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热运动和热机
- 共476题
如下图所示,导热的气缸开口向下,缸内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漏气,活塞下挂一个沙桶,沙桶装满沙子时,活塞恰好静止,现将沙桶底部钻一个小洞,让细砂慢慢漏出,气缸外部温度恒定不变,则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给四只相同的气球充以等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置于水平地面,气球上平放一塑料板,如图所示,慢慢将一堆课本放上塑料板,气球没有破裂,球内气体温度可视为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观察水沸腾的过程中,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关于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图甲是沸腾过程,此时杯内各处温度大致相同,气泡上升过程是一个等温过程,上升过程中泡内气体压强减小、体积增大,对外做功,但要从外界吸收热量,以维持内能不变,故A、B错,C对;图乙是沸腾前的过程,杯中水上部分温度比下部分温度低,气泡上升过程中,内能将减小,D错。
知识点
远古时代,取火是一件困难的事,火一般产生于雷击或磷的自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出现了“钻木取火”等方法。“钻木取火”是通过 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把 转变为内能。
正确答案
做功, 机械能
解析
略
知识点
如图所示汽缸内,活塞A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通过转轴与一个曲轴连杆机构连接,气体对活塞产生的推力通过曲轴连杆机构转化为对转轴O的力矩,已知连杆cm,曲轴
cm,活塞面积20cm2,转轴O在气缸的中线AO上,当转至曲轴BO与AO垂直时,汽缸的体积为400mL,气体的压强为
Pa,则此时活塞推力对O点的力矩为 N·m;保持气体温度不变,当曲轴顺时针转过90°,转至ABO在一直线时,汽缸内压强为______Pa。(外界大气压P0=1.0×105pa)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1)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而不是该气体所有分子体积之和
B. 只要能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降低
C. 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
D.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E. 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
(2)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的下部封有长l1=25.0cm的空气柱,中间有一段长为l2=25.0cm的水银柱,上部空气柱的长度l3=40.0cm。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0cmHg。现将一活塞(图中未画出)从玻璃管开口处缓缓往下推,使管下部空气柱长度变为l1’=20.0cm。假设活塞下推过程中没有漏气,求活塞下推的距离。
正确答案
(1)ABE
(2)15.0cm
解析
(1)气体的分子间距很大,故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而不是该气体所有分子体积之和,A正确;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温度降低,分子的热运动剧烈程度降低,B正确;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对容器壁的压强一定不为零,C错误;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的同时,有可能对外做功,其内能不一定增加,D错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等压膨胀过程中的温度一定升高,E正确。
(2)
以cmHg为压强单位,在活塞下推前,玻璃管下部空气柱的压强为①
设活塞下推后,下部空气柱的压强为,由玻意耳定律得
②
如图,设活塞下推距离为,则此时玻璃管上部空气柱的长度为
③
设此时玻璃管上部空气柱的压强为,则④
由玻意耳定律得⑤
①-⑤式及题给数据解得=15.0cm
知识点
如图,一绝热容器被一绝热隔板K隔开成a 、b两部分,已知a、b内气体压强。抽开隔板固定件K后,隔板移动,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1)下列四幅图分别对应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微粒运动就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即布朗运动
B、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
C、食盐晶体的物理性质沿各个方向都是一样的
D、小草上的露珠呈球形的主要原因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E、食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2)①如图1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沿abc变化到状
态c时,吸收了340 J的热量,并对外做功120 J.若该气体由
状态a沿adc变化到状态c时,对外做功40 J,则这一过程中
气体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J热量。
②已知水的摩尔质量为18 g/mol、密度为1.0×103 kg/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1,试估算1 200 mL水所含的水分子数目(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0BDE
(2)①吸收;260 ②4×1025个
解析
略
知识点
关于热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