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

A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B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相同

D除实验变量,其他条件均相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除自变量外,所有的无关变量都应相同,A错误;

B、自变量不同,但无关变量都要相同,B错误;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C错误;

D、设计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除实验变量,其他条件均相同,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两个实验小组对探究pH或温度影响过氧化氢实验结果记录如甲乙两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的横坐标所代表的含义相同

B两个实验小组确定的自变量一定相同

C得到甲图的实验中温度一定为无关变量

D乙图中若温度为自变量,则曲线所对应的温度a可能低于b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B、甲图的横坐标是温度或PH,乙图的横坐标是时间,AB错误;

C、甲图的自变量是温度或PH,C错误;

D、酶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若乙图中若温度为自变量,则曲线所对应的温度a可能低于b,D正确.

相关: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可观测的指标是______

(2)作为对照实验,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改进方案______,在完成改进方案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

(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而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因变量是产生气体时试管中的气泡数量.

(2)缺少对照实验,需要增加丙试管,在第二步中加入1ml蒸馏水,其他步骤相同.结果是甲、乙两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较少,丙试管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3)酶的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高温容易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永久性失活,低温可以降低酶的活性,但是不会使酶失活.

故答案为:

(1)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

(2)增加丙试管,在第二步中加入1 mL蒸馏水,其他步骤相同;

甲、乙两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较少,丙试管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3)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高温处理时,变性失活,而冷藏时,只是活性受到抑制,在适宜条件下,其活性能恢复

解析

解:(1)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因变量是产生气体时试管中的气泡数量.

(2)缺少对照实验,需要增加丙试管,在第二步中加入1ml蒸馏水,其他步骤相同.结果是甲、乙两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较少,丙试管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3)酶的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高温容易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永久性失活,低温可以降低酶的活性,但是不会使酶失活.

故答案为:

(1)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

(2)增加丙试管,在第二步中加入1 mL蒸馏水,其他步骤相同;

甲、乙两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较少,丙试管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3)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高温处理时,变性失活,而冷藏时,只是活性受到抑制,在适宜条件下,其活性能恢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当反应温度在t2时,酶结构被部分破坏,调到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会升高,A错误;

B、当反应温度在t2时,酶结构被部分破坏,调到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会升高,B正确;

C、虽然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但t2时酶的结构被破坏,所以不适合酶的保存,C错误;

D、t1是在适宜温度范围内,虽酶活性在在t1时比t2低,但酶的活性没有被破坏.t2超过了适宜温度范围,酶的结构已被破坏,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红色

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看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使用过氧化氢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

D在高倍的光镜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细胞核中有DNA,甲基绿可将DNA染成绿色,所以细胞核呈绿色,A错误;

B、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在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会看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的动态过程,B错误;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由于过氧化氢在高温条件下易分解,因此使用过氧化氢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C正确;

D、光镜下只能观察到叶绿体的形状不能看到其结构,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D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B、酶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加快,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生成物量由反应物量决定,AB正确;

C、反应一段时间后,底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下降,故图③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C错误;

D、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效果强,故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天津校级月考)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

(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底物

(2)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概念模型

(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了假说演绎法

(4)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琼脂块表面积和体积之比是自变量,氢氧化钠扩散速度是因变量

(5)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越多,纸层析时色素带的颜色越浅

(6)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所选材料中,分裂期时间越长的,观察到染色体机会一定越大

(7)观察细胞减数分裂--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的减数分裂时期细胞.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1)过氧化氢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分解,不能用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错误;

(2)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不属于概念模型,(2)错误;

(3)孟德尔得出遗传规律与摩尔根的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了假说演绎法,(3)正确;

(4)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琼脂块表面积和体积之比是自变量,氢氧化钠扩散体积是因变量,(4)错误;

(5)无水乙醇的作用是提取色素,若溶剂量多大,则色素的浓度降低,会导致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5)正确;

(6)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越大,观察到染色体机会越大,但是分裂期时间时间长,但是比例不一定高,(6)错误;

(7)显微镜下观察到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的减数分裂时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7)错误.

所以,(3)(5)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对于生物的新陈代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比较温和等特性.根据起作用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胞内酶和胞外酶.

(1)如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在反应物足够多的情况下),从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至少写出两条):____________

(2)胞外酶如______,在合成分泌过程中与之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

(3)酶的分布位置与它的作用体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如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有关的酶分布在______,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可知,40℃左右时酶的催化效率最高,在40℃以下时,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50℃以上时,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温度会直接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相关的生理过程.

(2)胞外酶如消化酶,在核糖体内合成,在内质网中加工,在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修饰,通过细胞膜的胞吐作用排出去,这一系列的过程均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故在合成分泌过程中与之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酶的分布位置与它的作用体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如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

故答案为:

(1)40℃左右时酶的催化效率最高;40℃以下时,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强;50℃以上时,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答其中任意两条)  

(2)消化酶(其它的正确也对)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缺一不得分)

(3)叶绿体类囊体膜上              细胞质基质

解析

解:(1)根据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可知,40℃左右时酶的催化效率最高,在40℃以下时,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50℃以上时,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温度会直接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相关的生理过程.

(2)胞外酶如消化酶,在核糖体内合成,在内质网中加工,在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修饰,通过细胞膜的胞吐作用排出去,这一系列的过程均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故在合成分泌过程中与之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酶的分布位置与它的作用体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如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

故答案为:

(1)40℃左右时酶的催化效率最高;40℃以下时,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强;50℃以上时,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答其中任意两条)  

(2)消化酶(其它的正确也对)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缺一不得分)

(3)叶绿体类囊体膜上              细胞质基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一种化学反应P+Q=R,图中所示的实线表示在没有酶的时候此反应的进程,在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底物混合物中,图中能表示加入酶以后此反应进程的曲线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混合物中,会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使达到化学平衡点的时间提前,但是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即加酶后曲线为c.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技术或方法正确的是(  )

A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

B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必须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氧气的释放部位

D甘蔗茎和甜菜块根都含较多蔗糖且近于无色,可用于还原糖鉴定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因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故A错误;

B、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也可用低温诱导法,故B错误;

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氧气的释放部位,故C正确;

D、甘蔗茎和甜菜块茎富含蔗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用于还原糖的鉴定,故D错误.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