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为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方式:

(1)图示育种方式涉及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

(2)②③过程分别为:____________

(3)⑤过程中常用的载体是______;⑤过程表示的基因操作步骤是______

(4)上述育种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突出优点是______

(5)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苗时,一般选取______作为外植体.

正确答案

解:(1)图中⑤过程涉及到基因工程,①过程为植物体细胞杂交,两者都需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支持.

(2)图中②为脱分化的过程,可获得愈伤组织,然后经过③再分化而得到胚状体.

(3)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为质粒;⑤过程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某种植物受体细胞中.

(4)与传统的杂交育种相比,基因工程育种和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的优点:打破生殖隔离、实现遗传物质的定向改变、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周期短.

(5)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病毒在体内逐年积累,就会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差,但分生区几乎不含病毒,因此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苗时,一般选取茎尖等分生区作为外植体.

故答案为:

(1)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融合)

(2)脱分化 再分化

(3)质粒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打破生殖隔离、实现遗传物质的定向改变、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周期短

(5)茎尖

解析

解:(1)图中⑤过程涉及到基因工程,①过程为植物体细胞杂交,两者都需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支持.

(2)图中②为脱分化的过程,可获得愈伤组织,然后经过③再分化而得到胚状体.

(3)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为质粒;⑤过程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某种植物受体细胞中.

(4)与传统的杂交育种相比,基因工程育种和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的优点:打破生殖隔离、实现遗传物质的定向改变、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周期短.

(5)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病毒在体内逐年积累,就会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差,但分生区几乎不含病毒,因此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苗时,一般选取茎尖等分生区作为外植体.

故答案为:

(1)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融合)

(2)脱分化 再分化

(3)质粒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打破生殖隔离、实现遗传物质的定向改变、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周期短

(5)茎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生成激素(hGH)可以刺激身体生长,在临床上有重要应用,hGH来源十分有限,起初只能从人尸体的脑垂体中提取,远不能满足临床用药要求.现代基因工程为该激素的生产带来了生机,下图为通过体外大量培养微生物来大量产出人生长激素(hGH)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为______,需要______的催化.

(2)过程②为______,需要的工具为______,该过程形成的结构a中除图中所示部分外至少还应包括______

(3)为提高过程③的转化效率,需要用______处理大肠杆菌.该过程中所用的受体大肠杆菌中至少不应含有______基因,这样在过程④初次筛选时可将培养基中加抗生素B,存活下来的大肠杆菌只有______种,以便进行进一步筛选.

(4)转基因大肠杆菌培育成功的标志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过程①表示通过m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逆转录获取目的基因.

(2)过程②是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进行重组,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该过程形成的结构a中除图中所示的标记基因外,至少还应包括启动子和终止子.

(3)为提高过程③的转化效率,需要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由于目的基因插入到抗生素A抗性基因中,破坏了抗生素A抗性基因,使其不能表达,这样在过程④初次筛选时可将培养基中加抗生素B,存活下来的大肠杆菌只有导入了普通质粒或重组质粒2种,以便进行进一步筛选.

(4)转基因大肠杆菌培育成功的标志是大肠杆菌细胞内合成了人生长激素.

故答案为:

(1)逆转录    逆转录酶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启动子和终止子

(3)Ca2+   抗生素B抗性   2

(4)大肠杆菌细胞内合成了人生长激素

解析

解:(1)过程①表示通过m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逆转录获取目的基因.

(2)过程②是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进行重组,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该过程形成的结构a中除图中所示的标记基因外,至少还应包括启动子和终止子.

(3)为提高过程③的转化效率,需要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由于目的基因插入到抗生素A抗性基因中,破坏了抗生素A抗性基因,使其不能表达,这样在过程④初次筛选时可将培养基中加抗生素B,存活下来的大肠杆菌只有导入了普通质粒或重组质粒2种,以便进行进一步筛选.

(4)转基因大肠杆菌培育成功的标志是大肠杆菌细胞内合成了人生长激素.

