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的进化
- 共254题
(1)下图中由于河道改变将种群隔离开来,使它们之间彼此不能往来接触,失去了交配的机会。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它们形成了两个新物种甲和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甲、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D.甲、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2)下图为蟒蛇的残余后肢骨,说明痕迹器官的存在,也是_____________为生物进化提供的一项重要证据。
正确答案
(1)B
(2)比较解剖学
解析
略
知识点
科学家已完成对蚊虫和疟原虫的基因组测序,之所以值得研究是因为它们共同传递疟疾,每年在全球热带地区有300万人死于疟疾,其中有100万以上的儿童。1960年WHO发起灭绝传播疟疾的蚊虫运动。在蚊虫滋生地喷洒杀虫剂DDT,早期的结果前途光明,相当少的毒药就能杀死99%的蚊虫。但这种势头不久就减弱了,灭绝计划也终止了,因为蚊虫已经成为“持久性的害虫”。小小的蚊虫怎么能挫败经费充足的一大群科学家的努力呢?
(1)右图示意连续使用DDT后抗药性昆虫的比例变化,这一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
(2)是杀虫剂创造了抗药性昆虫吗?试用现代进化理论评价之:_______________
图戊显示四层埋藏着化石的岩石,W是离地表最近的岩层。
(3)最早期的化石埋藏在图中的哪层岩石中?_______。
(4)这些化石是下列哪项的证据?_______________。
A.河蚌和鱼出现竞争 B.鱼捕食河蚌 C.河蚌由鱼进化而成 D.鱼和河蚌的进化
正确答案
(1)随着使用DDT次数的增加,带有抗药基因的个体比例也增加。
(2)蚊虫种群中存在对DDT具有不同抗性能力的变异类型,DDT的选择导致抗性个体生存并将抗药基因遗传给后代,逐代提高了种群中抗药基因频率。杀虫剂不能创造新的抗药性状,而是定向选择各种变异并最后形成抗药新品种。
(3)Z
(4)D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某些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在某海岛上,每5000人中有500名男子患红绿色肓。则该海岛上的人群(设男女性比为1:1)中,女性携带者的数量为每5000人中有-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栽培番茄含有来自野生番茄的Mi-1抗虫基因,它使番茄产生对根结线虫(侵染番茄的根部)、长管蚜和烟粉虱三种害虫的抗性。下列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①Mi-1抗虫基因的产生是野生番茄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②长期种植含Mi-1基因的番茄,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③能在含Mi-1基因的番茄植株上生长的长管蚜和烟粉虱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
④三种害虫与番茄之间的寄生关系促进了它们的协同进化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实例中生物没有发生进化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符合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回答下列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相关问题。
在一个新的地区发现一蜗牛种群,被鸟类捕食,鸟在石头上打破蜗牛,吃掉柔软的身体留下外壳。有的蜗牛有条纹有的则无条纹。记录的相关数据如表3:
(1)请将表中数据转换为柱形图,以显示两种蜗牛被鸟类捕食的概率 _____ 。
(2)预测经过几个世代后,有条纹和无条纹的基因频率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3)已知蜗牛条纹受控于常染色体上1对基因A(有条纹)、a(无条纹)。在这一蜗牛种群中,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哈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__________。
A.30%、21% B.30%、42% C.70%、21% D.70%、42%
图8表示4个不同地区的4种树木群落,其中不同的树轮廓表示不同树种,每一树轮廓分别代表10个个体。
(4)物种多样性是代表群落组织水平和功能的基本特征。上述群落中,具有最高的物种丰富度与物种多样性的分别是 。
A. 北部、西部 B. 西部、东部 C. 西部、北部 D. 东部、西部
(5)调查树木种群密度时,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多选)。
A.随机取样 B.样方面积为1m2
C.样本数量足够大 D.调查期无大量砍伐
正确答案
(1)
(2) 有条纹的基因频率减少,无条纹的基因频率增加鸟类的选择性捕食
(3) D
(4)C
(5)ACD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