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的含义、特征及划分
- 共2645题
图15和图16是“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①、②、③、④请所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 、 、 。
(2)a、b、c、d四个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原因是 。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 处,原因是 。
(4)根据该城市近期统计的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分析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 ,并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正确答案
(1)①-住宅区 ②-商业区 ③-工业区 ④-文化区(4分)
(2)d(1分) 靠近文化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污染小;位于河流上游等(任答三点得3分)
(3)乙(1分) 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接近铁矿资源;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3分)
(4)该地目前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较小,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大,劳动力丰富,社会负担较轻;30年后该城市处于老龄化阶段,劳动力出现短缺,社会赡养费用上升,青壮年负担较重,社会储蓄和消费行为改变,社会需求不旺,影响该城市的经济增长等(任答三点得3分)
(1)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市中心或交通便捷的地方;住宅区分布范围最广,在商业区的外围;工业区分布在城市的外围。
(2)高级住宅区要考虑环境,一般与文化区相连。
(3)本题考查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从资源原料,交通,环境,水源等方面分析。
(4)本题考查人口问题。目前青壮年劳动力丰富,但出生率低,未来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阅读材料,完成有关问题(12分)
材料一 阿拉伯半岛示意图(图14)。
材料二 沙特通过组建世界级石化生产基地及世界级的石化企业,正成为世界石化生产重地。目前,沙特已在其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布局了朱拜勒、延布两个大型石化生产基地。
(1)阿拉伯半岛的主要地形是 、地势特征是 。
(2)①、②两地中的气候差异是 。
(3)朱拜勒工业城石化产业集群化的好处有 。
(4)每年我国从该地区进口石油达40%左右,目前该地区局势紧张,为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正确答案
(1)高原为主 西(南)高东(北)低(2分)
(2)①冬季温和湿润,②地全年炎热干燥(2分)
(3)有利于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有利于污染集中处理 (2分)
(4)拓展能源进口多元化;加强国内能源战略储备;加强资源勘探与开发;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保障石油运输安全等(任答6点即可得6分)
(1)根据等高线可知地形地势的特征。
(2)①是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②是热带沙漠气候。比较这二种气候特征的差异。
(3)阐述工业集聚的优势。
(4)针对能源紧张主要的措施就是“开源节流”。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B是 铁路,该铁路线所经过地区是典型的 地貌区。(2分)
(2)C河是我国正在建设的三大水电基地之一,试从地形、气候两方面简要分析该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3)圆圈所示范围内地势低洼地区特有的农业生产模式是 ,按农业的地域类型划分,这种农业属于 。(2分)
(4)和图示区域同纬度的世界其他区域的自然景观及原因?(4分)图示区域的自然景观及原因? (4分)
正确答案
(1)南昆,喀斯特。
(2)地形:处于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气候: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3)基塘农业,混合农业。
(4)沙漠(荒漠) 多受副高控制,形成热沙气候,全年高温干旱少雨。森林(绿洲) 季风气候影响,热量降水充足。
(1)根据地理位置可知B是南昆铁路,位于云贵高原上,地貌是喀斯特地貌为主。
(2)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
(3)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属于混合农业。
(4)该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季风气候形成的环境;同纬度的世界其他区域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图甲是美国东北部地区简图,图乙是中国东北地区简图,请你比较这两个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自然环境特征相似性方面的比较:(4分)
①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②地形________________;
③气候________________;④矿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性方面的比较:(8分)
正确答案
(1)地理位置:都位于中纬度地带,都临近海洋(都位于国土的东北部) 地形:都以平原为主 气候:大陆性气候都较强(或冬夏温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 矿产:都有丰富的煤和铁矿资源
(2)
本题以美国东北部和中国东北地区为背景,对比两地区区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地理位置主要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气候的相似性,首先看气候类型是否相同,假如气候类型不同,注意寻找气温或降水的共同点。农业结构包括农、林、牧、副、渔的比重,其中基础部门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交通条件的对比要注意分析主要交通方式发展的差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按联合国标准,如果一个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 以上 或≥65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7% 以上 ,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中左图是我国部分省区年龄≥65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图。
材料二 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下图中右图表示“泛珠三角”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人口流向示意图。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区有(除辽、豫外): 。试分析这些省区老龄化产生的共同原因。
(2)材料二中,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___________(变大/变小),试分析其原因。
正确答案
(1)沪、苏、津、粤。(2分)
原因:①实行计划生育,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年轻人口所占比重下降;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条件好,生活质量改善,人的平均寿命延长。(4分)
(2)变小(2分)
原因:①通过区域间合作,环境条件得以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变大(或理论承载密度变大);②通过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4分)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1)≥65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7% 以上即为老龄化,读图即可。我国老龄化省区主要分布于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可见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且由于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导致人口增长缓解。(2)人口承载状况是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故主要通过区域联系影响的实际人口密度的变化和理论承载密度的变化分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