故答案为:

(1)逆转录    逆转录酶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启动子和终止子

(3)Ca2+   抗生素B抗性   2

(4)大肠杆菌细胞内合成了人生长激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重庆模拟)2014年11月14日,第三军医大援利医疗队从北京出发前往利比亚,帮助防控埃博拉疫情,埃博拉病毒(EBO)呈纤维状,是一种烈性的、泛嗜性的RNA病毒,它首先破坏吞噬细胞,其次是肝、脾等细胞,进而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严重的出血热现象,EBO衣壳上的包膜蛋白能被宿主细胞强烈识别,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人体感染EBO后,血液中可检测到相应抗体,抗体由______产生,但感染者的血清中很难形成高浓度的抗体,这是因为______

(2)EBO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负链RNA的互补链才能与核糖体结合,进而翻译出蛋白质,该过程是否符合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______(填“是”或“否”).

(3)当前研发抗EBO的疫苗仍是主要的预防手段,图1表示转基因技术生产EBO蛋白疫苗的基本过程,图2中neo是新霉素抗性基因,amp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ori是质粒的复制子,限制酶BamHⅠ、HindⅡ、PstⅠ、BgLⅡ作用位点如图3.

①图1中的目的基因是______,此方法制备的疫苗比直接利用病毒研制疫苗的方法更安全,其原因是______

②要能在大肠杆菌中不断表达目的基因,同时又能提高重组效率,选择的限制酶是______

③要筛选出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并准确定位所需大肠杆菌的菌落,实验室至少需要两种培养基,他们分别是______两种培养基.

正确答案

解:(1)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由于病毒侵染并破坏巨噬细胞,影响抗原呈递,阻断了体液免疫的发生,所以感染者的血清中很难形成高浓度的抗体.

(2)EBO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负链RNA的互补链才能与核糖体结合,进而翻译出蛋白质,说明该过程符合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EBO基因在人体细胞内表达蛋白质的过程是:RNA→RNA→蛋白质.

(3)①根据题干信息和图1可知该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是包裹蛋白基因,通过该过程合成的蛋白质不具侵染性,不会破坏细胞结构,所以比直接利用病毒研制疫苗的方法更安全.

②质粒中含有限制酶BamHⅠ、HindⅢ、PstⅠ、BglⅡ作用位点,但若用限制酶HindⅢ切割会破坏目的基因,若用限制酶PstⅠ切割会破坏复制子,因此,要能在大肠杆菌中不断表达目的基因,同时又能提高重组效率,选择的限制酶是BglII、BamHI.

③用限制酶BglII、BamHI切割会破坏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但不会破坏新霉素抗性基因,因此要筛选出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并准确定位所需大肠杆菌的菌落,实验室至少需要两种培养基,他们分别是含两种抗生素的培养基和只含新霉素的培养基.

故答案为:

(1)浆细胞    病毒侵染并破坏巨噬细胞,影响抗原呈递,阻断了体液免疫的发生

(2)是

(3)①包裹蛋白基因 蛋白质不具侵染性,不会破坏细胞结构

②BglII、BamHI

③只含两种抗生素的培养基和只含新霉素的培养基

解析

解:(1)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由于病毒侵染并破坏巨噬细胞,影响抗原呈递,阻断了体液免疫的发生,所以感染者的血清中很难形成高浓度的抗体.

(2)EBO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负链RNA的互补链才能与核糖体结合,进而翻译出蛋白质,说明该过程符合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EBO基因在人体细胞内表达蛋白质的过程是:RNA→RNA→蛋白质.

(3)①根据题干信息和图1可知该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是包裹蛋白基因,通过该过程合成的蛋白质不具侵染性,不会破坏细胞结构,所以比直接利用病毒研制疫苗的方法更安全.

②质粒中含有限制酶BamHⅠ、HindⅢ、PstⅠ、BglⅡ作用位点,但若用限制酶HindⅢ切割会破坏目的基因,若用限制酶PstⅠ切割会破坏复制子,因此,要能在大肠杆菌中不断表达目的基因,同时又能提高重组效率,选择的限制酶是BglII、BamHI.

③用限制酶BglII、BamHI切割会破坏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但不会破坏新霉素抗性基因,因此要筛选出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并准确定位所需大肠杆菌的菌落,实验室至少需要两种培养基,他们分别是含两种抗生素的培养基和只含新霉素的培养基.

