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hey

Aint. (用以引起注意,表示惊异或询问)嘿,喂;你好!(表示问候);咳

Bn. 夜;晚上;(举行盛事的)夜晚

Cadv. 永远;曾经,这以前;究竟,到底;可能

Dvi. 流;垂;流出;(谈话、文体等)流畅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0.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图①装置精炼铜,a极为粗铜,b为精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图②装置的盐桥中KCl的Cl移向甲烧杯

C图③装置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获得保护

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不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盐类水解的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0. 以H2、O2、熔融盐Na2CO3组成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Fe(OH)2,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P端通入CO2。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Y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

B不可以用NaOH溶液作为电解液

C阴极发生的反应是:2H2O+ 2e= H2↑+ 2OH

DX端为电解池的阳极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3.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右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图2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水得到了循环使用

B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0.56 L O2(标准状况下)

C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 + 4H+ + 4e- = 2H2O

D图2中电子从c极流向d极,提供电能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27.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合金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铝土矿是生产铝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1)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铝电池性能优越,铝一空气电池以其环保、安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原理如

图所示。

①该电池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电池中NaCl的作用是(              )。

③以铝一空气电池为电源电解KI溶液制取KIO3(石墨为电极材料)时,电解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④某铝一空气电池的效率为50%,若用其作电源电解500mL的饱和NaCl溶液,电解结束后,所得溶液(假设溶液电解前后体积不变)中NaOH的浓度为0.3 mol·L-1,则该过程中消耗铝的质量为(             )。

(3)氯化铝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和石油工业的催化剂,聚氯化铝也被用于城市污水处理。

①氯化铝在加热条件下易升华,气态氯化铝的化学式为Al2Cl6,每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其结构式为(            )。

②将铝土矿粉与碳粉混合后加热并通入氯气,可得到氯化铝,同时生成C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正确答案

(1)第三周期第ⅢA族

(2)

①4Al+3O2+6H2O=4Al(OH)3  

②增强溶液的导电能力

③I-+3H2O-6e-=IO3-+6H+   

 ④2.7g 

(3) 

 ①

②Al2O3+3C+3Cl22AlCl3+3CO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28.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节能减排,高效利用能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1)在一定温度下的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CO2和3mol H2,发生的反应为:CO2(g)+3H2(g)  ⇌ CH3OH(g)+H2O(g),△H=-a kJ·mol-1(a>0), 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2mol ,同时生成0.4mol

D.该体系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且保持不变

②计算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改变条件(        )(填选项),可使K=1。

A.增大压强   B.增大反应物浓度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E.加入催化剂

(2)某甲醇燃料电池原理如图1所示。

①M区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上述电池做电源,用图2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则该电解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假设溶液体积为300mL,当溶液的pH值变为13时(在常温下测定),理论上消耗甲醇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3)有一种用CO2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

已知:CO2(g)+3H2(g)  ⇌  CH3OH(g)+H2O(g)   △H=-a kJ·mol-1

CH3OH(g)=CH3OH(l)      △H=-b kJ·mol-1

2H2(g)+O2(g)=2H2O(g)    △H=-c kJ·mol-1

H2O(g)=H2O(l)        △H=-d kJ·mol-1

则表示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①AB   

②0.20   C  

(2)

①CH3OH-6e+H2O=CO2+6H

②2Cl+2H2O  H2↑+Cl2↑+2 OH    0.16g

(3)CH3OH(l) +O2(g) =CO2(g) +2H2O(l)    ΔH=-(c+2d-a-b)kJ·mol-1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2CuO22H2SO42CuSO42H2O)

A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B途径③中,1mol Cu与足量浓硫酸反应会产生64g SO2气体

C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

D1mol Cu分别按照途径②、③中,被还原的H2SO4的质量之比为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为了防止枪支生锈,常将枪支的钢铁零件放在NaNO2和NaOH的混合液中进行化学处理使钢铁零件表面生成Fe3O4的致密的保护层——“发蓝”。其过程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 3FeNaNO25NaOH → 3Na2FeO2H2ONH3

