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3.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是: ,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

B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min)

C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20min~30min时间内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29.某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分别在下列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1中,在10~20 min时间内,以A的速率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

(2)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 (           ),反应经20 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

(3)测得实验2和实验3各组分百分含量相等。设实验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1,则v3 (           ) v1(填“>”“=”或“<”),且c3=(           )

(4)实验4和实验1仅起始温度不同。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的正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理由是(                    )。

(5)实验4中,假定在50 min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上必须标出A、B、D)。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28.(1)反应

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 mol/L、

c(B)=0.200 mol/L 、  c(C)=0 mol/L。

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

所改变的条件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

Ⅲ.该反应的ΔH________0;

Ⅳ.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实验②的平均反应速率:v(B)=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2SO2(g)+ O2 (g)  2SO3(g) (△H< 0)

①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

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

平衡状态的时间段 (                             )。

②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

是(用文字表达)(                       )

③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28.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下:

(1)某温度下体积为200L的氨合成塔中,测得如下数据: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0~2小时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1·h-1,若起始时与平衡时的压强之比为a,则N2的转化率为(          )(用含a的代表式表示)

(2)希腊阿里斯多德大学的George Mamellos和Michael Stoukides,发明了一种合成氨的新方法(Science, 2, Oct, 1998, p98),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拟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利用能通过氢离子的多孔陶瓷固体作电解质,氢气和用氦气在电极上合成了氨,转化率达到78%,试写出电解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氨气和氧气从145℃就开始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不同产物(如图);△H<0,;△H<0,温度较低时以生成(        )为主,温度高于900℃时,NO产率下降的原因(          ),吸收塔中需要补充空气的原因 (                 )。

(4)合成塔中反应的原料利用率不是很高,所以在工业采取气体循环的流程。即从合成塔出来的气体通过降低温度而使氨气分离出来。这种分离物质的方法其原理类似于下列哪种方法(           )(填编号)

①过滤   ②蒸馏   ③渗析    ④萃取

理由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26.(Ⅰ)碳和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生活方式。

(1)甲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可作为能源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2)将两个石墨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构成甲烷燃料电池。

其负极电极反应式是:叁一。

(3)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①实验1中,以v( 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②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吸”或“放”)热反应;

③若要实验3达到与实验2相同的平衡状态(即各物质的体积分数分别相等),则a、b应满足的关系是(       )(用含a、b的数学式表示)。

(Ⅱ)某小组运用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原理,用如下图所示装置电解K2 SO4溶液。

①该电解槽中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填“>”“<”或“一”)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图中a、b、c、d分别表示有关溶液的pH,则a、b、c、d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③电解一段时间后,B出口与C出口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盖斯定律的计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28.甲醇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着非常重要、广泛的用途。工业上通常用水煤气在恒容、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产甲醇,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CO(g)CH3OH(g)  ΔH=-90.8kJ/mol。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如升高温度,K值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以下各项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3)在2100C、2400C和2700C三种不同温度、2 L恒容密闭容器中研究合成甲醇的规律。

(4)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醇燃料电池装置。

②  该电池工作时,正极是      极(填“a”或“b”);

②该电池负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27. A、B、C、D都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化合物,均由周期表前18号元素组成,D为红综色气体,甲、乙则是两种单质,以上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在如图1所示的反应关系(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无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转化过程中包含的反应类型有(           )(填字母)。

a.置换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2)物质B的电子式为(             );图1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

(3)图1中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为可逆反应,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当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C的平衡转化率的是(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E.加入催化剂       F.增加C的量

(4)若将l mol甲和2 mol C混合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3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后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55mol,则用甲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将该反应的平衡混和气体缓慢通入水中得到1 L溶液(设其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若对(4)中的1 mol甲和2 mol C的混和气体分别只改变一个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后,得到D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①和②(如图3所示),则曲线①、②所改变的具体实验条件分别是:① (           );②  (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1.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该反应可表示为X(g)+3Y(g)2Z(g)

C平衡后若增大压强,原平衡将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

D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生成速率是Z的生成速率的1.5倍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27. 298K时,某容积固定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A(g)2B(g);

。其中B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前60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s)。

(2)若B的平衡浓度为A的3倍,则A的转化率为(           ),在70s时再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A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将(            )(选填“不变”或“变大”或“变小”)。

(3)其他条件不变,反应在323K进行,B的平衡浓度为A的2倍,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为298K时的

①该反应的△H (         )  0(填“>”或“<”)

②请在图中画出323K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4)若反应在298K进行,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B、0.2molNe,达到平衡B的转化率为(            ) 。

a.等于60%

b.等于40%

c.小于40%

d.介于40%—60%之间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等效平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29.某同学欲探究的有关化学性质,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是(                      );

(2)写出生成白色沉淀W所涉及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出现浑浊的离子方程式(                      );

(4)取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通过测定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出现浑浊的时间,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表格如下:

①V=(                      );

②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          )(填实验编号)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③为了准确控制反应的温度,应采用的加热方式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27.在容积为2L,且体积保持不变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4molN2和1.2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H<0。反应过程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NH3)为(                )。

(2)若改变某一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v(正)(                )。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均有可能

(3)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2转化率的是(                ) 。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4)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

a.n(N2)和n(H2)之比保持不变        b.一个NN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c.体系中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H2的减少速率,等于NH3的生成速率

e.体系中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       f.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5)第5min,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浓度不可能为 (                ) mol·L-1

a.0.40         b.0.12          c.0.10         d.0.08

(6)在第5min将容器压缩一半体积,若在第8min达到新的平衡(NH3的浓度约为0.25 mol·L-1),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9分钟内NH3浓度的近似变化曲线。

正确答案

(1)0.025mol/(L.min)

(2)d

(3)cd

 (4)be

(5)ac(

 (6)图见下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1.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若经2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0.下图表示反应的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此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At1时减小了N2的浓度,增加了NH3的浓度

Bt2时降低了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t1时可能使用了催化剂

Dt1到t2时段内,逆反应速率增大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28.在一定温度、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H2(g)+I2(g) 2HI(g)。

(1)实验测得:1molH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1mol I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152.7kJ的能量,1molHI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298.7kJ的能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在457.6℃时,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近似浓度的有关数据如下:

①在上述条件下,从反应开始直至t2时,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 。

②在上述条件下,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该可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之一是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C.向容器中充入氩气,正、逆反应速率都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

D.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③根据表中数据,计算457.6o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约为_______ (保留整数);  若To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25,则T____457.6oC(填“=”、“>”或“<”),ToC时将H2和I2各0.1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I2的转化率为 _________ 。

(3)25oC时,Ksp(PbI2)=8.49×10-9。将1mL l.0×10-3mol·L-1(CH3COO)2Pb溶液滴入    100mLl.0×10-3mol·L-1的HI溶液中,是否会产生PbI2沉淀?__________(填“是”或“否”)。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26.氨是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氨的合成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人工固氮方法。

(1)根据图1提供的信息,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在图1中曲线(        )(填“a” 或“b”)表示加入铁触媒的能量变化曲线。

(2)在恒容容器中,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

A.  

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N2的同时生成2nmolNH3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一定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保持体积不变,0.5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有0.4mol NH3,则平均反应速率v(N2)=(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        )。 若升高温度,K值变化(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为了寻找合成NH3的温度和压强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A.请在下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B.根据反应N2+ 3H2 2NH3的特点,在给出的坐标图2中,画出其在1MPa和10MPa条件下H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曲线示意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压强。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下一知识点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反应原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