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 共1284题
(2014秋•盐湖区校级期末)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Cl2+2KI══I2+2KCl
②2FeCl3+2HI══I2+2FeCl2+2HCl
③2FeCl2+Cl2══2FeCl3
④I2+SO2+2H2O══2HI+H2SO4.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反应Cl2+2KI═I2+2KCl,氧化剂为Cl2,氧化产物为I2,所以氧化性Cl2>I2;
②2FeCl3+2HI═I2+2FeCl2+2HCl,氧化剂为FeCl3,氧化产物为I2,所以氧化性Fe3+>I2;
③2FeCl2+Cl2═2FeCl3,氧化剂为Cl2,氧化产物为FeCl3,所以氧化性Cl2>Fe3+;
④I2+SO2+2H2O═2HI+H2SO4,氧化剂为I2,氧化产物为H2SO4,所以氧化性I2>H2SO4.
所以氧化性Cl2>Fe3+>I2>H2SO4.
故选B.
(2014春•泗县校级期中)比较下列各组微粒半径,正确的是( )
①Cl<Cl-<Br-②F-<Mg2+<Al3+③Na+<Na<K ④S2-<Cl-<Br-.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Cl-、Br-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l-、Br-电子层依次增多,所以离子半径Cl-<Br-,Cl、Cl-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相等,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所以Cl<Cl-,故正确;
②Al3+、Mg2+、F-核外电子排布相同,Al3+、Mg2+、F-核电荷数依次减小,所以离子半径Al3+<Mg2+<F-,故错误;
③K电子层最多,所以半径最大,Na、Na+电子层数不相同,Na电子层多,所以,Na>Na+,故正确;
④Br-电子层最多,半径最大,S2-、Cl-的电子层一样,硫离子核电荷数小,所以半径大,即Cl-<S2-<Br-,故错误.
故选:A.
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Cl-<Fe2+<H2O2<I-<
SO2,则下列过程的表示中,实际不能自发发生的是( )
(1)H2O2+H2SO4═SO2+O2+2H2O
(2)2Fe3++SO2+2H2O═2Fe2++SO42-+4H+
(3)I2+SO2+2H2O═H2SO4+2HI.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标注元素化合价可知,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过氧化氢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根据规律判断还原性强弱,还原剂H2O2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SO2,不能自发发生,故(1)正确;
(2)反应中还原剂SO2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Fe2+,能自发发生,故(2)错误;
(3)反应中还原剂SO2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HI,符合题给条件,反应能进行,能自发发生,故(3)错误;
故选A.
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则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反应Cl2+2FeCl2═2FeCl3,得出氧化性是:Cl2>FeCl3,和题意不相符合,不可能发生,故A不选;
B、根据反应:3I2+6FeCl2═4FeCl3+2FeI3,得出氧化性是:FeCl3<I2,和题意不相符合,反应不可能发生,故B选;
C、根据反应:Co2O3+6HCl=2CoCl2+Cl2↑+3H2O,得出氧化性是:Co2O3>Cl2,和题意相符合,反应可能发生,故C不选;
D、根据反应:2Fe3++2I-═2Fe2++I2,得出氧化性是:FeCl3<I2,和题意相符合,反应可能发生,故D不选.
故选B.
已知X和Y是两种单质,X+Y→X2++Y2-,现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Y2-是还原产物,④X2+具有氧化性,⑤Y2-具有还原性,⑥Y单质氧化性比X2+氧化性强.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单质X和Y相互反应,X+Y→X2++Y2-,可知,X的化合价升高,Y的化合价降低,
①X化合价升高元素被氧化,故①正确;
②X化合价升高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还原剂,不是氧化剂,故②错误;
③Y化合价降低元素被还原,产物是还原产物,故③正确;
④X2+是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故④正确;
⑤Y2-是还原产物具有还原性,故⑤正确;
⑥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Y单质氧化性比X2+氧化性强,故⑥正确;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