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的本质
- 共1805题
在科学史上许多科学家分别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在下列生物领域的发现中,科学家与其使用的技术或方法对应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错误;
B、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
C、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C错误;
D、艾弗里运用化学分析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
下面是科学家探明基因的历程.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l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孟德尔进行遗传实验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②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故选:C.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转化因子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
B、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B正确;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
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证明R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①1866年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1866年孟德尔提出遗传定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②1903年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③1910年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故选:C.
下列对科学家在遗传学发展史上所做贡献的表述,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克里克提出了传统的中心法则,A正确;
B、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错误;
C、盂德尔发现了遗传定律,但当时没有研究减数分裂,C错误;
D、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含有转化因子,D错误.
故选:A.
某科研小组对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略)
实验目的:探究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AN酶,RNA酶,蛋白酶.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等量活鸡胚两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向两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有关物质.
第二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分别从培养后的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禽流感病毒.
实验相关内容如下表:
(1)完成表格中有关内容的填空.
(2)该科学探究过程所依据的生物学理论基础是a.______;b.______.
(3)若禽流感病毒的遗物物质为RNA,水解后生成的最终产物是______,禽流感病毒的遗传信息在______上.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酶的专一性,一种酶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DNA酶可以催化DNA水解,最终产物中没有DNA.RNA酶可以催化RNA酶的水解,最终产物中没有RNA.
(2)该实验的原理:根据酶的专一性,一种酶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3)RNA水解后生成的最终产物是核糖、碱基、磷酸.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上.
故答案为:
(1)DNA酶 RNA酶
(2)酶具有专一性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3)核糖、碱基、磷酸 RNA(或核糖核酸)
解析
解:(1)根据酶的专一性,一种酶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DNA酶可以催化DNA水解,最终产物中没有DNA.RNA酶可以催化RNA酶的水解,最终产物中没有RNA.
(2)该实验的原理:根据酶的专一性,一种酶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3)RNA水解后生成的最终产物是核糖、碱基、磷酸.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上.
故答案为:
(1)DNA酶 RNA酶
(2)酶具有专一性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3)核糖、碱基、磷酸 RNA(或核糖核酸)
人类对遗传奥秘的探索之路,充满艰难曲折,又精彩绝伦,许多科学家在探索之路上作出了极大贡献.下列对遗传学家及其所取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沃森和克里克创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成功预测了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A正确;
B、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研究果蝇眼色的遗传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错误;
C、孟德尔所在的年度没有“基因”一词,因此孟德尔并没有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C错误;
D、艾弗里通过体外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首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A.
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蛋白质稳定、蛋白质的多样性.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有关,A正确;
B、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并通过实验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B正确;
C、探究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实验用到模型建构的方法制作了细胞分裂的模型,C正确;
D、转化的有效性与S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密切关系,D错误.
故选:D.
关于科学家及成就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孟德尔提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孟德尔在当时还没有“基因”这个概念,A错误;
B、萨顿提出了基因就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正确;
C、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菌内存在转化因子,C错误;
D、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正确.
故选:BD.
在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最早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没有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错误;
B、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错误;
C、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
D、道尔顿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研究没有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C.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并没有发现其化学本质,A错误;
B、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分子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这样可以使DNA和蛋白质彻底分离,因此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更具有说服力,B正确;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C错误;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说明有些病毒是以RNA作为遗传物质,而有的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如噬菌体,D错误.
故选:B.
萨顿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行为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种科学研究方法被称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萨顿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行为进行类比,发现两者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进而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由此可见,萨顿采用了类比推理法.
故选:B.
下列关于“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病毒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因此其遗传物质为DNA或RNA,A正确;
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
C、细胞类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它们的遗传物质均为DNA,C错误;
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非细胞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错误.
故选:A.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对位于内侧,A错误;
B、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并证实其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B正确;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而艾弗里提纯的DNA中还混有少量蛋白质,因此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正确;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正确.
故选:A.
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的重大突破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
B、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B正确;
C、孟德尔通过假说演绎法的实验方法,发现了分离规律与自由组合规律,C正确;
D、萨顿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即基因与染色体之间存在平行关系,D错误.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