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12.据报道,锌-空气电池将会成为21世纪理想动力源。在碱性溶液中该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下列有关锌-空气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式为:

B每生成转移4mol电子

C该电池对环境无害,报废后可以掩埋处理

D碱性或酸性电解液中,该电池正极反应式相同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24.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NO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

(3)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x的排放

①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尾气中空气过量时,催化转化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吸收NOx生成盐。其吸收能力顺序如下:12MgO<20CaO<38SrO<56BaO。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氧化物对NOx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

(4)通过NOx传感器可监测NO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Pt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NO2+H2O=2HNO3+NO

(2)

②K值增大。

(3)

②Mg、Ca、Sr、Ba为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氧化物对NOX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氧化物对NOX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

(4)

①还原。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0.水系锂电池具有安全、环保和价格低廉等优点成为当前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以钒酸钠(NaV3O8)为正极材料的电极反应式为:NaV3O8+xLi++xe= NaLixV3O8,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eLi+

B充电过程中Li从阳极向阴极迁移

C充电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aLixV3O8-xe=NaV3O8+xLi+,NaLixV3O8中钒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该电池可以用硫酸钠溶液作电解质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8.某小组在研究前1 8 号元素时发现: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规律,元素周期表有不同的排列形式。如果将它们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可形成图①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其中P 点代表氢元素。

(1)K 元素在常规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填周期和族)。

(2)写出M 与Z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Y 元素对应的氢化物比K 元素对应的氢化物更稳定

b.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

c.K、L、X 三种元素的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X3->L+>K2-

d.由K、L 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4)图②装置可以模拟钢铁的腐蚀碳棒一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若在

图②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并进行电解,发现Fe 电极附近溶液变红,清写出

碳棒一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利用

的原理是_______(填“电解池”或“原电池”)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子式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27.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NOx)对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研究消除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化学工作者的重要课题,目前有很多种方法消除大气污染。

(1)可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的方法处理NOx ,反应如下:

(3)利用Fe2+、Fe3+的催化作用,常温下将SO2转化为SO42- 而实现SO2的处理(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已知,含SO2的废气通入含Fe2+、Fe3+的溶液时,其中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 + O2+ 4H+ =4Fe3+ + 2H2O,则另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肼(N2H4)用亚硝酸氧化可生成氮的另一种氢化物,该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其中氮原子的质量分数为0.977。写出肼与亚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N2O5是重要的硝化剂和氧化剂,可用电解法制备N2O5,如图乙所示,N2O5在电解池的 (                      )(填“阳极”或“阴极”)区生成,其电极反应式为(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盖斯定律的计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28.(15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解答以下问题

(1)已知:

① CO(g)+2H2(g)CH3OH(g)         △H1=-91kJ·mol-1

② 2CH3OH(g)CH3OCH3(g)+H2O(g)  △H2=-24kJ·mol-1

③  CO(g)+H2O(g)CO2(g)+H2(g)  △H3=-41kJ·mol-1

且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依次为K1、 K2   K3

则反应 3CO(g)+3H2(g)CH3OCH3(g)+CO2(g)   △H =(          ),

化学平衡常数K =  (          ) (用含K1、K2、K3的代数式表示)。

(2)一定条件下,若将体积比为1∶2的CO和.H2 气体通入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3CO(g)+3H2(g)CH3OCH3(g)+CO2(g),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CO和H2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d.CO的消耗速率等于CO2的生成速率

(3)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在25°C下,将x mol·L-1的氨水与y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中显中性,则c(NH)(          )  c(Cl-)(填“>”、“<”或“=”);用含x和y的代数式表示出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          )   。

(4)科学家发明了使NH3直接用于燃料电池的方法,其装置用铂黑作电极、加入电解质溶液中,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NH3。其电池反应式为:

,电解质溶液应显(          )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24.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它的用途遍布各个行业。

(1)工业上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02)生产髙锰酸钾分为两个步骤

①步骤一将软锰矿与过量的固体KOH和空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04),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②步骤二以石墨为阳极,铁为阴极,电解锰酸钾(K2Mn04)溶液,在_______ (填“阴极区”或“阳极区”)得到高锰酸钾。阴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   某研究小组用工业生产高锰酸钾产生的废渣——猛泥(含K2Mn04.Mn02及Pb.Ca等元素)和轧钢废酸液制取工业级碳酸锰(MnCO3),其流程如下:

