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3.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H2O+OH

B0.1 mol·L-1氨水的pH为11:NH3·H2O+OH

C“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

+5Cl+6H=3Cl2↑+3H2O

D一定条件下,0.1 mol N2和0.3 mol H2充分反应放出热量小于9.2 kJ:

N2(g)+3H2(g)2NH3(g)  △H=-92 kJ·mol-1

正确答案

C

解析

A.碳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发生水解,故正确。

B.0.1 mol·L-1氨水因为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因此PH小于13,故B正确。

C.“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而不是氯酸盐,故C错误。

D.合成氨是一个可逆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所以不能完全反应,故D正确。

考查方向

盐类水解的原理、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氯化合物的综合应用、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解题思路

判断盐类水解的条件及溶液酸碱性,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氯气的性质及其应用、可逆反应存在限度不能全部转化

易错点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不熟知,弱电解质的电离与PH的关系

知识点

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3.25℃时,向100 mL 0.1 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 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H2SO4视为二元强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时溶液的pH<1

Bc点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SO42-)>c(NH4+)

Cde段上的点均满足关系式:c(NH4+)+

c(Na)>2c(SO42-)

Da点到b点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

正确答案

D

解析

a点时溶液中存在:NH4HSO4=NH4+ +H+ +SO42- 与NH4+ +H2O NH3.H2O+H+。故溶液中C(H+)>0.1mol.L-,溶液的PH值小于1,故A正确。c点时,由图可知加入的NaOH的量比NH4HSO4略多些,OH-除与H+反应,还消耗了一些NH4+,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NH4)2SO4、NH3.H2O,因此c(Na)>c(SO42-)>c(NH4+),B正确。由电荷守恒得:c(NH4+)+c(Na)+c(H+)=2c(SO42-)+c(OH-),在de时有c(H+)-),故C正确。ab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不断消耗H+,增加Na+,离子的物质的量无明显变化,但由于溶液的体积增加,混合体系的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小,D错误。

考查方向

电解质的电离与水解知识、电解质溶液中三大守恒的运用

解题思路

把握电离与水解的关系,影响溶液导电性的因素,掌握三大守恒的运用。

易错点

电荷守恒运用不当

知识点

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4.根据下图所给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碳的燃烧热为b kJ/mol

B2C(s) + O2(g) = 2CO(g)  △H = -2(b-a) kJ/mol

C2CO2(s) = 2CO(g)+O2(g) △H = +a kJ/mol

DC(s) + O2(g) = CO2(g)  △H < -b kJ/mol

正确答案

B

解析

A.由图中信息:1mol的C完全燃烧生成1molCO2(s)时放出热量是bKJ,而燃烧热是生成1molCO2(g)时放出热量,所以碳的燃烧热小于b kJ/mol,故A错误;

B.根据图中信息:C(s) + O2(g) = CO2(s)  △H = -bkJ/mol,CO(g) +1/2O2(g)= CO2(g) △H = -a kJ/mol,再根据盖斯定律:(-②)×2得出2C(s) + O2(g) = 2CO(g)  △H = -2(b-a) kJ/mol,故B正确;

C.根据图中信息:CO(g) +1/2O2(g)= CO2(g) △H = -a kJ/mol,所以2CO2(s) = 2CO(g)+O2(g) △H = +2a kJ/mol,所以C错误;

D.生成气态CO2释放的能量要小于生成固态CO2释放的能量;根据图中信息:C(s) + O2(g) = CO2(s)  △H = -bkJ/mol,所以生成气态CO2释放的能量要小于b kJ/mol,即 △H > -b kJ/mol,所以D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物质含有的能量、与反应放热的多少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知识。

解题思路

A.根据图中信息可知,1mol的C完全燃烧生成1molCO2(s)时放出热量是bKJ,而燃烧热是生成1molCO2(g)时放出热量;

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C(s) + O2(g) = CO2(s)  △H = -bkJ/mol,CO(g) +1/2O2(g)= CO2(g) △H = -a kJ/mol,再根据盖斯定律求解;

C.根据图中信息可知CO(g) +1/2O2(g)= CO2(g) △H = -a kJ/mol,所以2CO2(s) = 2CO(g)+O2(g) △H = +2a kJ/mol

