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 共2388题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酶的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正确;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B正确;
C、酶只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其数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不会发生改变,C错误;
D、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37度左右,所以在0℃~37℃范围内,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D正确.
故选:C
下列对组成细胞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核酸、酶、果糖、脂肪均含有元素C、H、O、N
②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③对蛋白质的检测可用斐林试剂,颜色呈红黄色
④人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都是蛋白质
⑤生物膜上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⑥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果糖和脂肪中的组成元素只含有C、H、O,没有N元素,①错误;
②绝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②错误;
③蛋白质检测方法是用双缩脲试剂,颜色呈现紫色,③错误;
④人体内参与信息传递功能的物质可能是蛋白质,也可能是脂质等非蛋白质类物质,如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④错误;
⑤生物膜上的载体都是蛋白质,⑤正确;
⑥蛋白质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⑥正确.
故选:C.
向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唾液淀粉酶,37℃水浴保温后再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摇匀后试管中溶液后可观察到的变化现象应该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一定淀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唾液淀粉酶,37℃水浴保温后,溶液中有葡萄糖和唾液淀粉酶,而唾液淀粉酶的本质为蛋白质,所以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摇匀后试管中溶液后可观察到的变化现象应该是溶液呈紫色.
故选:C.
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人体内胰蛋白酶催化反应速度的变化曲线,试分析:
(1)该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起催化作用时具有高效性和______性等特点.
(2)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_____.
(3)Ⅱ和Ⅰ相比较,酶反应速率慢,这是因为______.
(4)图中AB段和BC段影响酶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5)根据上述Ⅰ、Ⅱ两条变化曲线能否判断该酶的最适的温度是37℃?请说明理由?______.
(6)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______.
(7)胰腺细胞合成胰蛋白酶的原料通过______方式进入胰腺细胞,合成的胰蛋白酶又是通过______方式排出胰腺细胞.
正确答案
解:(1)人体内胰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起催化作用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等特点.
(2)由于酶具有专一性,该酶作用的底物是蛋白质.
(3)Ⅱ和Ⅰ相比较,酶反应速率慢,这是因为温度较低,酶活性下降.
(4)从曲线图看出,AB段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由此可知此段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BC段酶促反应速率不随底物浓度改变而变化,而此时温度为37℃为最适温度,由此可知此段的限制因素应是酶浓度.
(5)根据上述Ⅰ、Ⅱ两条变化曲线不能判断该酶的最适的温度是37℃,因为没有设置高于37℃温度的实验组.
(6)反应液的pH值为2对胰蛋白酶过低,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不变,一直为零.
(7)胰腺细胞合成胰蛋白酶的原料氨基酸是通过主动转运方式进入胰腺细胞,合成的胰蛋白酶为生物大分子,是通过胞吐方式排出胰腺细胞.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专一
(2)蛋白质
(3)温度较低,酶活性下降
(4)底物浓度 酶浓度
(5)不能,因为没有设置高于37℃温度的实验组
(6)不变(变为0)
(7)主动转运 胞吐
解析
解:(1)人体内胰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起催化作用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等特点.
(2)由于酶具有专一性,该酶作用的底物是蛋白质.
(3)Ⅱ和Ⅰ相比较,酶反应速率慢,这是因为温度较低,酶活性下降.
(4)从曲线图看出,AB段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由此可知此段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BC段酶促反应速率不随底物浓度改变而变化,而此时温度为37℃为最适温度,由此可知此段的限制因素应是酶浓度.
(5)根据上述Ⅰ、Ⅱ两条变化曲线不能判断该酶的最适的温度是37℃,因为没有设置高于37℃温度的实验组.
(6)反应液的pH值为2对胰蛋白酶过低,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不变,一直为零.
(7)胰腺细胞合成胰蛋白酶的原料氨基酸是通过主动转运方式进入胰腺细胞,合成的胰蛋白酶为生物大分子,是通过胞吐方式排出胰腺细胞.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专一
(2)蛋白质
(3)温度较低,酶活性下降
(4)底物浓度 酶浓度
(5)不能,因为没有设置高于37℃温度的实验组
(6)不变(变为0)
(7)主动转运 胞吐
8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奥尔特曼与切赫研究和发现了RNA的催化功能,并由此获得1989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RNA和蛋白质类的酶都具有专一性,RNA的催化功能的发现,说明了酶的本质不仅仅是蛋白质,A错误;
B、除了一些蛋白质类的酶以外,某些RNA也是酶,也有催化功能,B错误;
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但是也有少数酶的本质是RNA,如美国生物学家奥特曼和切赫研究和发现了RNA的催化功能,C正确;
D、蛋白质类的酶是在核糖体合成的,RNA类的酶是在细胞核(或拟核)转录形成的,D错误.
故选:C.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A正确;
B、少数RNA具有催化作用,因此少数酶是RNA,B正确;
C、酶的作用都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C正确;
D、酶具有催化功能,消化酶具有消化功能,D错误.
故选:D.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酶具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而少数酶是RNA,RNA不能与双缩脲反应呈现紫色,A错误;
B、酶具有专一性,即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有关,B正确;
C、在最适温度和pH值条件下,酶的活性最强,不适合酶的长期保存,C错误.
D、过氧化氢在高温或加入过氧化氢酶的条件下均可以快速分解,所以,一般不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
故选:B.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可发挥作用,A错误;
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B正确;
C、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C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D正确.
故选:A.
下表中甲、乙的逻辑关系成立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因此能分泌神经递质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A正确;
B、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母亲有致病基因,但其外祖母不一定携带有色盲基因,B正确;
C、物种丰富度高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高,但恢复力稳定性往往较低,C错误;
D、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D正确.
故选:ABD.
如图表示细胞中4类有机化合物的关系,每个椭圆代表一类有机物.下列化合物组合序列中,最符合图意的一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目前没有发现脂质类的酶,因此脂质与酶不能有交叉,有的激素属于脂质类物质,因此脂质与激素应该有交叉,A错误;
B、脂质与蛋白质是两类物质属于并列关系不能有交叉,有的激素是蛋白质类的物质,因此激素与蛋白质应该有交叉,B错误;
C、蛋白质与脂质属于两类物质,属于并列关系,一部分酶和一部分激素属于蛋白质,还有一部分激素是脂质,因此激素与蛋白质和脂质都有交叉,酶与蛋白质有交叉,C正确;
D、脂质与酶不能有交叉,酶和激素属于两类物质,不能有交叉,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