③轧钢废酸中Fe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o

④操作I.操作Ⅱ.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

⑤溶液C中除含有Ca2+.Mn2+.H+外,还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

⑥若固体C中不含CaCO3,则溶液D中<_______。

(已知: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27.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核泄漏事故引起了人们对核能源的恐慌。而甲醇是未来重要的绿色能源之一。以CH4和H2O为原料,通过下列反应来制备甲醇。

(1)CH4(g)与H2O(g)反应生成CH3OH(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将1.0molCH4和2.0molH2O(g)通人容积为100L的反应室,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I,测得在一定的压强下CH4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一。

   

图一                                    图二

①假设100℃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 min,则用H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

②100℃时反应I的平衡常数为(        )。

(3)在压强为0.1MPa、温度为300℃条件下,将1.0molCO与2.0mol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Ⅱ生成甲醇,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其他条件不变,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        )(填字母序号)。

A.c(H2)减小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CH3OH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c(H2)/c(CH3OH)减小

E.平衡常数K增大

(4)工业上利用甲醇制备氢气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近日,卫生部公布了食盐碘含量的标准,规定每千克碘含量不超30毫克,新标准明年3月15日起实施。氯化钠既是是一种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加碘盐可预防碘缺乏症,加碘盐中加的含碘物质是碘化钾

B因为NaCl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NaCl溶液属于强电解质

C37Cl 是氯元素的一种同位素,23Na37Cl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是7: 8

D电解熔融NaCl得到23.0g金属钠时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下)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26.A、B、C、D、E、F六种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  增大,其中B与C为同一周期,D与F为同一周期,A与D、C与F分别为同一主族,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D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又知六种元素所形成的常见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有三种是气体,另外三种是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A、C两元素可以组成X、Y两种化合物,X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成Y,X的电子式为(              ),其分子属于(              )(选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D与C形成的化合物D2C2可与Y反应生成单质C,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 。

(2)E是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应用,请写出工业生产单质E的化  学反应方程式:   (              )  。

(3)一定条件下,A的单质气体与B的单质气体充分反应生成6.8 g W气体(已知),可放出18.44 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W的空间构型为:(              )   。

(4)A的单质与C的单质在KOH的浓溶液中可以形成原电池,如果以金属M和金属N为惰性电极,在电池的M极通人A的单质气体,N极通入C的单质气体,则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     。

(5)在10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的FC2气体和3 mol的C气体单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生成FC3气体,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单质C的浓度为0.21 mol/L,则平衡时FC2的转化率为 (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27. 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H3PO2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3PO2和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Ag,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

①H3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②利用H3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NaH2PO2为______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其溶液显___    ____(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

(3)H3PO2的工业制法是:将白磷(P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Ba(H2PO2)2,后者再与H2SO4反应,写出白磷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3PO2也可用电渗析法制备。“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①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③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________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H3PO2H++H2PO2-(2)①+1。②H3PO4。③正盐,碱性。

(3)2P4+3Ba(OH)2+6H2O=2PH3↑+3Ba(H2PO2)2

(4)①2H2O-4e-=4H+O2↑或4OH--4e-=2H2O+O2.

②由于阳极室OH-放电,造成H+浓度增大,通过阳膜扩散进入产品室,而原料室中的H2PO2-可以通过阴膜进入产品室,二者反应生成H3PO2.

③H3PO4或PO43-。由于H3PO2具有还原性,电解时就会有H3PO2在阳极放电而被氧化生成H3PO4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8. 如图是一个用铂丝作电极,电解稀的MgSO4溶液的装置,电解液中加有中性红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红色。(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6.8~8.0,酸色—红色,碱色—黄色),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正确的是______(填编号);

①A管溶液由红变黄

②B管溶液由红变黄

③A管溶液不变色

④B管溶液不变色

(2)写出A管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 

(3)写出B管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

(4)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 

(5)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

(6)电解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将电解液倒入烧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④

(2)2H++2e-H2↑、Mg2++2OH-Mg(OH)2

(3)4OH--4e-2H2O+O2

(4)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靠近火焰,放开拇指,有爆鸣声,管口有蓝色火焰

(5)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放开拇指,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

(6)溶液呈红色,白色沉淀溶解(或大部分溶解)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9.2013年全国各地都遭遇“十面霾伏”。其中,机动车尾气和燃煤产生的烟气对空气质量恶化贡献较大。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 + 2CO(g)2CO2(g)+ N2(g)。△ H<0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_(填代号)。