故答案为:

(1)浆细胞    病毒侵染并破坏巨噬细胞,影响抗原呈递,阻断了体液免疫的发生

(2)是

(3)①包裹蛋白基因 蛋白质不具侵染性,不会破坏细胞结构

②BglII、BamHI

③只含两种抗生素的培养基和只含新霉素的培养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天然酿酒酵母菌通常缺乏分解淀粉的酶类,用作发酵原料的淀粉需经一系列复杂的转化过程才能被利用.研究者从某丝状真菌中获取淀粉酶基因并转入酿酒酵母菌,获得的酿酒酵母工程菌可直接利用淀粉产生酒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鉴定淀粉酶基因是否插入酿酒酵母菌,可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该项方法要用______作探针进行检测.

(2)采用PCR技术可对目的基因进行体外扩增.该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应包含:扩增缓冲液(含Mg2+)、水、4种脱氧核苷酸、引物、____________.假如引物都用3H标记,从理论上计算循环4次,所得DNA分子中含有3H标记的DNA占______

(3)已知BamHⅠ与BglⅡ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图所示,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一段含有数个BamHⅠ和BglⅡ识别序列的DNA分子进行反复的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后______序列明显增多.

(4)基因工程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______却能生产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的蛋白质,但最终还须通过改造基因来实现,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针进行检测.

(2)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应该包含:扩增缓冲液(含Mg2+)、水、4种脱氧核糖苷酸、模板DNA、TaqDNA聚合酶和(对干扰素基因特异性的)DNA引物;假如引物都用3H标记,由于每次合成都需要引物,所以从理论上计算循环4次所得DNA分子中都含有3H.

(3)巳知BamHI与BglII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图2所示.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一段含有数个BamHⅠ和BglⅡ识别序列的DNA分子进行反复的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后序列明显增多.

(4)基因工程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虽能生产自然界不存在的新蛋白质,但最终还须通过改造基因来实现,原因是:①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改造基因即改造了蛋白质;②改造的基因可以遗传,直接改造的蛋白质不能遗传;③目前对大多数蛋白质复杂的高级结构还不清楚,所以改造基因比直接改造蛋白质容易.

故答案为:

(1)DNA分子杂交技术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目的基因

(2)Taq酶(耐高温的或热稳定的DNA聚合酶)   模板DNA    100%

(3)

(4)蛋白质工程

①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改造基因即改造了蛋白质;②改造的基因可以遗传,直接改造的蛋白质不能遗传;③目前对大多数蛋白质复杂的高级结构还不清楚,所以改造基因比直接改造蛋白质容易

解析

解:(1)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针进行检测.

(2)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应该包含:扩增缓冲液(含Mg2+)、水、4种脱氧核糖苷酸、模板DNA、TaqDNA聚合酶和(对干扰素基因特异性的)DNA引物;假如引物都用3H标记,由于每次合成都需要引物,所以从理论上计算循环4次所得DNA分子中都含有3H.

(3)巳知BamHI与BglII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图2所示.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一段含有数个BamHⅠ和BglⅡ识别序列的DNA分子进行反复的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后序列明显增多.

(4)基因工程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虽能生产自然界不存在的新蛋白质,但最终还须通过改造基因来实现,原因是:①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改造基因即改造了蛋白质;②改造的基因可以遗传,直接改造的蛋白质不能遗传;③目前对大多数蛋白质复杂的高级结构还不清楚,所以改造基因比直接改造蛋白质容易.

故答案为:

(1)DNA分子杂交技术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目的基因

(2)Taq酶(耐高温的或热稳定的DNA聚合酶)   模板DNA    100%

(3)

(4)蛋白质工程

①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改造基因即改造了蛋白质;②改造的基因可以遗传,直接改造的蛋白质不能遗传;③目前对大多数蛋白质复杂的高级结构还不清楚,所以改造基因比直接改造蛋白质容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6•浦东新区一模)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

苏云金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图是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apm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①~④表示过程.

(1)由HindⅢ酶切后,得到DNA片段的末端是______

A.             B.         C.   D. (2)将图中①的DNA用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产生______种DNA片段,②过程可获得______种重组质粒.如果只用BamHⅠ酶切,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可获得______种重组质粒.

