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1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

A图①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B图②可表示将SO2气体通入氯水时pH的变化

C根据③图,除去CuSO4溶液中Fe3+,可加氨水调节pH=4

D图④中曲线可表示向弱酸HA的稀溶液中加水稀释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换的主要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阴极均发生氧化反应

C电解精炼铜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一定相等

D催化剂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焓变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0 分

31.含氮化合物是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1)氨气是合成其他含氮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也是实验室常用试剂。Ph=9的氨水中由水电离的[OH]__________mol·L-l,向浓度均为0.1 mol·L-l的FeCl3、AlCl3溶液中缓慢通入足量的氨气,先生成的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Ksp[Fe(OH)3]=2.8×l0-39  ,Ksp[Al(OH)3]=1.3 ×l0-33

(2)氮氧化合物属于常见大气污染物,汽车尾气的排放是空气中氮氧化合物的主要来源,用尿素()做还原剂还原氮氧化合物是目前处理汽车尾气的一种方法,现设计实验模拟该过程并检验或收集其反应产物。

①用浓硝酸和铜片反应制取二氧化氮气体,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填所选装置编号);

②将①所选装置与下面装置组装完毕后,应先_________________,然后添加药品开始反应,将①所选装置中产生的二氧化氮气体通入下列装置进行相关实验。A装置可冷凝除去二氧化氮中的硝酸蒸气,其另一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实验过程中依次观察到下列现象:红棕色气体经过B装置变为无色;C装置固体变为蓝色;D装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装置中收集到无色无味气体,遇空气不变色。试推测该反应的产物为_________,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④C、D装置可否颠倒顺序_______(填“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Fe(OH); Fe(OH)的ksp更小,所以先沉淀。

(2)

①C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干燥气体

③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氨气; 3:2

④否;无法证实水蒸气的存在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1.下列离子组在一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的就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N2(g)和NA个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

B1mol N2(g)和1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NO(g)具有是总能量

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反应热和焓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C一定条件下,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气,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 =-38.6 kJ/mol

D一定条件下4 HCl(g)+O2(g)=2Cl2(g)+2H2O(g) ,当1 mol;O2 反应放出115.6 kJ热量,键能如右表所示,则断裂1 mol ;H-O键与断裂1 mol H-Cl键所需能量差为31.9 kJ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反应热和焓变热化学方程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水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的能量。本题利用太阳能的能量转变为化学能,催化条件下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答案为C。

知识点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已知:①CH3OH(g)+H2O(g)=CO2(g)+3H2(g)   △H= + 49.0 kJ•mol-1

②CH3OH(g)+1/2O2(g)=CO2(g)+2H2(g)  △H=-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B①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C根据②推知反应:  CH3OH(l)+1/2O2(g)=CO2(g)+2H2(g)的△H >-192.9 kJ •mol-1

D反应②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某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改变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C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反应历程

D催化剂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B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C稀溶液中:(l);,若将含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D101kPa时,H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则H在101kPa时的燃烧热为571.6kJ/mol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反应热和焓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向稀H2SO4中滴加少量Cu(NO32溶液

B为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再加入盐酸溶解

CN2(g)+3H2(g)2NH3(g) 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时氢气转化率增大

D吸热反应“TiO2(s)+2Cl2(g)=TiCl4(g)+O2(g)”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S<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7.三硫化磷(P4S3)是黄绿色针状晶体,易燃、有毒,分子结构之一如下图所示,已知其燃烧热△H=-3677kJ/mol(P被氧化为P4O10),下列有关P4S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BP4S3中硫元素为-2价磷元素为+3价

C一个P4S3分子中含有三个非极性共价键

D热化学方程式为P4S3( s)+8O2(g) =P4O10(s )+3SO2(g)  △H=-3677kJ/mol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4.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甲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逐步加入CH3COONa固体后,溶液pH的变化

B图乙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则CH3COOH溶液的pH:a>b

C图丙表示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

D图丁表示等量NO2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2NO2(g)N2O4(g),相同时间后测得NO2含量的曲线,则该反应的△H<0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常温下,某酸HA的电离常数:K=1×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A溶液中加入NaA固体后,减小

B常温下,0.1mol/LHA溶液中水电离的c(H+)为10-13mol/L

CNaA溶液中加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存在关系:2c(Na+)=c(A-)+ c(Cl-)

D常温下,0.1mol/LNaA溶液水解常数为10-9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选项中HA溶液中加入HA溶液中加入NaA固体后抑制了HA的电离, 分子分母同*C(H+)=Kw/Ka, 所以比值不变。B选项中常温下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 + ) = 1×10 -13 mol/L,说明该溶液中水的电离是被抑制的,所以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NaA溶液中加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根据物料守恒可知道存在关系:2c(Na+)= c(HA)+c(A-)+ c(Cl-),D选项中NaA的水解与HA的电离均遵守物料守恒,设NaA的水解常数为k,kNaA(水解)*kHA(电离)=10-14   k=(cOH-)*(cHA)/(cA-)=(10-5) 2/0.1=10-9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等有关判断。

解题思路

A选项中HA溶液中加入HA溶液中加入NaA固体后抑制了HA的电离, 分子分母同*C(H+)=Kw/Ka, 所以比值不变。B选项中常温下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 + ) = 1×10 -13 mol/L,说明该溶液中水的电离是被抑制的,所以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NaA溶液中加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根据物料守恒可知道存在关系:2c(Na+)= c(HA)+c(A-)+ c(Cl-),D选项中NaA的水解与HA的电离均遵守物料守恒,设NaA的水解常数为k,kNaA(水解)*kHA(电离)=10-14   k=(cOH-)*(cHA)/(cA-)=(10-5) 2/0.1=10-9

易错点

1、同离子的抑制作用 。

2、物料守恒的应用。

知识点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2.A、B、C、D均属于短周期元素。A是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B和C都只有两个电子层,B中一层电子数是另一层的两倍;C中两层电子数之和是两层电子数之差的两倍;D中一层电子数是另两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的简单离子的还原性大于D

BD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CA元素所形成离子的半径有可能大于He原子的半径

DB、D的原子不能相互结合形成化合物

正确答案

C

解析

A、B、C、D均属于短周期元素。A是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则A为H元素;B只有两个电子层,其中一层电子数是另一层的两倍,则B为C元素;C只有两个电子层,其中两层电子数之和是两层电子数之差的两倍,则C为O元素;D中一层电子数是另两层电子数之和,则D为S元素;据此解答各小题即可。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简单离子的还原性越弱,O2-的简单离子的还原性小于S2-,A错误;

B.在自然界中硫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化合态单质硫主要存在于火山周围的地域中,以化合态存在的硫多为矿物,可分为硫化物矿和硫酸盐矿,B错误;

C.A元素所形成离子H-,核外电子排布和He原子相同,但核电荷数小,因此H-的半径有可能大于He原子的半径,C正确;

D.C、S的原子能相互结合形成化合物CS2,D错误。

故选C。

考查方向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解题思路

A、B、C、D均属于短周期元素。A是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则A为H元素;B只有两个电子层,其中一层电子数是另一层的两倍,则B为C元素;C只有两个电子层,其中两层电子数之和是两层电子数之差的两倍,则C为O元素;D中一层电子数是另两层电子数之和,则D为S元素;据此解答各小题即可。A-H、B-C、C-O、D-S。

易错点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正确推断元素的种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正确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

知识点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下一知识点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反应原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