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哪些说法不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A.经营者提供服务或出售商品有欺诈行为的,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在消费者起诉后,可根据案情酌情决定,是否按照受害消费者的要求责令经营者加倍赔偿消费者所受损失
B.经营者在任何情况下(不论消费者是否当场知晓所接受的商品或服务有瑕疵),都 应当保证消费者在正常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情况下该商品或服务应当具备的质量、性能、用途与有效期限等
C.按照民法意思自治原则,商店里提供某种商品时可以与消费者讨价还价,自由协商而不必明码标价,这是自由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D.经营者为了防止其他同种商品或服务经营者假冒其注册商标和名称,可以不在其商品服务上标明真实名称或标记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考点] 对经营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适用、商店明码标价义务及经营者标明商品真实名称的义务
[解析] 参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49、19、20、22条。
  经营者以欺诈行为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法院对其制裁不能自由裁量,而是应当根据受害人的要求决定是否责令加害经营者双倍赔偿受害人损失(即:如果受害人不要求双倍赔偿,只要求原价赔偿,则法院只能令经营者原价赔偿)。答案B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则经营者可以不对该瑕疵负责。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甲厂与乙厂签订不同类别的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不同的合同中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内容是不一样的。但不管双方签订何种类型的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双方均应依法履行一定的义务。即( )

A.许可人甲厂应监督被许可人乙厂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B.被许可人乙厂必须在使用许可人甲厂的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乙厂的名称和商品产地
C.许可人甲厂应将许可使用的商标注册证书交给被许可人乙厂
D.被许可人乙厂应将使用许可人甲厂的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利润的10%交付给甲厂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考点] 许可人、被许可人的法定义务[解析] (1)许可人与被许可人的法定义务。一般来说,许可他人使用的注册商标往往是通过使用已经有一定影响的商标,消费者将该商标与特定的商品已经建立了联系。当被许可人使用许可人的注册商标时,消费者或者是“看牌认购”而不看实际的生产者,或者认为被许可人与许可人有某种关联,许可人与被许可人使用的注册商标一样,产品质量也应该是相当的。而如果被许可人的产品质量低劣,将会以许可人的注册商标欺骗消费者并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商标法》第40条特别规定: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被许可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综上,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B。 (2)许可人未履行监督义务,被许可人产品质量低劣的后果。《商标法》第45条则进一步规定,使用注册商标,其商品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的,由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不同情况,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予以通报或者处以罚款,或者由商标局撤销其注册商标。这就是说,如果许可人没有履行监督的义务,被许可人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且后果严重的话,商标局有权依法撤销该注册商标。因此,许可人不仅仅是通过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注册商标获得利益,还应依法切实履行监督被许可人使用许可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的义务。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市消费者协会向本市消费者承诺,该市某化妆品厂生产的“天使”牌美容霜具有美白、祛斑的功效,三周内可以见效,然而三周后,购买此产品的消费者脸上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现象。经质量检测局检验,发现该美容霜含有少许腐蚀性的成分。对此,该市消费者协会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A.不应承担,消费者只能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B.不应承担,消费者只能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C.不应承担,消费者只能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赔偿
D.应当承担,应该与该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

正确答案

D

解析

理由:本题考查的是消费者协会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8条规定“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对产品质量作出承诺、保证,而该产品又不符合其承诺、保证的质量要求,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与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这是2002年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增加的规定,除此以外,新《产品质量法》还对下面六个方面进行了修改:一是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在产品质量工作中的责任,必须组织、督促生产经营者提高产品质量,对假冒伪劣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地方保护,有包庇、放纵产品生产、销售中违法行为的,依法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二是建立企业产品质量的约束机制,防止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企业必须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抽查不合格的,需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三是赋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必要的行政强制措施。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可以对不法场所进行现场检查、调查取证、查封或扣押涉嫌伪劣的产品、制作工具等。四是加大对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力度。如果销售者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不知道销售的产品为假冒伪劣产品的,同样要受到法律制裁,五是加强了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以及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的约束。这些机构不得向社会推荐生产者的产品或参与产品经营活动。六是建立了产品质量的社会监督机制。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查询、申诉。政府有关部门除负有为检举人保密的义务,还可按照省级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对检举人给予奖励。这应引起考生注意。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依照《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消费者有权

A.自主在药品零售企业选购甲类非处方药
B.自主在药品零售企业选购乙类非处方药
C.自主在药品零售企业选购处方药
D.自主在药品批发企业选购非处方药
E.自主在商业企业选购乙类非处方药

正确答案

A,B,E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消费者保护权益中经营者的义务有( )。

A.听从意见和接受监督
B.出具相应凭证和单据
C.不得从事不公平、不合理交易
D.不得侵犯消费者人身权
E.标明真实名称和价格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

暂无解析

下一知识点 : 经营者的义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