(3)该过程中Bt毒素蛋白基因插入质粒后,不应影响质粒的______(多选,2分)

A.复制B.转录C.碱基对的数量D.抗性基因的表达

(4)此基因工程中大肠杆菌质粒的作用是______,根瘤农杆菌的作用是______.生产上常将上述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混合播种,其目的是降低害虫种群中的______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增长速率.

正确答案

解:(1)由HindⅢ酶识别序列为切后,因此,得到DNA片段的末端是

(2)图①中,从苏云金杆菌的DNA被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形成3种DNA片段.而质粒被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形成2种DNA片段,其中有1种与目的基因相同,所以反应管中有4种DNA片段.因Ⅲ切出的末端与Ⅰ切出末端不同,所以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的重组质粒有2种;而Ⅰ切出的末端相同,所以用DNA连接酶能连接形成1种重组质粒.

(3)质粒要能进行复制才能得到更多的表达产物,所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后,不能影响质粒的复制、表达和抗性基因的表达.

(4)大肠杆菌质粒可作运载体,与与Bt毒素蛋白基因重组形成基因表达载体.根瘤农杆菌可以感染植物,将Bt毒素蛋白基因转入植物细胞内,即农杆菌转化法.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作物混种,可降低抗性作物对害虫的选择性,使害虫种群中的抗性基因频率增长率减慢.

故答案为:

(1)C

(2)4     2    1

(3)ABD

(4)作为运载体与Bt毒素蛋白基因重组         感染植物,将Bt毒素蛋白基因转入植物细胞内    抗Bt毒素蛋白

解析

解:(1)由HindⅢ酶识别序列为切后,因此,得到DNA片段的末端是

(2)图①中,从苏云金杆菌的DNA被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形成3种DNA片段.而质粒被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形成2种DNA片段,其中有1种与目的基因相同,所以反应管中有4种DNA片段.因Ⅲ切出的末端与Ⅰ切出末端不同,所以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的重组质粒有2种;而Ⅰ切出的末端相同,所以用DNA连接酶能连接形成1种重组质粒.

(3)质粒要能进行复制才能得到更多的表达产物,所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后,不能影响质粒的复制、表达和抗性基因的表达.

(4)大肠杆菌质粒可作运载体,与与Bt毒素蛋白基因重组形成基因表达载体.根瘤农杆菌可以感染植物,将Bt毒素蛋白基因转入植物细胞内,即农杆菌转化法.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作物混种,可降低抗性作物对害虫的选择性,使害虫种群中的抗性基因频率增长率减慢.

故答案为:

(1)C

(2)4     2    1

(3)ABD

(4)作为运载体与Bt毒素蛋白基因重组         感染植物,将Bt毒素蛋白基因转入植物细胞内    抗Bt毒素蛋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

如图四种质粒含有E1和E2两种限制酶的识别,Apr表示抗青霉素的抗性基因,Tcr表示抗四环素的抗性基因.

(1)将两端用E1切开的Tcr基因与用E1切开的质粒X-1混合连接,连接后获得的质粒类型有______.(可多选)

A.X-1       B.X-2       C.X-3       D.X-4

(2)若将上图所示X-1、X-2、X-3、X-4四种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然后分别涂布在含有青霉素或四环素的两种培养基上.在这两种培养上均不能生长的大肠杆菌细胞类型有____________

(3)如果X-1用E1酶切,产生850对碱基和3550对碱基两种片段:那么质粒X-2(Tcr基因的长度为1200对碱基)用E2酶切后的片段长度为______对碱基.

(4)若将外源的Tcr基因两端用E2切开,再与用E2切开的X-1混合连接,并导入大肠杆菌细胞,结果显示,含X-4的细胞数与含X-1的细胞数之比为13,增大DNA连接酶用量能否提高上述比值?______.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因目的基因和质粒都是用E1切开且质粒上有两个E1酶切位点,故Apr基因和Tcr基因的黏性末端相同,既可能出现Apr基因和X-1连接的产物(X-1),也可能出现Tcr基因和X-1连接的产物(X-2),还可能出现X-1两端连接形成的产物(X-3).

