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如图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的实验装置,此装置中Zn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如果将Zn换成

Pt,一段时间后,在铁电极区滴入2滴黄色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时,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

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CuI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可以由反应:2Cu2++4I-=2CuI↓+I2而得到.现以石墨为阴极,以Cu为阳极电解KI溶液,通电前向电解液中加入少量酚酞和淀粉溶液.①电解开始不久,阴极产生的实验现象有______,阴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

②阳极区溶液变蓝色,同时伴随的现象还有______,对阳极区溶液呈蓝色的正确解释是______

A.2I--2e-=I2    碘遇淀粉变蓝       

B.Cu-2e-=Cu2+   Cu2+显蓝色

C.2Cu+4I--4e-=2CuI↓+I2   碘遇淀粉变蓝

D.4OH--4e-=2H2O+O2   O2将I-氧化为I2,碘遇淀粉变蓝.

正确答案

解:(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中指的是:原电池的负极金属被腐蚀,正极金属被保护,此装置中Zn电极是负极,该极上的电极反应为Zn-2e-=Zn2+;将锌改为Pt,则金属铁是负极,发生电极反应:Fe-2e-=Fe2+;滴入2滴黄色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时,发生反应:3Fe2++2[Fe(CN)6]3-=Fe3[Fe(CN)6]2↓,产生蓝色沉淀,故答案为:Zn-2e-=Zn2+;产生蓝色沉淀;3Fe2++2[Fe(CN)6]3-=Fe3[Fe(CN)6]2↓;

(2)①石墨为阴极,以Cu为阳极电解KI溶液,通电后,溶液中的H+、K+移向阴极,而H+的氧化性强于K+,所以在阴极上H+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OH-)>(H+),溶液呈碱性,则酚酞试液变红,

故答案为:产生气泡,溶液变红;  2H++2e-=H2↑;

②I-和OH-移向阳极,而失电子能力Cu>I->OH-,故Cu失电子产生Cu2+,生成的Cu2+和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反应方程式为2Cu+4I--4e-=2CuI↓+I2,生成的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所以阳极区产生白色沉淀、铜片溶解、溶液呈蓝色.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铜片溶解;C.

解析

解:(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中指的是:原电池的负极金属被腐蚀,正极金属被保护,此装置中Zn电极是负极,该极上的电极反应为Zn-2e-=Zn2+;将锌改为Pt,则金属铁是负极,发生电极反应:Fe-2e-=Fe2+;滴入2滴黄色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时,发生反应:3Fe2++2[Fe(CN)6]3-=Fe3[Fe(CN)6]2↓,产生蓝色沉淀,故答案为:Zn-2e-=Zn2+;产生蓝色沉淀;3Fe2++2[Fe(CN)6]3-=Fe3[Fe(CN)6]2↓;

(2)①石墨为阴极,以Cu为阳极电解KI溶液,通电后,溶液中的H+、K+移向阴极,而H+的氧化性强于K+,所以在阴极上H+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OH-)>(H+),溶液呈碱性,则酚酞试液变红,

故答案为:产生气泡,溶液变红;  2H++2e-=H2↑;

②I-和OH-移向阳极,而失电子能力Cu>I->OH-,故Cu失电子产生Cu2+,生成的Cu2+和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反应方程式为2Cu+4I--4e-=2CuI↓+I2,生成的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所以阳极区产生白色沉淀、铜片溶解、溶液呈蓝色.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铜片溶解;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按如图所示装置,用石墨电解氯化钠溶液,A极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

(1)y是电源的______极.

(2)电极A的名称为______,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___

(3)写出该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阴极

2Cl--2e-=Cl2↑,

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B极附近,观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2NaCl+2H2OH2↑+Cl2↑+2NaOH

解析

解:(1)根据溶液中的离子放电顺序及题意得,A极得到的无色无味气体是氢气,所以A极得电子,B极上失电子,所以B极是阳极,故Y极是正极.

故答案为:正.

(2)通过(1)知,A极是阴极,电极B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所以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检验氯气的方法是: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B极附近,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就证明生成物是氯气.