D.生成气态CO2释放的能量要小于生成固态CO2释放的能量;

易错点

没有掌握燃烧热的实质,不能准确提取图中相关信息,释放能量越多,△H越小。

知识点

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3、常温下,有体积相同的四种溶液:①pH=3的CH3COOH溶液;②pH=3的盐酸;③pH=11的氨水;④pH=11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混合溶液中:c(H+)=3.0 mol·L-1

B①和④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c(CH3COOH)

C②和③混合溶液中:c(Cl)+c(H+)>c(NH4+)+c(OH)

D四种溶液稀释100倍,溶液的pH:③>④>②>①

正确答案

D

解析

pH=3的CH3COOH溶液中c(CH3COOH)>10-3 mol/L,pH=3的盐酸中c(HCl)=10-3 mol/L,pH=11的氨水中c(NH3.H2O)>10-3 mol/L,pH=11的NaOH溶液中c(NaOH)=10-3 mol/L,A、①与②混合,由于平衡常数不变,CH3COOH、CH3COO-浓度均减半,则氢离子浓度不变,混合溶液的pH=3,c(H+)=0.001mol•L-1,故A错误;B、①和④混合后,醋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CH3COOH和CH3COONa,故c(Na+)<c(CH3COO-)+c(CH3COOH),故B错误;C、②和③混合后,氨水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NH3•H2O和NH4Cl,溶液显碱性,故有: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Cl-)<c(NH4+),故有:c(Cl-)+c(H+)<c(NH4+)+c(OH-),故C错误;D.将这四种溶液加水稀释100倍,促进醋酸和一水合氨电离,导致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盐酸,氨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氧化钠,但酸仍然是酸,碱仍然是碱,所以这四种溶液的pH大小顺序是:③>④>②>①,故D正确.

考查方向

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解题思路

pH=3的CH3COOH溶液中c(CH3COOH)>10-3 mol/L,pH=3的盐酸中c(HCl)=10-3 mol/L,pH=11的氨水中c(NH3.H2O)>10-3 mol/L,pH=11的NaOH溶液中c(NaOH)=10-3 mol/L,A、①与②混合,CH3COOH浓度改变,pH变化;B、①和④混合后,醋酸过量;C、②和③混合后,氨水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NH3•H2O和NH4Cl,根据电荷守恒来分析;D、根据酸、碱的相对强弱确定稀释后酸、碱的pH.

易错点

电解质的电离、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等知识点来分析解答,易错选项是B,注意二者等体积混合时,醋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醋酸和醋酸钠,为易错点.

知识点

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下列各示意图与对应表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为证明非金属性强弱:S>C>Si

B图乙表示可逆反应Fe3+(aq)+SCN(aq)Fe(SCN)2+(aq)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T的关系,反应处于D点时,一定有V(正)<V(逆)

C图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O2(g) N2O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D图丁为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图,若从A点到C点,可在水中加入适量NaOH固体

正确答案

A

解析

比较非金属性,可根据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可得硅酸沉淀,可证明非金属性的强弱,故A正确;

反应处于D点时,从横坐标看T1温度下对应的平衡状态Fe(SCN)2+浓度比D点高,所以D点还未达到平衡,v(正)>v(逆),故B错误;

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O2(g)N2O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横坐标向右表示浓度增大,纵坐标向上表示物质消耗速率快,如果达到平衡状态,则二者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应该等于2:1,故C错误;

从A点到C点水的离子积常数是增大的,所以改变的条件应该是升高温度,故D错误。

考查方向

非金属性的强弱比较;可逆反应及其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A:比较非金属性,可根据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可得硅酸沉淀,可证明非金属性的强弱; 

B:反应处于D点时,从横坐标看T1温度下对应的平衡状态Fe(SCN)2+浓度比D点高,所以D点还未达到平衡,v(正)>v(逆); 

C: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O2(g)N2O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横坐标向右表示浓度增大,纵坐标向上表示物质消耗速率快,如果达到平衡状态,则二者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应该等于2:1;

D:从A点到C点水的离子积常数是增大的,所以改变的条件应该是升高温度。

易错点

对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理解不透彻;对可逆反应及其相关知识理解不透彻;

知识点

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1.氯气在298K、101kPa时,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估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