(2)X-1含有Apr基因,该基因表达后对青霉素有抗性,X-2含有Tcr基因,该基因表达后对四环素有抗性,X-3不含抗性基因,X-4同时含有Apr和Tcr基因,Apr和Tcr基因表达后,对青霉素、四环素都有抗性.故而在含有青霉素或四环素的两种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大肠杆菌中不含X-1、X-2、X-4,即无质粒细胞和含X-3的细胞.

(3)用E1酶切X-1,产生850对碱基的Apr基因大部分碱基片段和3550对碱基含有E2酶切位点的片段.与Tcr基因形成含有4750个碱基对的X-2质粒.用E2酶切割质粒,由环状变为链状,碱基对数不变.

(4)含X-4的细胞数与含X-1的细胞数的比值与形成这两种质粒的数量有关.这两种质粒的形成是通过末端随机结合形成碱基对,再由DNA连接酶连接缺口,而DNA连接酶对该DNA片段无选择作用,故增加DNA连接酶的用量,不改变题中的比值.

故答案为:

(1)ABC

(2)无质粒细胞   含X-3的细胞

(3)4750

(4)不能   DNA连接酶对DNA片段没有选择性或者DNA末端相同

解析

解:(1)因目的基因和质粒都是用E1切开且质粒上有两个E1酶切位点,故Apr基因和Tcr基因的黏性末端相同,既可能出现Apr基因和X-1连接的产物(X-1),也可能出现Tcr基因和X-1连接的产物(X-2),还可能出现X-1两端连接形成的产物(X-3).

(2)X-1含有Apr基因,该基因表达后对青霉素有抗性,X-2含有Tcr基因,该基因表达后对四环素有抗性,X-3不含抗性基因,X-4同时含有Apr和Tcr基因,Apr和Tcr基因表达后,对青霉素、四环素都有抗性.故而在含有青霉素或四环素的两种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大肠杆菌中不含X-1、X-2、X-4,即无质粒细胞和含X-3的细胞.

(3)用E1酶切X-1,产生850对碱基的Apr基因大部分碱基片段和3550对碱基含有E2酶切位点的片段.与Tcr基因形成含有4750个碱基对的X-2质粒.用E2酶切割质粒,由环状变为链状,碱基对数不变.

(4)含X-4的细胞数与含X-1的细胞数的比值与形成这两种质粒的数量有关.这两种质粒的形成是通过末端随机结合形成碱基对,再由DNA连接酶连接缺口,而DNA连接酶对该DNA片段无选择作用,故增加DNA连接酶的用量,不改变题中的比值.

故答案为:

(1)ABC

(2)无质粒细胞   含X-3的细胞

(3)4750

(4)不能   DNA连接酶对DNA片段没有选择性或者DNA末端相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如图表示棉花的两个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Ⅰ、Ⅱ表示染色体,D为矮化基因,T为抗虫基因,均为显性,d为高杆基因.乙品系是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品系.

(1)乙品系是将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该过程需使用的工具酶是______

(2)T基因的特性是能控制合成有关的毒蛋白.其转录时,首先是______与基因的启动子结合,基因的相应片段双螺旋解开,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

(3)甲和乙杂交得到F1,F1基因型有______种.请画出F1能产生dT配子的次级精母细胞后期图(假设不发生交叉互换,只需画出Ⅰ、Ⅱ染色体,要求标出相应基因,请图画在图2的线框内).______

(4)棉花的纤维大多数为白色,但也存在彩色棉花.在某一个彩色棉花种群中,测得存在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个体数如表:

如果红色的棉花与浅灰色的棉花杂交,后代中灰色的棉花所占比例是______; 市场调查发现浅红色的棉花最受欢迎,现在想要尽快选育出较多浅红色的棉花品种,应该选择基因型是____________的棉花品种进行杂交.

正确答案

解:(1)乙品系是将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2)转录时,RNA聚合酶可与基因的启动部位结合,启动转录过程.mRNA的合成和加工场所均在细胞核.

