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环境的概念和成分及相互关系
- 共353题
如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分析:
(1)细胞1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
(2)内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用文字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
(3)②与③相比,③中含量较少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
(4)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__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
(5)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血浆中存在着______ 物质。
正确答案
(1).[3]组织液
(2).
(3).蛋白质
(4).自由扩散 4
(5).缓冲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下图是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概念图,请填写1~5处适当的名词。
正确答案
淋巴(淋巴液) 组织液(组织间隙液) 内环境(细胞外液) 温度(体温) 酸碱度(酸碱平衡)(或PH值) (4和5无顺序)
在下图空白框里填上适当的名词。
正确答案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淋巴 组织液 内环境 温度 酸碱度(pH)
下图所示为人体反射弧组成及人体内环境组成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中能接受外界温度变化刺激的感受器是甲图中的_______。在反射弧中能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_______。
(2)甲图中⑤结构的末梢与肌肉细胞间形成______,通过______传递兴奋,控制肌肉细胞的收缩或舒张。
(3)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成包括____(填乙图中的序号)中的液体,当⑥中水分减少时,其浓度改变会引起垂体分泌的____含量____(填“增加”或“减少”),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新吸收,使尿量减少。
(4)若乙图表示胰岛组织,如果⑥中血糖浓度明显增加,则刺激胰岛细胞合成分泌激素的变化是______,以调节血糖浓度,实现____________的稳态。
正确答案
(1)① ③神经中枢
(2)突触 递质(化学物质)
(3)⑥⑦⑨ 抗利尿激素 增加
(4)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减少(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
内环境(机体)
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____________(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有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
(3)某人喝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_______内存在着_________物质。
(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体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说明: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正确答案
(1)①与③、②与③ ③④
(2)渗透压 酸碱度
(3)② 缓冲物质
(4)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