A5.4×10—5

B4.5×10—4

C0.015

D无法计算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5.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盐酸滴加到0.1 mol·L -1某碱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定未知浓度该碱时最好选取酚酞作指示剂。

B图2表示已达平衡的某反应,在t0时改变某一条件后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则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

C图3表示用CO生产甲醇的反应CO(g)+2H2(g) CH3OH(g)该反应的 ΔH=-91kJ/mol。

D图4表示物质的量之比为2∶3的镁和铝分别与过量稀硫酸反应时,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

正确答案

C

解析

A.滴定开始时0.1 mol•L-1某碱pH<13,所以碱为弱碱,强酸滴定弱碱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故A错误;

B.已达平衡的某反应,在t0时改变某一条件后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则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或前后气体系数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故B错误;

C.由图可知CO(g)+2H2(g)⇌CH3OH(g)△H=419kJ/mol-510kJ/mol=-91kJ•mol-1,故C正确;

D.据金属镁与硫酸反应比铝与稀硫酸反应快,物质的量之比为2:3的镁和铝分别与过量稀硫酸反应时,产生气体的体积(V)之比为4/9,故D错误;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滴定;反应热和焓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镁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了图象分析方法,反应特征的应用,主要是反应热量变化,反应定量计算分析判断,中和滴定,题目难度中等.

A.根据盐酸在滴定开始时的pH来判断碱为弱碱,强酸滴定弱碱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已达平衡的某反应,在t0时改变某一条件后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则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或前后气体系数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

C.利用△H=旧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新键形成所放出的能量来分析;

D.据金属镁的活泼性大于铝以及镁、铝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即可找出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

易错点

1、图象分析方法

2、反应定量计算分析判断

知识点

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I.高铁酸钾( K2Fe04)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而且高铁电池的研制也在进行中。如图1是高铁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

18.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维持电流强度为1A,电池工作十分钟,理论消耗Zn   g(已知F=96500 C/mol)。

19.盐桥中盛有饱和KC1溶液,此盐桥中氯离子向   移动(填“左”或“右”);若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则钾离子向    移动(填“左”或“右”)。

20.图2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点有

Ⅱ.工业上湿法制备K2Fe04的工艺流程如图3。

21.完成“氧化”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

22.加入饱和KOH溶液的目的是(     )

23.已知25℃时Ksp[Fe(OH)3]=4.0×10。38,此温度下若在实验室中配制Smol/L l00mL FeCl3溶液,为使配制过程中不出现浑浊现象,则至少需要加入        mL 2 mol/L的盐酸(忽略加入盐酸体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FeO42﹣+4H2O+3e=Fe(OH)3↓+5OH;0.2

解析

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O42﹣+4H2O+3e=Fe(OH)3↓+5OH;若维持电流强度为1A,电池工作十分钟,理论消耗Zn 0.2g(已知F=96500 C/mol)。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化工工艺流程。

解题思路

1.根据装置书写电极反应式

(1)根据电源确定阴、阳两极→确定阳极是否是活性电极→据电极类型及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写出电极反应式。

(2)在确保阴、阳两极转移电子数目相同的条件下,将两极电极反应式合并即得总反应式。 

2.由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电极反应式

(1)找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物质→确定两极名称和生成物→利用电子守恒分别写出两极反应式。

(2)若写出一极反应式,而另一极反应式不好写,可用总反应式减去已写出的电极反应式,即得另一电极反应式。

易错点

根据装置书写电极反应式 。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右;左

解析

盐桥中盛有饱和KC1溶液,此盐桥中氯离子向右移动;若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则钾离子向左移动。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化工工艺流程。

解题思路

1.根据装置书写电极反应式

(1)根据电源确定阴、阳两极→确定阳极是否是活性电极→据电极类型及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写出电极反应式。

(2)在确保阴、阳两极转移电子数目相同的条件下,将两极电极反应式合并即得总反应式。 

2.由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电极反应式

(1)找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物质→确定两极名称和生成物→利用电子守恒分别写出两极反应式。

(2)若写出一极反应式,而另一极反应式不好写,可用总反应式减去已写出的电极反应式,即得另一电极反应式。

易错点

根据装置书写电极反应式 。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使用时间长、工作电压稳定。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化工工艺流程。

