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的含义、特征及划分
- 共2645题
读图,回答问题:(15分)
(1)图中山峰与珠穆朗玛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相比,垂直自然带更________(复杂、简单)(1分)
(2)图中M、N两地≥10℃积温值范围各为多少度?请从地形名称角度说明判断理由。(4分)
(3)P、N所在地形区,地表崎岖,试分析其各自的成因。(6分)
(4)M、N地区为湿润地区,但M地区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N地区全年干旱频发。简要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复杂(1分)
(2)M地 5 500~6 000℃(1分)。N地 4 000~4 500℃(1分)。M地为四川盆地,海拔低,(1分)N地为云贵高原.海拔高。(1分)
(3)P地为横断山脉(区) (1分),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高山和深谷(1分),加上流水对河谷的侵蚀作用,形成山河相间,地表崎岖的地貌(1分)。N地为云贵高原(1分) 石灰岩广布,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1分)形成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1分)
(4)M地(四川盆地)位于地形封闭(1分),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1分),气流下沉,气温高,蒸发量大;N地虽降水丰沛(1分),但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地下暗河(漏斗)等,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地表水缺乏(1分)
(1)该山脉海拔高,气候湿润,自然带丰富复杂。
(2)M处是越向中心数值越大,所以M地 5 500~6 000℃。N处是越向中心数值越小,所以N地 4 000~4 500℃
(3)根据地理位置分析,P是横断山区,地形雨板块构造,流水侵蚀有关;N是云贵高原,地形雨喀斯特地貌,降水,地形有关。
(4)根据地理位置分析,M是四川盆地,夏季的伏旱造成干旱,N是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导致地表水不易储存,气候,地形等都有关系。
读图和有关材料,回答。(20分)
2012年4月13日电据朝中社13日报道,朝鲜于当天上午7时38分55秒(北京时间6时
38分55秒)从平安北道铁山郡的西海卫星发射场发射了首颗应用卫星“光明星3号”,但
这颗地球观测卫星没有进入预定轨道。
(1)B国北隔 河同A国相邻。(2分)
(2)B、C两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别是: 。(2分)
(3)图中半岛位于 和 海之间。(4分)
(4)E国是亚洲核能发电量最多的国家,试简述其优先发展核电的理由:(8分)
(5)据图判断该半岛的地势特点大致是 ,理由是
。(4分)
正确答案
(1)鸭绿江 图们江
(2)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3)黄海 日本
(4)①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缺乏;②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③核电
站燃料运输量小,地区适应性强;④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雄厚
(5)东高西低 河流的流向大致由东向西流
(1)A国是中国,B国是朝鲜,二国之间隔鸭绿江 图们江。
(2)该半岛是朝鲜半岛,南方的韩国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北方的朝鲜以温带季风气候
为主。
(3)该半岛是朝鲜半岛以东是日本海,以西是黄海。
(4)E国是日本,优先发展核电的理由从本国的能源丰富程度,能源的需求量,经济技术
条件等方面分析。
(5)根据河流的方向判断地势特征。
(27分)图为我国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重庆与郑州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2)描述流经甲地河流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原因。(7分)
(3)试分析重庆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5分)
(4)说出重庆市工业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并分析原因。(9分)
正确答案
(1)差异:与郑州相比,重庆年均温较高,温差较小;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分配较为均匀。(2分) 原因:与郑州相比,重庆所处纬度低,为山城,且等级有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的南下,所以年均温较高,温差较小。重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比郑州大,雨季的时间长,所以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分配较为均匀。(4分)
(2)水文特征:水量大、汛期长、(1分)径流的季节变化大(有夏汛)、(1分)无结冰期、水能丰富 (1分) 原因: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且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水量大;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等高线密集,落差大。(4分)
(3)农业发达,为工业提供基础;矿产资源丰富;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地价较低廉,劳动力丰富廉价;国家的政策支持;工业基础好,社会协作条件好;西部市场广阔;科技水平较高。(5分)(答出5点即可得满分)
(4)问题:可能造成酸雨加重,大雾天气增多,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加重等问题。(3分) 原因:重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工业发展使用的能源多为煤炭,故酸雨加重(2分);处在四川盆地中,空气水平流动性较差,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汽丰富,工业的发展,使大气中粉尘的含量增大,大雾天气增多(3分)重庆为山城,植被破坏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1分)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惩罚力度不够。(后两点答出酌情给分)
从图中可以看出,重庆纬度低,气温高,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郑州纬度高,气温低,为温带季风气候。甲为长江河段。重庆农业发达,为工业提供基础;矿产资源丰富;河流交汇处,社会协作条件好;西部市场广阔;科技水平较高,因此重庆的工业发达。但可能导致酸雨加重,大雾天气增多,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加重等问题。原因应从地形、气候、工业性质与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
(22分)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地理信息小组将所搜集资料进行整理后,向全班同学做了汇报交流。下图所示M区域1(阴影区)约占某国陆地面积的23%。通过该国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这片昔目的荒原,现如今已变成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世界新粮仓,在该国M地有“谷物带”之称。
(1)推测M地区利于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6分)
(2)简述农业科研人员在改造M地区时可能采取的有利措施。(8分)
(3)该小组认为M地的农业生产模式可以复制到同纬度的非洲东部地区。听汇报的思思同学提出了“不宜在非洲复制”的相反看法,请为该同学的反驳提供论据。(8分)
正确答案
(22分)
(1)地处热带高原地区,地域开阔,地势较平坦(或地表环境较单一)。(6分)
(2)改良酸性土壤(添加熟石灰、增施有机肥)提高肥力;培育新作物品种;改进灌溉技术;提高粮食作物产量等。(8分)
(3)(同纬度的非洲地区)自然条件虽然与M地相似,但地表状况略显复杂,(2分)经济水平,科研能力仍然较低,农业生产技术较落后。(6分)
试题分析:
(1)依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M地在巴西高原上,地处热带,热量丰富,高原地区,地域开阔,地势较平坦,土地集中连片,有利于大型机械作业,利于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
(2)M地地处热带,植被茂盛,土壤中酸性物质含量较高,酸性强,应改良酸性土壤,添加熟石灰、增施有机肥,以提高肥力,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作物品种,改进灌溉技术,提高粮食作物产量等。
(3)同纬度的非洲地区自然条件虽然与M地相似,但非洲同纬度地区位于非洲断裂带上,地表状况略显复杂,再加上经济水平和科研能力仍然较低,农业生产技术较落后,所以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在非洲同纬度地区推广有较大难度。
(13分)读下列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二 图中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表
(1)河流从A到B河段水量变化的特点是 ,造成此特定的原因是:
自然: ;人为: 。(4分)
(2)材料二中的地点X是指上图中的 (R或Q),地点X比地点Y一月份气温要高,其主要原因 。(3分)
(3)简述宁夏比法国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不同的有利条件。(至少答出3点得3分)
(4)如果大量引用黄河水资源在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120万亩葡萄生产,对本地区可能产生 、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3分)
正确答案
河流从A到B河段,流经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区,故引水量大,使河流水量逐渐变小;(2)X地1月均温大于0°C,7月均温较低,年日照时数少,故该地多阴雨天气,判断为R地。R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1月气温较高主要是由于受盛行西风影响,且地势较低,位于沿海;而Q地位于内陆,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故气温较低;(3)葡萄种植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劳动力、技术、农业基础等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宁夏的优势条件。(4)对当地的影响,由于发展灌溉农业,可能因不合理灌溉引发土壤盐碱化;对下游的影响,使黄河中下游地区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