②    Na2FeO2   NaNO2   H2O →  Na2Fe2O4   NH3   NaOH

③ Na2FeO2Na2Fe2O42H2OFe3O44NaOH

(1)配平化学方程式②。

(2)上述反应①中还原剂为       ,被还原的是          。若有1mol Na2FeO2生成,则反应中有         mol电子转移。

(3)关于形成“发蓝”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产过程不会产生污染                                     

B,反应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具有抗腐蚀作用

C,反应①②③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均为NaNO2

(4)当NaOH溶液浓度过大,“发蓝”的厚度会变小,其原因是:       

正确答案

(1) 6,1,5,3,1,7  

(2)Fe      或+3价的N     2  

(3)BD  

(4)反应③可逆,氢氧化钠浓度过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解析


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1. 由于具有超低耗电量、寿命长的特点,LED产品越来越受人们欢迎。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通入氧气,b处通入氢气

B该装置中只涉及两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C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为02+2H20+4e=40H

DP—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负极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2.2010年1月12日下午,海地发生7.0级强烈地震,首都太子港通讯全部中断,中国第一支救援部队到达海地后,采用遥感通讯设备与外界联系。该设备使用一种新型酸性乙醇电池用磺酸类质子作溶剂,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电池反应式为,电池构造如右图。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入乙醇的电极是负极

B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

C放电过程中,电源内部的从负极区向正极区迁移

D用该电池做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的水溶液时,每消耗,阴极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重铬酸钾是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的重要氧化剂,工业上常用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杂质为SiO2、Al2O3)为原料生产,实验室模拟工业法用铬铁矿制K2Cr2O7的主要工艺如下图。涉及的主要反应是:   6FeO·Cr2O3+24NaOH+7KClO3=12Na2CrO4+3Fe2O3+7KCl+12H2O。

(1)碱浸前将铬铁矿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

(2)步骤③调节pH后过滤得到的滤渣是________。

(3)操作④中,酸化时,CrO42-转化为Cr2O72-,写出平衡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用简要的文字说明操作⑤加入KC1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5)目前处理酸性Cr2O72-废水多采用铁氧磁体法。该法是向废水中加入FeSO4 ·7H2O将Cr2O72-还原成Cr3+,调节pH,Fe、Cr转化成相当于(铁氧磁体,罗马数字表示元素价态)的沉淀。处理1mol Cr2O72-,需加入a mol FeSO4 • 7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

A. x =0.5 ,a =8      

B. x =0.5 ,a = 10        

C. x = 1.5 ,a =8        

D. x = 1.5 ,a = 10

正确答案

(1)增大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

(2)Al(OH)3;H2SiO3

(3)2CrO42-+2H+   Cr2O72-+H2O

(4)温度对氯化钠的溶解度影响小,但对重铬酸钾的溶解度影响较大,利用复分解反应可以得到重铬酸钾。

(5)D 

解析

略。

知识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用A.b两个惰性电极电解0.2L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当a极上产生4.48L(标况)气体时,b极上只有固体析出。然后将电源反接,当b极产生4.48L(标况)气体时,溶液质量共减少45.4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电源反接前a极发生的反应为:2H+ + 2e= H2

B将电源反接后,a极发生的反应只有Cu2+  + 2 e= Cu

C整个电解过程只产生一种气体

D原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为2.5mol/L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某体系中存在如下反应:

 ① H2S+4H2O-8e → SO42-+10H         ② 2IO3+12 H+10e → I2+6H2O

(1)反应①中H2S做__________剂,反应②属于___________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若在反应①中失去0.2 mol 电子,则反应②中可生成        g 碘。

(3) 写出并配平碘酸钾与硫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同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反应可推知                       。

a.氧化性:K2SO4 > KIO3                    b.酸性:HIO3 > H2SO4

c.还原性: H2S > I2                           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正确答案

(1)还原,还原。

(2)  5.08 g 碘。

(3)→ 4K2SO4+4I2 +H2SO4+4H2O(4分,方程式2分,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各1分)

(4) c

解析


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双氧水可作为采矿业废液的处理剂,如用来消除采矿废液中的氰化物,反应方程式如下:

KCNH2O2H2O → A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A是一种正盐

B氨气是还原产物

C该反应中H2O2作氧化剂

D处理mol KCN转移mol电子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向27.2 g 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 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 (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l.0 mol/L的NaOH溶液1.0 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 g。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 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

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 mol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下一知识点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反应原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