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内的酶都附着在生物膜上

B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水和无机盐参与构建细胞及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细胞内的酶有的附着在生物膜上,有的分布在基质中,如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关的酶,A错误;

B、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B正确;

C、在细胞内ATP的水解反应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所以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C正确;

D、水和无机盐与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等一起承担着构建细胞、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关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酶只能在生物体内起催化作用

B酶作用的实质是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些酶中含有核糖

D酶的形成都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酶可以在细胞外或生物体外发挥作用,A错误;

B、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少数酶的本质是RNA,含有核糖,C正确;

D、少数酶是RNA,其合成不需要核糖体,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3秋•厦门校级月考)以下关于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胃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时需要适宜的温度、pH和ATP供能

B在细胞质内合成的酶也可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C酶是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胃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时需要适宜的温度、pH和但不需要ATP功能,A错误;

B、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上合成,到细胞核内起作用,B正确;

C、酶通过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酶不能为反应物功能,C错误;

D、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从而破坏酶的活性,但是低温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只是抑制酶的活性,升高温度后,酶的活性能够恢复,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酶能为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提供活化能

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C酶的活性与温度和pH的变化没有关系

D酶空间结构改变会引起其活性的改变或丧失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提供活化能,A错误;

B、酶是蛋白质或RNA,因此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错误;

C、酶的作用条件温和,其活性与温度和pH的变化有关系,C错误;

D、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时,活性随之也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  )

A有些酶是核酸

B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C酶的活性与pH有关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有少数是RNA,A正确;

B、酶只要条件适宜,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B错误;

C、酶的作用条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C正确;

D、酶的特性有专一性和高效性,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很高,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B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只能在生物体内起作用

C有些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

DATP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少数酶的本质是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

B、酶可以在生物体内或体外发挥作用,B错误;

C、少数酶的本质是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组成元素和ATP相同,C正确;

D、ATP含有三个磷酸基团,两个高能磷酸键,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与酶的化学本质不同的物质是(  )

A抗体

B胰岛素

C脂肪酶

D性激素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与酶的化学本质相同,A错误;

B、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与酶的化学本质相同,B错误;

C、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与酶的化学本质相同,C错误;

D、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而酶是蛋白质或RNA,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存在于活细胞中的物质,可能具有催化能力的是(  )

ADNA

BRNA

CATP

DNADPH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DNA是活细胞的遗传物质,在生物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A错误;

B、酶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即某些酶是RNA,B正确;

C、ATP是直接能源物质,C错误;

D、NADPH作为活泼的还原剂,用于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肽酶可以水解由任何两种氨基酸组成的二肽,可以说明该酶不具有专一性

B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影响,并只能在人体内起催化作用

C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D线粒体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酶具有专一性,二肽酶也有专一性,并不是二肽酶就能水解所有的二肽,A错误;

B、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影响,能在人体内外起催化作用,B错误;

C、酶是蛋白质或者RNA,本身是催化剂,也可作为底物被蛋白酶或者RNA酶降解,C正确;

D、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所以线粒体中没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就其化学本质而言,到目前为止,人们所发现的酶主要有蛋白质和RNA两大类,人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有人说:“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请设计一个实验以

探究该酶是否是蛋白质.

实验材料:0.1g/mLNaOH溶液、0.01g/mLCuSO4溶液、鸡蛋、人的唾液5mL、水、小烧杯、玻璃棒、试管、滴管.

实验步骤:

第一步:制备蛋清液(富含蛋白质).取生鸡蛋一个,打破蛋壳(不要破坏蛋黄),取少量蛋清注入小烧杯中,加入30mL的清水,用玻璃棒调匀,制成蛋清液.作为对照.

第二步:取两支试管编号,在1号试管中加入2mL蛋清液,______

第三步:______

第四步:______

第五步:______

实验结果:若______,则______;若______,则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

正确答案

解:由分析可知,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本质是否是蛋白质,实验的自变量是蛋清液和唾液

,因变量是加入双缩脲试剂后的颜色反应,其他属于无关变量,按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制备蛋清液(富含蛋白质).取生鸡蛋一个,打破蛋壳(不要破坏蛋黄),取少量蛋清注入小烧杯中,加入30mL的清水,用玻璃棒调匀,制成蛋清液.作为对照.

第二步:取两支试管编号,在1号试管中加入2mL蛋清液,2号试管中加入2 mL唾液;

第三步: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mL0.1g/mLNaOH溶液,摇匀;

第四步: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滴0.01g/mLCuSO4溶液,摇匀;

第五步: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预期及结论:

若两支试管中都呈现紫色,则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若1号试管中呈现紫色,2号试管没有呈现紫色,则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

故答案为:

第二步:2号试管中加入2 mL唾液.

第三步: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mL0.1g/mLNaOH溶液,摇匀.

第四步: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滴0.01g/mLCuSO4溶液,摇匀.

第五步: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两支试管中都呈现紫色,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若1号试管中呈现紫色,2号试管没有呈现紫色

解析

解:由分析可知,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本质是否是蛋白质,实验的自变量是蛋清液和唾液

,因变量是加入双缩脲试剂后的颜色反应,其他属于无关变量,按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制备蛋清液(富含蛋白质).取生鸡蛋一个,打破蛋壳(不要破坏蛋黄),取少量蛋清注入小烧杯中,加入30mL的清水,用玻璃棒调匀,制成蛋清液.作为对照.

第二步:取两支试管编号,在1号试管中加入2mL蛋清液,2号试管中加入2 mL唾液;

第三步: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mL0.1g/mLNaOH溶液,摇匀;

第四步: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滴0.01g/mLCuSO4溶液,摇匀;

第五步: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预期及结论:

若两支试管中都呈现紫色,则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若1号试管中呈现紫色,2号试管没有呈现紫色,则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

故答案为:

第二步:2号试管中加入2 mL唾液.

第三步: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mL0.1g/mLNaOH溶液,摇匀.

第四步: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滴0.01g/mLCuSO4溶液,摇匀.

第五步: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两支试管中都呈现紫色,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若1号试管中呈现紫色,2号试管没有呈现紫色

下一知识点 :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