(下图中υ、K、n、w分别表示正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物质的量、质量分数)

(2)机动车尾气和煤燃烧产生的烟气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

①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 kJ/mol

②2NO2(g)N2O4(g)   △H=-56.9 kJ/mol

③H2O(g) = H2O(l)   ΔH = -44.0 kJ/mol

写出CH4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NH3催化还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如图,采用NH3作还原剂,烟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催化剂,测量逸出气体中氮氧化物含量,从而确定烟气脱氮率(注:脱氮率即氮氧化物转化率),

反应原理为:NO(g) +NO2(g)+2NH3(g)2N2(g) + 3H2O(g)。

①  该反应的△S_____0,△H_____0(填“>”.“=”或 “<”)。

②  对于气体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上述反应的KP=___________。

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第②种催化剂比第①种催化剂脱氮率高

B.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

C.催化剂①、②分别适合于250℃ 和450℃ 左右脱氮

(4)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见右图。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硝酸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NO和NO2)可用尿素〔CO(NH2)2〕溶液除去。反应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气体。1 mol尿素能吸收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假设NO.NO2体积比为1:1)的质量为__________g。

正确答案

(1)  b d

(2)CH4(g)+N2O4(g) ==N2(g) +2H2O(l) + CO2(g) △H= —898.1kJ/mol

(3)

① > <  

②KP  ; 

③ C

(4)NO2+NO3—  —e-=N2O5

(5)76g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0 分

31.镍、钴、铈、铬虽然不是中学阶段常见的金属元素,但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在平板电视显示屏中有着重要的应用。CeO2在稀硫酸和H2O2的作用下可生成Ce3+,H2O2在该反应中作_____(填“氧化”“还原”)剂,每有1mol H2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

(2)某锂离子电池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充电时,Li+还原为Li,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极材料碳(C6)中,以LiC6表示,电池反应为LiCoO2+ C6CoO2+LiC6。则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如图表示该装置工作时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此时该电池处于_________(填“放电”或“充电”)状态。

(3)自然界Cr主要以三价Cr和六价Cr的形式存在。六价Cr能引起细胞的突变和癌变。可以用亚硫酸钠将其还原为三价铬,完成并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Cr2O72-+__SO32-+__H+=__Cr3++__SO42

(4)NiSO4·6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用于化学镀镍、生产电池等,可由电镀废渣(除含镍外,还含有Cu、Zn、Fe等元素)为原料获得。操作步骤如下:

向滤液Ⅰ中加入FeS主要目的是除去Cu、Zn等杂质,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向滤液Ⅱ中加入H2O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调节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滤液Ⅲ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iSO4,再加入碳酸钠过滤后,加稀硫酸溶解又生成NiSO4的目的______________。

④我国第五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材料为钢芯镀镍,镀镍时,镍应作_____极。



正确答案

(1)还原;2mol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27.硼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硼酸、硼酸盐和硼硅酸盐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硼元素是ⅢA族的第一个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天然硼元素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0B、11B,其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0和11,它们的相对丰度分别为20%和80%,硼元素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2)硼酸(H3BO3)是一元弱酸,工业上用硼砂(Na2B4O7·10H2O)制备硼酸晶体的流程如下:

不同温度下硼酸的溶解度见下表:

①写出硼砂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上述流程中获得粗硼酸晶体的操作Ⅰ为           、过滤;进一步将粗硼酸晶体提纯的方法是            

③25℃时0.1mol/L硼酸溶液的pH约为5.1,则其电离常数K约为               

(3)硼酸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硼酸从开始加热到107℃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硼酸加热到160℃得到的固体的化学式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按11计算)

(4)NaBH4由于H元素显-1价,具有强还原性,是有机化学上的万能还原剂。在碱性条件下电解NaBO2溶液可以制得NaBH4,其反应方程式为NaBO2 + 2H2O = 2O2↑ + NaBH4,则阴极反应式为                                         

正确答案

(1)        10.8 

(2)

①5H2O + B4O72- + 2H+ = 4H3BO3

②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重结晶 

③10-9.2  

(3)H3BO3 == HBO2 + H2O            H2B4O7  

(4) BO2- + 6H2O + 8e- = BH4- + 8OH-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下一知识点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反应原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