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列求和、数列的综合应用
- 共397题
18.已知等比数列
的公比
,且
成等差数列,数列
满足:
.
(I)求数列和
的通项公式;
(II)若恒成立,求实数m的最小值.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借助等差数列性质求出
2)利用由与
的关系求通项
的方法求出
并确定
3)对移项得到新数列
4)讨论新数列单调性,并求出最值
易错点
本题第一问忽略验证,第二问数列的单调性判断不出
知识点
16.已知数列{an}满足a11,
.若
,且数列{bn}是递增数列,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易知=+1,∴+1=2(+1).
又a1=1,∴+1=(+1)=2n,∴bn+1=(n-λ)2n,∴
,
当时,
也符合,
∴bn+1-bn=(n-λ)2n-(n-1-λ)=(n-λ+1)
>0,∴n+1>λ,
又n∈N*,∴λ<2.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由,得到新的等比数列
;
2)由数列单调性的定义求的范围;
易错点
本题易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判断数列的单调性,忽略数列自变量的特殊性;
知识点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为
,
,且
成等差数列.
2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3.设数列满足
,求满足方程
的正整数
的值.
正确答案
(Ⅰ),
N
.
解析
(Ⅰ)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
∵ 成等差数列,∴
.
∴,解得
或
(舍去)
∴=
.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N
.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成等差数列求出公比q,后即可得到通项公式;
易错点
对于题中给出的条件成等差数列不会转化;
正确答案
(Ⅱ).
解析
(Ⅱ)由(Ⅰ)知,,∴
.
∵数列满足
,∴
. …………7分
∴.
∴.
由得,
.
∴满足方程的正整数
的值为
.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先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成等差数列求出公比q,后即可得到通项公式;2.先根据第(1)问求出
,后利用列项相消法求和后即可得到答案。
易错点
1.对于题中给出的条件成等差数列不会转化;2.利用列项相消法求和求不对。
16. 设,
为数列
的前
项和,
满足
,
时
,则
的最大值为
正确答案
解析
f()+ f(
)=
=
+
=2,因为
+
+……+
,
+
+
,所以2
=2(n-1),所以
= n-1,当n=1时,
= 1-1=0,适合题意,所以
= n-1(n
),
=
,
,因为n
,当n=2时,
=
,当n=3时,
=
,
,所以最大值.所以填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可利用倒序相加求= n-1,再分别求代数中的三个数得到关于正整数n的函数,利用均值不等求最大值。
易错点
求时思路不清,对
最值的讨论,容易忽略n的取值范围。
知识点
23.一青蛙从点开始依次水平向右和竖直向上跳动,其落点坐标依次是
,(如图所示,
坐标以已知条件为准),
表示青蛙从点
到点
所经过的路程。
(1)若点为抛物线
准线上一点,点
均在该抛物线上,并且直线
经过该抛物线的焦点,证明
;
(2)若点要么落在
所表示的曲线上,要么落在
所表示的曲线上,并且
,试写出
(请简要说明理由);
(3)若点要么落在
所表示的曲线上,要么落在
所表示的曲线上,并且
,求数列
和
的通项公式。
正确答案
(1)设,由于青蛙依次向右向上跳动,
所以,
,由抛物线定义知:
(2)依题意,
随着的增大,点
无限接近点
横向路程之和无限接近,纵向路程之和无限接近
所以 =
(注:只要能说明横纵坐标的变化趋势,用文字表达也行)
(3)设点,由题意,
的坐标满足如下递推关系:
,且
其中,∴
,
∴是以
为首项,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即当为偶数时,
,
又,
∴当为奇数时,
∴,
;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1.设数列的前
项和为
,
,且对任意正整数
,点
在直线
上.
(Ⅰ)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是否存在实数,使得数列
为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则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Ⅰ)由题意可得:
①
时,
②
①─②得,
是首项为
,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
(Ⅱ)解法一:
若为等差数列,
则成等差数列,
得
又时,
,显然
成等差数列,
故存在实数,使得数列
成等差数列.
解法二:
欲使成等差数列,只须
即
便可.
故存在实数,使得数列
成等差数列.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满足:a1=a(a≠0),an+1=rSn(n∈N*,r∈R,r≠-1),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存在k∈N*,使得Sk+1,Sk,Sk+2成等差数列,试判断:对于任意的m∈N*,且m≥2,am+1,am,am+2是否成等差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由已知an+1=rSn,可得an+2=rSn+1,两式相减可得
an+2-an+1=r(Sn+1-Sn)=ran+1,即an+2=(r+1)an+1,
又a2=ra1=ra,所以
当r=0时,数列{an}为:a,0,…,0,…;
当r≠0,r≠-1时,由已知a≠0,所以an≠0(n∈N*),
于是由an+2=(r+1)an+1,可得,
∴a2,a3,…,an,…成等比数列,
∴当n≥2时,an=r(r+1)n-2a.
综上,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2)对于任意的m∈N*,且m≥2,am+1,am,am+2成等差数列,证明如下:
当r=0时,由(1)知,
∴对于任意的m∈N*,且m≥2,am+1,am,am+2成等差数列;
当r≠0,r≠-1时,∵Sk+2=Sk+ak+1+ak+2,Sk+1=Sk+ak+1,
若存在k∈N*,使得Sk+1,Sk,Sk+2成等差数列,则Sk+1+Sk+2=2Sk,
∴2Sk+2ak+1+ak+2=2Sk,即ak+2=-2ak+1,
由(1)知,a2,a3,…,an,…的公比r+1=-2,于是对于任意的m∈N*,
且m≥2,am+1=-2am,从而am+2=4am,
∴am+1+am+2=2am,即am+1,am,am+2成等差数列。
综上,对于任意的m∈N*,且m≥2,am+1,am,am+2成等差数列。
知识点
已知曲线,过C上一点
作斜率
的直线,交曲线
于另一点
,再过
作斜率为
的直线,交曲线C于另一点
,…,过
作斜率为
的直线,交曲线C于另一点
…,其中
,
(1)求与
的关系式;
(2)判断与2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求证:.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由已知过斜率为
的直线为
,
直线交曲线C于另一点
所以=
即,
≠0,
所以
(2)解:当为奇数时,
;当n为偶数时,
因为,
注意到,所以
与
异号
由于,所以
,以此类推,
当时,
;
当时,
(3)由于,
,
所以≥1(
,…)
所以≤
所以≤
≤
≤…≤
所以≤
知识点
19.已知数列{}中,
点P(
,
)在直线
上,数列{
}的通项为
,前
项和为
,且
是
与2的等差中项;
(Ⅰ)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
;
(Ⅱ)设求满足
的最小整数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
大于0,且
、
是方程
的两根,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23.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4.记,求证:
.
正确答案
解析
(1)由+
=12,
=27,且
>0,所以
=3,
=9,
从而,
(n∈N*)(………………………4分)
在已知中,令n=1,得
当时,
,
,两式相减得,
,
,
。(n∈N*)(………………………8分)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解一元二次方程可得=3,
=9,再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求通项公式;从递推关系出发,用n-1代替等式中的n得到两个关于前n项和的关系式,两式相减得到数列的相邻
两项的关系,得到等比数列。
易错点
熟悉已知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
正确答案
,
。(………………………12分)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直接相邻两项相减求解。
易错点
熟悉求差比较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