(3)甲的基因型可表示为DDtt,乙的基因型可表示为ddTt,因此甲和乙杂交所得的F1有2种基因型,即DdTt、Ddtt.F1能产生dT配子的次级精母细胞后期,细胞内的主要特征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且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如图所示:

(4)红色的棉花与浅灰色的棉花杂交,即E+E×Ee→E+E(红色)、E+e(浅红色)、EE(灰色)、Ee(浅灰色),后代中灰色的棉花所占比例是1:4.要获得浅红色个体,可选用深红色(E+E+)和浅灰色(Ee)或深红色(E+E+)和栗色(ee)个体进行杂交,但该种群中没有栗色个体(栗色个体表格中的数据为0),因此要获得浅红色个体,只能选用深红色(E+E+)和浅灰色(Ee)个体进行杂交,具体的选育过程如下:

故答案为:

(1)外源基因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2)RNA聚合酶   细胞核

(3)2 

  (4)1:4     E+E+Ee

解析

解:(1)乙品系是将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2)转录时,RNA聚合酶可与基因的启动部位结合,启动转录过程.mRNA的合成和加工场所均在细胞核.

(3)甲的基因型可表示为DDtt,乙的基因型可表示为ddTt,因此甲和乙杂交所得的F1有2种基因型,即DdTt、Ddtt.F1能产生dT配子的次级精母细胞后期,细胞内的主要特征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且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如图所示:

(4)红色的棉花与浅灰色的棉花杂交,即E+E×Ee→E+E(红色)、E+e(浅红色)、EE(灰色)、Ee(浅灰色),后代中灰色的棉花所占比例是1:4.要获得浅红色个体,可选用深红色(E+E+)和浅灰色(Ee)或深红色(E+E+)和栗色(ee)个体进行杂交,但该种群中没有栗色个体(栗色个体表格中的数据为0),因此要获得浅红色个体,只能选用深红色(E+E+)和浅灰色(Ee)个体进行杂交,具体的选育过程如下:

故答案为:

(1)外源基因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2)RNA聚合酶   细胞核

(3)2 

  (4)1:4     E+E+Ee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质粒上有SalⅠ、HindⅢ、BamHⅠ三种限制酶切割位点,同时还含有抗四环素基因和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利用此质粒获得转基因抗盐烟草的过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抗盐基因导入烟草细胞内,使烟草植株产生抗盐性状,这种新性状(变异性状)的来源属于______

(2)在构建重组质粒时,应选用____________(填SalⅠ、HindⅢ、BamHⅠ)两种酶对质粒和含抗盐基因的DNA进行切割,以保证重组DNA序列的唯一性.

(3)基因工程中的检测筛选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为筛选出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图2表示运用影印培养法(使一系列培养皿的相同位置上能出现相同菌落的一种接种培养方法)检测基因表达载体是否导入了农杆菌.培养基除了含有细菌生长繁殖必需的成分外,培养基A和培养基B分别还含有____________

从检测筛选的结果分析,含有目的基因的是______(填序号)菌落中的细菌.为了确定抗盐烟草是否培育成功,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检测______,又要用一定浓度的盐水浇灌烟草植株的方法从个体水平鉴定烟草植株的耐盐性.

(4)将转入抗盐基因的烟草细胞培育成完整的植株需要用______技术,愈伤组织经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而形成完整植株,此过程除营养物质外还必须向培养基中添加______

(5)图3表示该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据图回答: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图4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

①人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______

②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Ⅱ处理,其目的之一是去除质粒上的______(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

③若用限制酶Ⅰ分别切割改造过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的现象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由于BamHⅠ酶识别的DNA序列在抗盐基因中间,用该酶切割会破坏目的基因,所以在构建重组质粒时,应选用SalⅠ和HindⅢ两种酶对质粒和含抗盐基因的DNA进行切割,以保证重组DNA序列的唯一性.

(3)用SalI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对质粒进行切割时,会破坏四环素抗性基因,但不会破坏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因此导入重组质粒的农杆菌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存,但不能在含有四环素培养基上生存.所以培养基A和培养基B分别还含有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含目的基因的是4和6菌落中的细菌.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目的基因(抗盐基因).除了从分子水平上进行检测,还可以从个体水平上进行鉴定,即用一定浓度的盐水浇灌烟草植株来鉴定烟草的耐盐性.

