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假若用稀释10倍的唾液代替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则应将其中的三支试管分别放入40℃左右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而不是60℃左右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原因是

[ ]

A40℃热水易配制且不易降温

B唾液淀粉酶只能在40℃发挥作用

C淀粉酶(市售)的最适温度为50~75℃,而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37℃左右

D无任何原因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淀粉溶液浓度对一定量的唾液淀粉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在A点时降低温度,则反应速率加快

B若在A点时升高pH,则反应速率降低

C若在B点时往混合物内加入少量淀粉,则反应速率不变

D若在B点时往混合物内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则反应速率会加快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B酶在化学反应前后自身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C细胞环境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

D酶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①取3支试管,编号,各注入2mL淀粉液;另取3支试管,编号,各注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②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液试管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③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

④将6支试管分成三组,每组各有—份淀粉液和—份淀粉酶溶液,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水中

⑤观察实验现象

[ ]

A①②④③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④②③⑤

D①③④②⑤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1mL唾液倒入装有20mL浆糊的试管内,置于25℃的温水中,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可采取一些方法。下列各方法中,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 ]

A把实验温度提高到70℃

B在试管内再加入1mL唾液

C在试管内加入1mL盐酸

D在试管内加入1mL蒸馏水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影响酶反应速度(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和预期结果关系都合理的是

[ ]

A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而且恒定,v与酶浓度成正比

B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而且恒定,v与底物浓度成反比

C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成反比

D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v与pH成正比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

[ ]

A实验目的:验证pH对酶催化速率的影响实验设计:向三支试管分别依次加入1mL新鲜唾液、2mL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再均加入1mL不同pH的缓冲液,适宜温度保温5min后用斐林试剂检验

B实验目的: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实验设计:实验组:2mL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对照组:2mL3%的蔗糖溶液+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

C实验目的: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实验设计:5mL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实验目的: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实验设计:实验组:2mL3%的H2O2溶液+1mL过氧化氢酶,观察气泡冒出情况对照组:2mL3%的H2O2溶液+1mLFeCl3溶液,观察气泡冒出情况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四组是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

A底物的浓度、pH、温度

B光照、温度、pH

C底物的浓度、压力、pH

D温度、压力、pH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要计算酶促反应的速率,以下实验中哪个是最必要的

[ ]

A设其他条件最适,改变温度,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量

B设其他条件最适,改变反应时间,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量

C设其他条件最适,改变酶的浓度,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量

D设其他条件最适,改变酶的浓度,观察反应物的量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现有酶促反应,底物是甲,产物是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酶促反应速率与酶的浓度成正比,如果加足量的酶,可使底物甲全部转变成产物乙

B温度越高,酶促反应速度越快

C每种酶都有恒定的最适pH,与缓冲剂种类无关

D结合蛋白类的酶,酶蛋白只有与特定的辅酶(或辅基)结合时,才能有催化活性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