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1.某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桥中的电解质可以用KCl

B闭合K,外电路电流方向为Fe电极→石墨电极

C闭合K,石墨电极上只生成铜

D导线中流过0.15 mol 时,加入5.55 g Cu2(OH)2CO3, CuSO4溶液可恢复原组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0. 如图所示,甲池是由甲醇和氧气构成的燃料电池,乙池为Pb和PbO2构成的铅蓄电池,M为用电器,N为单向导电二极管(注:当电流反向时不导电),当闭合K2时铅蓄电池为用电器供电,当K1、K2均闭合时,燃料电池同时给铅蓄电池和用电器供电。关于甲、乙装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闭合K2、断开K1时,用电器M开始工作 ,则b电极的电极方程式为Pb-2e-+SO42-=PbSO4

B当闭合K1、断开K2时,用电器M开始工作 ,则Pt电极的电极方程式为:CH3OH-6e-+H2O =CO2+6H+

C当K1、K2均闭合时,乙池中氢离子向a电极扩散

D当闭合K1、断开K2同时使甲池中的C电极改连乙池中a极,可对乙池反向充电,此时b极的电极方程式为: PbSO4-2e-+2H2O =PbO2+4H++SO42-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2. 关于下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H(g) +2X(g) === 2HX(g)  ΔH3<0

B途径Ⅰ生成HX的反应热与途径无关,所以ΔH1 = ΔH2 + ΔH3

C途径Ⅰ生成HCl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Br的多,说明HCl比HBr稳定

D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途径Ⅱ吸收的热量依次增多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0.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图①装置精炼铜,a极为粗铜,b为精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图②装置的盐桥中KCl的Cl移向甲烧杯

C图③装置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获得保护

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不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6.氮化钠(Na3N)晶体熔融时能导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构成晶体的两种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     

B构成晶体的两种微粒半径相等

C构成晶体的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能量相同

D构成晶体的两种微粒的电子层数不同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某校两个班的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后分别探究足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

一班小组设计了下图装置:

试回答:

(1)请从甲、乙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入B、C中,并进行正确连接,a接           接d(用序号表示)。

(2)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                  。

(3)本实验能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                   。

(4)D中出现浑浊的离子方程式为                        。

(5)某学生注意观察到:实验开始后,C、D、E中均有气泡产生;随后气泡量减少,品红溶液褪色,D中出现浑浊;反应一段时间后,C、D、E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一段时间后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的原因是                   。

二班小组设计了下图装置;

(6)分析出二班小组的设计意图是                    。

(7)装置B中的药品是               。

(8)能证明产生SO2和H2先后顺序的实验现象是            。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 3(或4), 4(或3)接b,c接2,1

(2) 防倒吸

(3) C中品红溶液褪色

(4) Ca2++2OH-+SO2==CaSO3↓+H2O

(5)Zn+H2SO4(稀)== ZnSO4+H2

(6) 验证产物中先产生水、SO2,后产生H2(其它合理答案)

(7)无水CuSO4(或无水硫酸铜)

(8)C中品红褪色,D中酸性高锰酸钾不再褪色后,F中有红色物质生成,G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知识点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化学中常借助图像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下列关于4个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可表示t℃时,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B图②可表示向一定量盐酸中滴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pH的变化

C图③可表示向一定量明矾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钡溶液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D图④可表示所有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正常人胃液的pH在0.3~1.2之间。通常可用NaHCO3、Al(OH)3治疗胃酸过多,但不能用Na2CO3。酒石酸钠也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酒石酸的酸性比盐酸强

B酒石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C酒石酸的酸性比碳酸弱

D酒石酸在水中完全电离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室温时,将0.10 mol·L-1叫NaOH溶液滴入20.00mL未知浓度的某一元酸HA溶液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一元酸溶液浓度为0.10mol·L-1

Ba、b、c点的水溶液导电性依次增强

C室温时,HA的电离常数Kal×10-5

Da点和c点所示溶液中H2O的电离程度相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略。

知识点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中和滴定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3.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

① 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 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③ 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④ 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

⑤ 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⑥ 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26.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操作流程来除去混在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硫酸钠和氯化钙。

(1)试剂A是_________,试剂A需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a得到的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a需要的仪器是:铁架台(带铁圈)、滤纸、烧杯、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试剂C调节滤液pH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想利用上述得到的氯化钠设计一套实验装置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和测定所产生的氢气的体积,部分装置如下图:

① 碳棒接直流电源的_______极; 铁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

②  说明氯气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将上图中的仪器,连成一整套装置,各种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填编号)是B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在答题卡的方框中画出与A接口连接的仪器的装置图。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28.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A、B、C的分子式均为C5H8O2,其中A为直链结构,加热时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物质;A分子中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1:1。B为五元环酯。C的红外光谱表明其分子中存在甲基。A~I等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卤素单质发生a—H原子的取代反应。

(1)A、B的结构简式分别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C为反式结构,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类型:

         F→G_____________,

         A→I中的①_____________。

(5)写出F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6)与A的官能团组成和个数均相同的同分异构体还有________个。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7.一个化学反应一般都有旧化学键的破坏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在一定条件下,氮气与氢气合成氨气的能量变化的曲线如图(a是没有使用催化剂的反应历程,b是使用了催化剂的反应历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使用催化剂可降低生产能耗

②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92kJ

③相同状况下,lmol氮气和3mol氢气总能量高于2mol氨气的总能量

④相同状况下,lmol氮气和3mol氢气总键能低于2mol氨气的总键能

A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②③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3.已知钡的某种同位素是,由学过的知识无法推断出的信息是(     )

A钡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B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C钡原子的核电荷数

D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7.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细口瓶,瓶口产生白雾

B光照AgCl,有黑色固体颗粒产生

C铁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褐色的烟,溶于水得浅绿色溶液

D聚氯乙烯燃烧发出明亮而带黑烟的火焰,并产生刺激性气味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下一知识点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反应原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