(4)将转入抗盐基因的烟草细胞培育成完整的植株需要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愈伤组织经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而形成完整植株,此过程除营养物质外还必须向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5)①基因表达载体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要使抗虫基因能成功表达,还应插入启动子.

②tms的编码产物控制合成吲哚乙酸和tmr的编码产物控制合成细胞分裂素.因此用限制酶Ⅱ处理tms和tmr基因,可以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③若用限制酶Ⅰ分别切割经过②过程,破坏了四环素抗性基因,受体细胞不具有抗四环素功能,但可以抗卡那霉素.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能够生长,而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

故答案为:

(1)基因重组

(2)SalⅠHindⅢ

(3)氨苄青霉素 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 4和6 抗盐基因

(4)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激素

(5)①启动子

②tms和tmr

③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能够生长,而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

解析

解:(1)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由于BamHⅠ酶识别的DNA序列在抗盐基因中间,用该酶切割会破坏目的基因,所以在构建重组质粒时,应选用SalⅠ和HindⅢ两种酶对质粒和含抗盐基因的DNA进行切割,以保证重组DNA序列的唯一性.

(3)用SalI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对质粒进行切割时,会破坏四环素抗性基因,但不会破坏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因此导入重组质粒的农杆菌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存,但不能在含有四环素培养基上生存.所以培养基A和培养基B分别还含有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含目的基因的是4和6菌落中的细菌.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目的基因(抗盐基因).除了从分子水平上进行检测,还可以从个体水平上进行鉴定,即用一定浓度的盐水浇灌烟草植株来鉴定烟草的耐盐性.

(4)将转入抗盐基因的烟草细胞培育成完整的植株需要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愈伤组织经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而形成完整植株,此过程除营养物质外还必须向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5)①基因表达载体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要使抗虫基因能成功表达,还应插入启动子.

②tms的编码产物控制合成吲哚乙酸和tmr的编码产物控制合成细胞分裂素.因此用限制酶Ⅱ处理tms和tmr基因,可以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③若用限制酶Ⅰ分别切割经过②过程,破坏了四环素抗性基因,受体细胞不具有抗四环素功能,但可以抗卡那霉素.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能够生长,而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

故答案为:

(1)基因重组

(2)SalⅠHindⅢ

(3)氨苄青霉素 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 4和6 抗盐基因

(4)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激素

(5)①启动子

②tms和tmr

③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能够生长,而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6年,科学家将小鼠多能干细胞的4种基因,同时导入已分化的小鼠体细胞中,结果体细胞被诱导成为多能干细胞.他们将由此得到的干细胞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诱导多能干细胞能分裂并产生皮肤细胞、神经细胞以及可以搏动的心肌细胞等(如图),请分析回答:

(1)①过程表示提取小鼠的体细胞A,②过程表示将基因导入A,此过程需要某种病毒作______

(2)⑤过程表示细胞发生了分化,原因是C细胞的基因进行了______

(3)科学家最初将24种可能有诱导作用的基因同时导入小鼠的一个体细胞中,结果此体细胞转化为多能干细胞.后来,他们逐一做了减法研究,最后发现只需4种基因就足以将一个体细胞变成多能干细胞.

现有足够数量的小鼠的一种体细胞、某种病毒、24 种不同的基因和其他条件,一兴趣小组为模拟科学家筛选出有诱导作用的4种基因的研究过程,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请你补充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分析: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24种不同的基因同时导入一个体细胞中,培养观察;

第二步,将23种不同的基因同时导入一个体细胞中,培养观察;

第三步,______,培养观察;

第四步,______,培养观察;

直至筛选出有诱导作用的基因为止.

②实验分析:

(a)实验过程中,相邻的两步为一组对照实验,则自变量为______;因变量为______

(b)减除了某种基因进行诱导实验,若体细胞与上一步实验一样,仍然能转化为多能干细胞,则可得出结论:______

(c)若第五步发现了一种基因有诱导作用,则此种基因是否还需要用于下一步的实验?请说明理由.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②表示将四种基因导入A细胞,此过程需要某种病毒作运载体(或载体).

(2)⑤表示细胞分化过程,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本实验的目的是筛选出有诱导作用的4种基因.

