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反应原理
- 共2396题
11.氯气用途广泛,可用于生产半导体硅,生产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7.不能实现如图转化的单质甲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0.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完成的是( )
① 非金属置换金属的反应 ② 弱酸可以生成强酸的反应 ③ 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④ 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⑤ 铜置换出氢气的反应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8.下列有水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5.下列方框代表化学反应的集合,圆圈代表某种反应类型的集合,其中表示关系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6.下列是某些学生自己总结的一些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8.下列有水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9.下列各组物质间反应,其中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
①F2和H2O ②Na和H2O ③Na2O2和H2O
④NO2和H2O ⑤Na2O和H2O ⑥Cl2和H2O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9.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M(F)=M(I) , M(B)>M(C)
②-OH和-Cl不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③八元环酯(J)的结构简式为
请回答:
(1)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H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
(3)与C互为同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
F → 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反应
A → D +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正确答案
29.(1)羧基
(2) ;
(3)
(4)
水解反应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
36. 钛和钛的合金已被广泛用于制造电讯器材、人造骨骼、化工设备、飞机等航天航空材料,被誉为“未来世界的金属”。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钛有两种原子,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按电子排布T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分区中属于________区元素。
(2)偏钛酸钡在小型变压器、话筒和扩音器中都有应用。偏钛酸钡晶体中晶胞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3)氮化钛(Ti3N4)为金黄色晶体,由于具有令人满意的仿金效果,越来越多地成为黄金装饰的替代品。以TiCl4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制得Ti3N4和纳米TiO2。
①TiCl4分子中4个氯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则TiCl4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②纳米TiO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纳米TiO2催化的一个实例如下:
化合物甲的分子中采取sp2杂化的碳原子个数为________,化合物乙中采取sp3杂化的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③另有一种氮化钛晶体的晶胞如下图所示,该氮化钛晶胞中含有________个N原子,晶胞中N、Ti之间的最近距离为apm,则该氮化钛的密度为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只列算式)。
呋喃酚是合成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A在空气中久置会由无色转变为棕褐色,其原因是________,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________组峰。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已知X的分子式为C4H7Cl。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要鉴别化合物C和D,适宜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的同分异构体很多,符合下列条件的有________种;写出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①苯的衍生物 ②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 ③含有酯基
38.下图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花卉的过程(字母代表相应的物质或结构,数字代表过程或方法)。请回答:
(1)花卉基因工程可细分为花色基因工程、花形基因工程、香味基因工程等,不同的基因工程所需要获取的________________不同。
(2)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是________,另外还有________、动植物病毒等。②过程不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受体细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外植体一般从受体植物的形成层处获取,原因是这部分细胞_____________。由外植体培养为转基因植株的③、④过程分别为________,该过程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
(4)人工种子就是以形成b之后得到的________、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36.(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钛和钛的合金已被广泛用于制造电讯器材、人造骨骼、化工设备、飞机等航天航空材料,被誉为“未来世界的金属”。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钛有和
两种原子,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按电子排布T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分区中属于________区元素。
(2)偏钛酸钡在小型变压器、话筒和扩音器中都有应用。偏钛酸钡晶体中晶胞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3)氮化钛(Ti3N4)为金黄色晶体,由于具有令人满意的仿金效果,越来越多地成为黄金装饰的替代品。以TiCl4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制得Ti3N4和纳米TiO2。
①TiCl4分子中4个氯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则TiCl4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②纳米TiO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纳米TiO2催化的一个实例如下:
化合物甲的分子中采取sp2杂化的碳原子个数为________,化合物乙中采取sp3杂化的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③另有一种氮化钛晶体的晶胞如下图所示,该氮化钛晶胞中含有________个N原子,晶胞中N、Ti之间的最近距离为a pm,则该氮化钛的密度为________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只列算式)。
37.
呋喃酚是合成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A在空气中久置会由无色转变为棕褐色,其原因是________,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________组峰。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已知X的分子式为C4H7Cl。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要鉴别化合物C和D,适宜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的同分异构体很多,符合下列条件的有________种;写出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①苯的衍生物 ②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 ③含有酯基38.下图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花卉的过程(字母代表相应的物质或结构,数字代表过程或方法)。请回答:
(1)花卉基因工程可细分为花色基因工程、花形基因工程、香味基因工程等,不同的基因工程所需要获取的________________不同。
(2)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是________,另外还有________、动植物病毒等。②过程不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受体细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外植体一般从受体植物的形成层处获取,原因是这部分细胞_____________。由外植体培养为转基因植株的③、④过程分别为________,该过程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
(4)人工种子就是以形成b之后得到的________、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10.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
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知识点
10.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
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A.该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一般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也有的分解反应如2H2O2=2H2O+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错误;B.根据图示可知有一部分反应物未参加反应,属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正确;C.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因此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故为分解反应。充分反应仍有反应物,说明是可逆反应。有单质生成,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易错点
误认为所有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知识点
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
、
及
。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_________0,判断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度率:
实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②加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未变
③温度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
(2)40%(或0.4);0.06mol/L;
(3)〉;升高温度向正方向移动,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4)0.014mol(L·min)-1;0.008mol(L·min)-1
解析
(1)②使用了(正)催化剂;理由:因为从图像可看出,两者最终的平衡浓度相同,即最终的平衡状态相同,而②比①所需要的时间短,显然反应速率加快了,故由影响反应速率和影响平衡的因素可知是加入(正)催化剂;③升高温度;理由:因为该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所以不可能是改变压强引起速率的改变,又由于各物质起始浓度相同,故不可能是改变浓度影响反应速率,再由于③和①相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平衡时浓度更小,故不可能是改用催化剂,而只能是升高温度来影响反应速率的
(2)不妨令溶液为1L,则②中达平衡时A转化了0.04mol,由反应计量数可知B转化了0.08mol,所以B转化率为;同样在③中A转化了0.06mol,则生成C为0.06mol,体积不变,即平衡时C(c)=0.06mol/L
(3) ﹥0;理由:由③和①进行对比可知升高温度后A的平衡浓度减小,即A的转化率升高,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而升温是向吸热的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0
(4)从图上读数,进行到4.0min时,实验②的A的浓度为:0.072mol/L,则△C(A)=0.10-0.072=0.028mol/L,,∴
=2
=0.014mol(L·min)-1;进行到4.0mi实验③的A的浓度为:0.064mol/L:△C(A,) =0.10-0.064=0.036mol/L,
,∴
=
=0.008mol(L·min)-1
知识点
在一定温度下,10 mL 0.40mol/L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