化反应的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A错误;
B、底物只有与酶的特定部位结合才能被催化,体现酶的专一性,B正确;
C、RNA聚合酶在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中起作用,C错误;
D、一般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降低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具有高效性,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