①探究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根据第一、第二步可知,第三步是将22种基因同时导入另一个体细胞,培养观察;第四步是将21种基因同时导入另一个体细胞中,培养观察.

②(a)实验过程中,相邻的两步为一组对照实验,则自变量为是否导入了某种基因;因变量为体细胞是否转化为多能干细胞(或是否能分化).

(b)减除了某种基因进行诱导实验,若体细胞与上一步实验一样,仍然能转化为多能干细胞,说明这种基因无诱导作用.

(c)若第五步发现了一种基因有诱导作用,则此种基因还需要用于下一步,因为若不用于下一步的实验,则以后步骤的实验中,体细胞都不能转化为多能干细胞,无法筛选出另外3种有诱导作用的基因.

故答案为:

(1)运载体(或载体)

(2)选择性表达

(3)①将22种基因同时导入另一个体细胞中    将21种基因同时导入另一个体细胞中

②(a)是否导入了某种基因    体细胞是否转化为多能干细胞(或是否能分化)

(b)这种基因无诱导作用

(c)需要,因为若不用于下一步的实验,则以后步骤的实验中,体细胞都不能转化为多能干细胞,无法筛选出另外3种有诱导作用的基因

解析

解:(1)②表示将四种基因导入A细胞,此过程需要某种病毒作运载体(或载体).

(2)⑤表示细胞分化过程,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本实验的目的是筛选出有诱导作用的4种基因.

①探究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根据第一、第二步可知,第三步是将22种基因同时导入另一个体细胞,培养观察;第四步是将21种基因同时导入另一个体细胞中,培养观察.

②(a)实验过程中,相邻的两步为一组对照实验,则自变量为是否导入了某种基因;因变量为体细胞是否转化为多能干细胞(或是否能分化).

(b)减除了某种基因进行诱导实验,若体细胞与上一步实验一样,仍然能转化为多能干细胞,说明这种基因无诱导作用.

(c)若第五步发现了一种基因有诱导作用,则此种基因还需要用于下一步,因为若不用于下一步的实验,则以后步骤的实验中,体细胞都不能转化为多能干细胞,无法筛选出另外3种有诱导作用的基因.

故答案为:

(1)运载体(或载体)

(2)选择性表达

(3)①将22种基因同时导入另一个体细胞中    将21种基因同时导入另一个体细胞中

②(a)是否导入了某种基因    体细胞是否转化为多能干细胞(或是否能分化)

(b)这种基因无诱导作用

(c)需要,因为若不用于下一步的实验,则以后步骤的实验中,体细胞都不能转化为多能干细胞,无法筛选出另外3种有诱导作用的基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能降解果胶使细胞壁破损.成熟的番茄果实中,PG合成显著增加,能使果实变红变软,但不利于保鲜.利用基因工程减少PG基因的表达,可延长果实保质期.科学家将PG基因反向接到Ti质粒上,导入番茄细胞中,得到转基因番茄,具体操作流程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已获取PG的mRNA,可通过______获取PG基因.

(2)用含目的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番茄原生质体后,可用含有______的培养基进行筛选,理由是______

(3)将转入反向链接PG基因的番茄细胞培育成完整的植株,需要用______技术;其中,愈伤组织经______形成完整植株.

正确答案

解:(1)若已获取PG的mRNA,可通过逆转录法获取PG基因.

(2)由图可知,重组质粒中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而四环素抗性基因被破坏,因此用含目的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番茄原生质体后,可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

(3)将转基因番茄细胞培育成完整植株需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过程为转基因番茄细胞愈伤组织胚状体→转基因番茄.

故答案为:

(1)逆转录法  

(2)卡那霉素    重组质粒中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而四环素抗性基因被破坏

(3)植物组织培养    再分化

解析

解:(1)若已获取PG的mRNA,可通过逆转录法获取PG基因.

(2)由图可知,重组质粒中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而四环素抗性基因被破坏,因此用含目的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番茄原生质体后,可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

(3)将转基因番茄细胞培育成完整植株需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过程为转基因番茄细胞愈伤组织胚状体→转基因番茄.

故答案为:

(1)逆转录法  

(2)卡那霉素    重组质粒中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而四环素抗性基因被破坏

(3)植物组织培养    再分化

下一知识点 :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