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

B基因的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

C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D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密码子在mRNA上,A错误;

B、基因的复制是以DNA两条链分别为模板,B错误;

C、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及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性状是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及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

D、基因不一定位于染色体上,例如线粒体、叶绿体中的DNA以及原核细胞中的DNA,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的是(  )

A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B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D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所以它们的关系由大到小依次是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基因是指(  )

A一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

B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长链上的基因

C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

D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科学家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发现了RNA干扰现象.这两位科学家进行的实验研究,发现了一种有效地中止有缺陷的基因表达的机制,为研发控制这种基因和与疾病作斗争的新药提供了可能性.一种新发现的细菌质粒中,有甲、乙、丙等基因.如图表示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这种质粒后得到的片段.下列几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基因甲、乙、丙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②基因甲、乙、丙中,都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有利于基因的表达,也为RNA的干扰提供了可能

③若控制合成含有m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基因甲的长度一定比水稻中基因的长度要长  

④若利用某药物阻止基因甲的表达,则基因乙、丙也将不能表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①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遗传,而基因甲、乙、丙是原核细胞中质粒上的基因,因此它们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①正确;

②基因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上游为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因此基因甲、乙、丙中都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有利于基因的表达,也为RNA的干扰提供了可能,②正确;

③真核细胞基因的编码区是不连续的、间断的,包括能编码蛋白质的外显子和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内含子,而原核细胞基因的编码区是连续的,因此控制合成含有m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时,基因甲的长度比水稻中基因的长度要短,③错误;

④基因甲的表达与否不会干扰基因乙、丙的表达,④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连续的基因

C在DNA分子结构中,相邻两个碱基是通过氢键相连的.

D一条DNA含有多个基因,但并非所有的基因都能转录形成mRNA.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是两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A错误.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的基因,但不一定是连续的,B错误.

C、在DNA分子结构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碱基是通过氢键相连的,C错误.

D、一条DNA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但基因的表达是有选择性,故不是所有的基因都能转录形成mRNA,D正确.

故答: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种新发现的细菌质粒中有a、b、c等基因,如图表示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后得到的片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a、b、c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基因a、b、c都含有不能转录成mRNA的片段

C若利用某药物阻止基因a的表达,则基因b、c也不能表达

D组成基因a、b、c的基本单位相同,而且基因a、b、c中都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而细菌时原核生物,因此基因a、b、c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正确;

B、原核基因结构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其中编码区能转录形成mRNA,编码蛋白质,而非编码区不能转录形成mRNA,不能编码蛋白质,B正确;

C、DNA上的基因具有相对独立性,利用某药物阻止基因a的表达,不影响基因b、c的表达,C错误;

D、组成基因a、b、c的基本单位相同,都是脱氧核苷酸,且基因a、b、c中都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下列名词的关系图.其中1、2、3分别是(  )

A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核酸

B染色体、DNA、基因

C脂质、脂肪、磷脂

D原核生物、衣藻、细菌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核酸有两种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A错误;

B、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错误;

C、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C正确;

D、细菌是一种原核生物,衣藻是真核生物,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豌豆控制高茎的基因和控制矮茎的基因(  )

A具有相同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B控制不同的生物性状

C脱氧核苷酸种类不同

D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等位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序列不同,A错误;

B、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B错误;

C、组成等位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种类相同,都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C错误;

D、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D正确.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多数真核生物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被一些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隔开,每一个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一个内含子.这类基因经转录、加工形成的mRNA中只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序列.某同学为检测某基因中是否存在内含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步骤①:获取该基因的双链DNA片段及其mRNA;

步骤②:加热DNA双链使之成为单链,并与步骤①所获得的mRNA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形成双链分子;

步骤③:制片、染色、电镜观察,可观察到图中结果.

请回答:

(1)图中凸环形成的原因是______,说明该基因有______个内含子.

(2)如果现将步骤①所获得的mRNA逆转录得到DNA单链,然后该DNA单链与步骤②中的单链DNA之一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形成双链分子,理论上也能观察到凸环,其原因是逆转录得到的DNA单链中不含有______序列.

(3)DNA与mRNA形成的双链分子中碱基配对类型有______种,分别是______

正确答案

DNA中有内含子序列,mRNA中没有其对应序列,变性后形成的DNA单链之一与mRNA形成双链分子时,该单链DNA中无法与mRNA配对的序列能形成凸环

7

内含子

3

A---U、T---A、C---G

解析

解:(1)基因经转录、加工形成的mRNA中只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即只包含外显子转录的部分.DNA中有内含子序列,mRNA中没有其对应序列,所以图中单链DNA中无法与mRNA配对的序列能形成凸环,图中有7个凸环,所以有7个内含子.

(2)由于mRNA上不含内含子转录的部分,因此经过逆转录形成的DNA分子中也不含内含子,因此该DNA单链与原DNA分子杂交时也会出现凸环.

(3)由于DNA分子中有A、G、C、T四种碱基,而RNA中含有A、G、C、U四种碱基,因此DNA与mRNA形成的双链分子中碱基配对类型有A---U、T---A、C---G3种.

故答案为:

(1)DNA中有内含子序列,mRNA中没有其对应序列,变性后形成的DNA单链之一与mRNA形成双链分子时,该单链DNA中无法与mRNA配对的序列能形成凸环       7

(2)内含子

(1)3   A---U   T---A   C---G.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基因是指(  )

A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DNA片段

CRNA片段

D染色体片段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准确地复制

B能够存储遗传信息

C是20种氨基酸的有序排列

D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基因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准确地复制,A正确;

B、基因能够存储遗传信息,B正确;

C、基因不含氨基酸,氨基酸的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C错误;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关基因、DNA、蛋白质、性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白化症状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直接控制合成异常的色素

D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关系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由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可知,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A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

C、白化症状的出现,是由于基因控制合成的酪氨酸酶异常,进而导致黑色素的合成异常,C错误;

D、基因与性状之间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有性状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决定的,如人的身高,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细胞中基因、DNA、染色体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DNA分子上都有一个基因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

D基因在每个染色体上都成对存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每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A错误;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

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C错误;

D、基因在每个染色体成单存在,在同源染色体成对存在,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R中的全部脱氧核苷酸酸序列均能编码蛋白质

BR、S、N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被转录形成mRNA

C片段M应是基因R或S的非编码区

D每个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真核基因的编码区是不连续的、间断的,其中含有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A错误;

B、R、S、N都是基因,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因此其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被转录形成mRNA,B正确;

C、片段M是基因,不是基因R或S的非编码区,C错误;

D、基因中碱基对被替换属于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观察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永久装片时,某同学在低倍镜下观察到了带有横纹的巨大染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染色体上的横纹是基因的所在地

B若一般体细胞DNA含量为2C,则装片上的唾液腺细胞DNA含量高于2C

C若视野中有明显的异物,可移动载玻片或转动目镜以判断异物在何处

D若在视野左侧有一横纹较为清晰的区段,应将载玻片左移使之位于视野中央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具有横纹,多线染色体中平行排列的染色质在各段凝缩紧密程度不同形成.基因是染色体上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并不能通过对染色体的染色显示出来,A错误;

B、唾液腺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说明已经进入分裂期,DNA已完成复制,DNA含量高于2C,B正确;

C、异物有可能位于载玻片、目镜和物镜上.如果移动载玻片,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在载玻片上,反之则说明异物在载玻片上;如果转动目镜,异物还在,说明异物不在目镜上,如果没有上述情况,则异物在物镜上,C正确;

D、显微镜中看到的是物体倒立的像,视野中物体移动方向与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刚好相反,D正确.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基因的表达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基因的本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