故答案为:阴极;2Cl--2e-=Cl2↑;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B极附近,观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3)该装置的反应物是氯化钠和水,生成物是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所以电池反应式为 2NaCl+2H2OH2↑+Cl2↑+2NaOH.

故答案为:2NaCl+2H2OH2↑+Cl2↑+2NaOH.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两电极间连接一个电流计.

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银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

(2)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g,试计算:

①产生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②消耗的锌的质量.(已知NA=6.02×1023mol-1,)

正确答案

解:(1)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锌做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Zn-2e-═Zn2+,银片做正极,溶液中氢离子在银电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2H++2e-═H2↑,

故答案为:Zn-2e-═Zn2+;2H++2e-═H2↑;

(2)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g,分析可知电极质量减小的是负极反应的锌的质量,物质的量==0.2mol;

①锌做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Zn-2e-═Zn2+,银片做正极,溶液中氢离子在银电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2H++2e-═H2↑,依据电子守恒可知,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4mol,生成氢气物质的量为0.2mol,标准状况下体积=0.2mol×22.4L/mol=4.48L,

故答案为:4.48;

②锌的物质的量为:0.2mol×65g/mol=13g,答:消耗的锌的质量为13g.

解析

解:(1)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锌做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Zn-2e-═Zn2+,银片做正极,溶液中氢离子在银电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2H++2e-═H2↑,

故答案为:Zn-2e-═Zn2+;2H++2e-═H2↑;

(2)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g,分析可知电极质量减小的是负极反应的锌的质量,物质的量==0.2mol;

①锌做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Zn-2e-═Zn2+,银片做正极,溶液中氢离子在银电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2H++2e-═H2↑,依据电子守恒可知,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4mol,生成氢气物质的量为0.2mol,标准状况下体积=0.2mol×22.4L/mol=4.48L,

故答案为:4.48;

②锌的物质的量为:0.2mol×65g/mol=13g,答:消耗的锌的质量为13g.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面是一个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通入O2一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a电极是______极,能否写出其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填“能”或“不能”),若“能”写出其电极反应方程式,若“不能”说明其理由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此装置用于电镀铜时,电解一段时间,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变

B.U型管中,OH-在a极放电

C.若a为纯净金属,b为粗制金属,该装置可用于粗制金属的精炼

D.电子经导线流入b电极.

正确答案

O2+4e-+4H+=2H2O

不能

因为a电极的电极材料不确定,所以不能写出其电极反应方程式

BC

解析

解:(1)左边装置是燃料电池,燃料电池中,通入氧化剂的电极为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故答案为:O2+4e-+4H+=2H2O;

(2)U型管有外接电源,属于电解池,a连接原电池正极,所以为阳极,阳极材料未知导致无法判断失电子的物质,所以不能书写电极反应式,故答案为:阳;不能;因为a电极的电极材料不确定,所以不能写出其电极反应方程式;

(3)A.此装置用于电镀铜时,阳极上铜失电子生成铜离子进入溶液,阴极上铜离子放电生成铜,溶解铜的质量等于析出铜的质量,所以电解一段时间,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变,故正确;

B.U型管中,a是阳极,但阳极材料未知,无法判断阳极上失电子的物质,故错误;

C.电镀时,粗金属作阳极,纯金属作阴极,若b为纯净金属,a为粗制金属,该装置可用于粗制金属的精炼,故错误;

D.电子经导线流入阴极b电极,故正确;

故选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糕点包装中常见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含有1.12g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336mL(标准状况)

B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

C脱氧过程中碳做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

D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普遍存在,工业上经常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对金属进行保护,这是电解原理的一个重要应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由电子守恒知,消耗氧化剂氧气的体积(标况下)v(O2)==336mL,故A正确;

B.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负极,负极上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为:Fe-2e-→Fe2+,故B错误;

C.脱氧过程中碳做原电池正极,故C错误;

D.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对金属进行保护,这是原电池的一个重要应用,故D错误;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探究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原电池及其构成条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