解题思路

1.根据装置书写电极反应式

(1)根据电源确定阴、阳两极→确定阳极是否是活性电极→据电极类型及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写出电极反应式。

(2)在确保阴、阳两极转移电子数目相同的条件下,将两极电极反应式合并即得总反应式。 

2.由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电极反应式

(1)找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物质→确定两极名称和生成物→利用电子守恒分别写出两极反应式。

(2)若写出一极反应式,而另一极反应式不好写,可用总反应式减去已写出的电极反应式,即得另一电极反应式。

易错点

根据装置书写电极反应式 。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FeCl3+10NaOH+3NaClO═2Na2FeO4+9NaCl+5H2O;NaClO

解析

Fe元素化合价由+3到+6,Cl元素由+1到到—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的。2FeCl3+10NaOH+3NaClO═2Na2FeO4+9NaCl+5H2O故FeCl3、Na2FeO4计量数为2。NaClO和NaCl为3。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化工工艺流程。

解题思路

1.根据装置书写电极反应式

(1)根据电源确定阴、阳两极→确定阳极是否是活性电极→据电极类型及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写出电极反应式。

(2)在确保阴、阳两极转移电子数目相同的条件下,将两极电极反应式合并即得总反应式。

2.由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电极反应式

(1)找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物质→确定两极名称和生成物→利用电子守恒分别写出两极反应式。

(2)若写出一极反应式,而另一极反应式不好写,可用总反应式减去已写出的电极反应式,即得另一电极反应式。

易错点

根据装置书写电极反应式 。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减小高铁酸钾的溶解,促进高铁酸钾晶体析出。

解析

加入饱和KOH溶液的目的是减小高铁酸钾的溶解,促进高铁酸钾晶体析出。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化工工艺流程。

解题思路

1.根据装置书写电极反应式

(1)根据电源确定阴、阳两极→确定阳极是否是活性电极→据电极类型及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写出电极反应式。

(2)在确保阴、阳两极转移电子数目相同的条件下,将两极电极反应式合并即得总反应式。 

2.由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电极反应式

(1)找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物质→确定两极名称和生成物→利用电子守恒分别写出两极反应式。

(2)若写出一极反应式,而另一极反应式不好写,可用总反应式减去已写出的电极反应式,即得另一电极反应式。

易错点

根据装置书写电极反应式 。

第(6)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5

解析

K = [Fe3+] / [H+]3分子分母同时乘以[OH-]3,得K = [Fe3+][OH-]3 / [H+]3[OH-]3即K = Ksp / Kw3 = 2.794×10-39 / 10-14 3 = 2794为使配制过程中不出现浑浊现象,则至少需要加入2.5mL 2 mol/L的盐酸。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化工工艺流程。

解题思路

1.根据装置书写电极反应式

(1)根据电源确定阴、阳两极→确定阳极是否是活性电极→据电极类型及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写出电极反应式。

(2)在确保阴、阳两极转移电子数目相同的条件下,将两极电极反应式合并即得总反应式。 

2.由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电极反应式

(1)找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物质→确定两极名称和生成物→利用电子守恒分别写出两极反应式。

(2)若写出一极反应式,而另一极反应式不好写,可用总反应式减去已写出的电极反应式,即得另一电极反应式。

易错点

根据装置书写电极反应式 。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13.已知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可建立如下平衡:2A(g)+B(g)2C(g)。在500℃时,分别将2 molA和lmolB置于恒压容器I和恒容容器Ⅱ中(两容器起始容积都为10L),充分反应。

(1)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是I (        ) Ⅱ(填“>”、“<”或“=”,下同)。达到平衡后,两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关系是I(        )Ⅱ。

(2)若测得容器Ⅱ中的压强减小了30%,则该容器中A的转化率为(        )。

(3)计算5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

(4)t1时刻分别向两容器的平衡体系中加入2 molC,在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此时两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的是 (        )(填序号)。

正确答案

(1)>(1分)    >(1分)

(2)90%(2分) 

(3)K=8100(计算过程略)       (2分)

