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核酸生物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dna的复制需要消耗能量

Brna分子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

C真核生物的大部分核酸在细胞核中合成

D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个由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4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A1/4

B1/8

C1/16

D1/24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所需要的原料物质分别是

[ ]

A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B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氨基酸

C脱氧核苷酸、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D核糖核苷酸、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个双链dna分子为第一代,经过三次自我复制,在第四代dna分子中,有第一代脱氧核苷酸长链的dna分子有几个

[ ]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32p标记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让该dna分子在32p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4次,则含32p的子代dna分子个数是

[ ]

A1

B2

C8

D16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实验室内模拟生物体dna的复制所必需的一组条件是

①酶类②游离的脱氧核苷酸③atp④dna分子⑤mrna⑥转运rna⑦适宜的温度⑧适宜的酸碱度

[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⑦⑧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dna分子含胸腺嘧啶200个,胞嘧啶450个,该dna复制数次后,消耗了周围环境中140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

[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dna复制过程的前提条件是

[ ]

A获得引物

B催化合成dna子链

C解旋

D四种脱氧核苷酸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dna分子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dna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链解开

Bdna分子复制所生成的两条子链碱基互补且方向相同

Cdna分子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缩短了复制所需的时间

Ddna分子需要dna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片段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双链dna分子有5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为300个,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000个,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几次(是第几代)

[ ]

A三次(第四代)

B四次(第五代)

C五次(第六代)

D六次(第七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科学研究表明,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相同位置可能发生部分交换。为观察这一现象,可将植物细胞置于含有brdu的培养基中培养,让细胞增殖。因brdu在dna复制时可代替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入到dna子链中。经特殊染色后,如dna的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着色深,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着色浅。本实验所运用的原理不包括

[ ]

Adna的半保留复制

B植物的组织培养

C染色体被染色剂着色

D细胞的分化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与dna复制无关的是

[ ]

Aatp

Bdna的两条模板链

C解旋酶

D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个dna分子中有碱基a20个,占全部碱基的20%,若dna连续复制2次,需要碱基g

[ ]

A40个

B60个

C90个

D120个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

[ ]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脱氧核苷酸

B在复制过程中,复制和解旋是同时进行的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D两条新的子链通过氢键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13c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加入普通的含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12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3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

[ ]

A2n:1

B(2n-2):n

C(2n-2):2

D(2n-1):1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基因的表达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基因的本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