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洛仑兹力
- 共2261题
如图所示,小车A的质量M=2kg,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初速度为v0=14m/s.带正电荷q=0.2C的可视为质点的物体B,质量m=0.1kg,轻放在小车的A端,在A、B所在的空间存在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0.5T,物体与小车之间有摩擦力作用,设小车足够长,小车表面是绝缘的(g取10m/s2),求:
(1)B物体的最大速度;
(2)小车A的最小速度;
(3)小车达到最小速度的全过程中系统增加的内能.
正确答案
解:(1)当B对A的压力为零时,A、B无摩擦力.此时B的速度最大,A的速度最小.
有qvBB=mg,解得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vB+MvA
解得.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J=8.75J.
答:(1)B物体的最大速度vm=10m/s;
(2)小车A的最小速度v1=13.5m/s;
(3)小车达到最小速度的全过程中系统增加的内能E=8.75J.
解析
解:(1)当B对A的压力为零时,A、B无摩擦力.此时B的速度最大,A的速度最小.
有qvBB=mg,解得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vB+MvA
解得.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J=8.75J.
答:(1)B物体的最大速度vm=10m/s;
(2)小车A的最小速度v1=13.5m/s;
(3)小车达到最小速度的全过程中系统增加的内能E=8.75J.
如图所示,在一光滑、绝缘、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滑块从斜面上自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块的带电量为+q,在斜面周围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试求滑块在斜面下滑的最大速率及沿斜面下滑的最大距离.
正确答案
解:滑块受重力、支持力、洛伦兹力(垂直向上),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洛伦兹力与重力的垂直分力平衡时,支持力为零,故:
qvB=mgcosθ
解得:
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ma
解得:
a=gsinθ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有:
v2=2ax
解得:
x==
答:滑块在斜面下滑的最大速率为,沿斜面下滑的最大距离为
.
解析
解:滑块受重力、支持力、洛伦兹力(垂直向上),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洛伦兹力与重力的垂直分力平衡时,支持力为零,故:
qvB=mgcosθ
解得:
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ma
解得:
a=gsinθ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有:
v2=2ax
解得:
x==
答:滑块在斜面下滑的最大速率为,沿斜面下滑的最大距离为
.
如图甲,用一根长L=0.8m的绝缘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将一带电小球悬挂在O点,整个装置处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现将小球从悬点O的右侧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绳刚好拉直),小球便在垂直磁场的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用拉力传感器(图中未画出)测出绳中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乙(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带何种电荷;
(2)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
(3)小球的质量.
正确答案
(1)小球从左往右运动时的拉力大于小球从右向左运动时的拉力,知从左往右运动时洛伦兹力向下,根据左手定则,知小球带正电荷.
(2)由动能定理 mgL=mv2 解得 v=
=4m/s
(3)根据牛顿定律,小球向左通过最低点时 F1-mg-qvB=m
小球向右通过最低点时 F2-mg+qvB=m
由以上各式解得 m=1g
一个静止的氮核俘获了一个速度为2.3×107m/s的中子生成一个复核A,A又衰变成B、C两个新核,设B、C的速度方向与中子的速度方向相同,B的质量是中子的11倍,速度是106m/s,B、C在同一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RB: RC= 11: 30
(1)求C核的速度大小.
(2)根据计算判断C核是什么.
(3)写出核反应方程.
正确答案
解:(1) 氮核俘获中子到衰变成B 、C 两个新核的过程中动量守恒
mnvn=mBvB+mCvC
根据衰变规律,可知C核的质量数为14 +1 -11=4
由此解得vC=3×106m/s
(2) 再由带电粒子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的知识可得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
qC=2 ,而mC=4 ,则C 核是氦原子核.
(3) 核反应方程式是
(10分)如图,真空室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0.6T,在磁场内建立一直角坐标系,坐标系平面与磁场垂直。坐标系平面内的P点距x、y轴的距离分别为16cm和18cm。P处有一个点状的放射源,它向各个方向发射
粒子,
粒子的速度都是
,已知
粒子的电荷与质量之比
,现只考虑在坐标系平面中运动的
粒子,求:x轴上的什么区域可以被
粒子打中。
正确答案
B点坐标10cm,A点坐标30cm
试题分析:粒子带正电,故在磁场中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用R表示轨道半径,
(2分)
由此得 (1分)
过P点作x轴的垂线段,与x轴交于D点。因朝不同方向发射的粒子的圆轨迹都过S,由此可知,某一圆轨迹在图中D左侧与x轴相切,则此切点B就是
粒子能打中的左侧最远点。过圆心O点做x轴的平行线,并与PD交于E点
(2分)
再考虑D的右侧。任何粒子在运动中离S的距离不可能超过2R,以2R为半径、S为圆心作圆,交x轴于A点,此即右侧能打到的最远点。
由图中几何关系得
(2分)
由于,所以左侧圆周与y轴相切 (1分)
粒子打在x轴上的区域为AB之间
B点坐标 (1分)
A点坐标 (1分)
点评:偏难。相同的粒子以相同的速率沿不同方向射入强磁场中,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中,运动周期是相同的,但粒子运动径迹所在空间位置不同,所有粒子经过的空间区域在以入射点为圆心,运动轨迹圆的直径为半径的圆内.当磁场空间有界时,粒子在有界磁场内运动的时间不同.所能达到的最远位置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临界状态或极值问题.此类问题中有两点要特别注意:一是旋转方向对运动的影响,二是运动中离入射点的最远距离不超过2R,因R是相同的,进而据此可自利用来断定转过的圆心角度,运动时间等极值问题,其中l是最远点到入射点间距离即轨迹上的弦长.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