(4)A (2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28.甲醇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着非常重要、广泛的用途。工业上通常用水煤气在恒容、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产甲醇,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CO(g)CH3OH(g)  ΔH=-90.8kJ/mol。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如升高温度,K值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以下各项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3)在2100C、2400C和2700C三种不同温度、2 L恒容密闭容器中研究合成甲醇的规律。

(4)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醇燃料电池装置。

②  该电池工作时,正极是      极(填“a”或“b”);

②该电池负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7.25℃时,浓度均为1 mol/L的AX、BX、AY、BY四种正盐溶液,AX溶液的pH=7且溶液中c(X)=1mol/L,BX溶液的pH=4,BY溶液的p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Y溶液的pH小于7

BAY溶液的pH小于BY溶液的pH

C稀释相同倍数,BX溶液的pH变化小于BY溶液

D电离平衡常数K(BOH)小于K(HY)

正确答案

D

解析

A.依据判断AOH为强碱,HY为弱酸,AY溶液为强碱弱酸盐溶液的pH大于7,故A错误;

B.AOH为强碱,HY为弱酸,AY溶液为强碱弱酸盐,溶液PH>7;BY的溶液pH=6.溶液呈酸性,所以AY溶液的pH值大于BY的pH,故B错误;

C.BX溶液的pH=4,BY溶液的pH=6,前者水解程度大于后者,加水促进水解,稀释相同倍数溶液pH值变化BX大于BY,故C错误;

D.AX的溶液pH=7且溶液中c(X-)=1mol/L,说明HX为强酸,AOH为强碱,BX的溶液pH=4,BY的溶液pH=6.溶液呈酸性,说明HY为弱酸,BOH为弱碱,所以电离平衡常数K(BOH)<K(HY),故D正确

考查方向

弱电解质电离、盐类水解

解题思路

AX的溶液pH=7且溶液中c(X-)=1mol/L,说明HX为强酸,AOH为强碱,BX的溶液pH=4,BY的溶液pH=6.溶液呈酸性,说明HY为弱酸,BOH为弱碱,依据判断的结果分析选项判断.

易错点

弱酸阴离子和弱碱阳离子的判断

教师点评

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电离、盐类水解,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知识点

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的心律失常类型为

A.室上性心动过速
B.房室传导阻滞
C.房性期前收缩
D.心房颤动
E.快速室性心律失常

正确答案

E

解析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易伴发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频发性、多源性室性早搏等,而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缓慢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等。故选E.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燃煤能排放大量的CO、CO2、SO2,PM2.5(可入肺颗粒物)污染也跟冬季燃煤密切相关。SO2、CO、CO2也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气体,对它们的合理控制、利用是优化我们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

8.如图所示,利用电化学原理将SO2 转化为重要化工原料C,若A为SO2,B为O2,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9.有一种用CO2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2+3H2CH3OH+H2O

已知:CO2(g)+3H2(g)CH3OH(g)+H2O(g)△H=-a kJ·mol-1;2H2(g)+O2(g)=2H2O(g)△H=-b kJ·mol-1;H2O(g)=H2O(l)△H=-c kJ·mol-1;CH3OH(g)=CH3OH(l)△H=-d kJ·mol-1

则表示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①实验2条件下平衡常数K= ________,该反应的ΔH________0 (填“>”或“<”)。

②实验3中,若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水蒸气,则b/a 的值______(填具体值或取值范围)。

③实验4,若900℃时,在此容器中加入CO、H2O、CO2 、H2均为1mol,则此时

V    V(填“<” ,“>” ,“=”)。

④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________。A.CO2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和CO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C.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D.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SO2-2e+2H2O=4H+SO42-  (2分)

解析

SO2在负极失去电子转化为SO42-,故其电极反应为:SO2+2H2O-2e-=SO42-+4H+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

解题思路

SO2在负极失去电子转化为SO42-,根据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来回答

易错点

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得失电子,对应原电池中的两极反应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是电化学中的重点内容,是高考中的重要考查点,题目难度中等,原电池原理的知识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交织在一起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CH3OH(l)+3/2O2(g)=CO2(g)+2H2O ΔH=-(3/2b+2c-a-d)kJ·mol-1  (2分)

解析

应用盖斯定律解题,△H=-△H1-△H2+△H3+2△H4=-(c+2d-a-b)kJ•mol-1,所以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H=-(c+2d-a-b)kJ•mol-1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热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题思路

应用盖斯定律解题,始终抓住目标反应和已知反应之间的关系应用数学知识来解

易错点

盖斯定理的计算应用中,注意对方程式做适当的调整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热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注意盖斯定理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 ①1/6(或0.17)  (2分)   ΔH<0   (2分)    ② >1  (2分)  ③ >   (2分)④ A

解析

①实验1中CO的转化率为×100%=40%,实验2中CO的转化率为×100%=20%,则实验1的转化率大于实验2,则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放热,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为1.6mol,则:

            CO(g)+H2O(g)⇌CO2(g)+H2(g),

开始(mol):2       1        0       0

变化(mol):0.4     0.4    0.4      0.4

平衡(mol):1.6     0.6    0.4     0.4

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故利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故900℃时该反应平衡常数

②在反应中当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各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某一种反应物越多,其转化率越低,而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则越高,所以要使CO的转化率大于水蒸气,则

③900℃时,在此容器中加入CO、H2O、CO2、H2均为1mol时,浓度商Qc=1>0.17=K,所以此时平衡要逆向移动,故V正<V逆

④A.CO2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和CO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证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故正确;

B.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相等,容器内气体压强始终保持不变,所以压强不变的状态不一定平衡,故错误;

C.CO、H2O、CO2、H2的浓度相等,可能平衡也可能不平衡,故错误;

D.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于质量和物质的量的比值,质量和物质的量都不变化,所以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随时间而变化,此时的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等

解题思路

①第二组温度比第一组高,反应物物质的量比第一组减半,但是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比第一组的一半少,表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利用三段式计算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故利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平衡常数;

②在反应中当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各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某一种反应物越多,其转化率越低,而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则越高,据此答题;

③根据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K的大小,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进而确定正逆反应的速率;

④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根据密度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公式进行分析解答该题

易错点

平衡移动后转化率的计算,结合三段式的计算格式进行分析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等,是高考中的重点考查内容,侧重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及计算能力,注意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题目难度中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3.在某温度时,将n mol·L-1氨水滴入10 mL 1.0 mol·L-1盐酸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1.0

B水的电离程度:b>c>a>d

Cc点:c(NH4+)=c(Cl)=1.0 mol·L-1

D25 ℃时,NH4Cl的水解常数(Kh)计算式为=

正确答案

D

解析

A、如果n=1,当体积为10ml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呈碱性,所以n>1,故A错误;

B、b点溶液温度最高,说明此时两溶液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铵根离子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则a、d两点都抑制了水的电离,则b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由于d点混合液的pH不知,则无法判断a、d两点水的电离程度大小,故B错误;

C、c点溶液呈中性,所以c(H+)=c(OH-),由电荷守恒分析c(NH4+)+c(H+)=c(Cl-)+c(OH-),所以c(NH4+)=c(Cl-)=0.05mol/L,故C错误;

D.根据图象可知,25℃时溶液的pH=7,则:c(H+)=c(OH-)=10-7 mol•L-1,c(NH4+)=c(Cl-)=0.5mol/L,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NH3•H2O)+ c(NH4+)=0.5n,所以c(NH3•H2O)=(0.5n-0.5)mol/L,则25℃时NH4Cl水解常数为:

,故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解题思路

A、如果n=1,当体积为10ml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呈碱性;

B、b点时溶液温度最高,说明氨水与盐酸恰好反应,则b点溶质为氯化铵,铵根离子促进了水的电离,则此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由于d点溶液pH未知,则无法判断a、d两点水的电离程度大小;

C、c点溶液呈中性,所以c(H+)=c(OH-),由电荷守恒分析解答;

D、25℃时溶液的pH=7,则c(H+)=c(OH-)=10-7 mol•L-1,c(NH4+)=c(Cl-)=0.05mol/L,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NH3•H2O)=(0.5n-0.05)mol/L,然后结合铵根离子的水解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

易错点

B项电离程度的比较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电离、pH计算等知识交汇命题

知识点

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下列描述违背化学原理的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

B可逆反应A(g)+3B(g)2C(g)达平衡后,增大压强,ν增大,ν减小

CSO2的催化氧化生成SO3,是一个放热的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D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正确答案

B

解析

略。

知识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下一知识点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反应原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