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0.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电子

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C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正确答案

D

解析

A.反应CH4+H2O3H2+CO,C元素化合价有﹣4价升高到+2价,H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价,每消耗1molCH4转移6mol电子,故A错误;B.电解质没有OH,否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负极反应为H2+CO+2CO32﹣﹣4e=H2O+3CO2,故B错误;C.电池工作时,CO32﹣向负极移动,即向电极A移动,故C错误;D.B为正极,正极为氧气得电子生成CO32﹣,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故D正确.故选D.

考查方向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解题思路

甲烷和水经催化重整生成CO和H2,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有﹣4价升高到+2价,H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价,原电池工作时,CO和H2为负极反应,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极为氧气得电子生成CO32﹣,以此解答该题.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明确原电池中物质得失电子、电子流向、离子流向即可解答,难点是电极反应式书写,要根据电解质确定正负极产物,难度中等.

知识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8.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

A铜棒的质量

Bc(Zn2+)

Cc(H+)

Dc(SO42-)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该装置构成原电池,Zn是负极,Cu是正极。A.在

正极Cu上溶液中的H+获得电子变为氢气,Cu棒的质量不变,错误;B.由于Zn是负极,不断发生反应Zn-2e-=Zn2+,所以溶液中c(Zn2+)增大,错误;C.由于反应不断消耗H+,所以溶液的c(H)逐渐降低,正确;D.SO42-不参加反应,其浓度不变,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原电池基本原理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

解题思路

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e-=H2↑,所以溶液的c(H+)逐渐降低。

易错点

不能正确写出原电池的电极反应。

知识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银是一种贵金属,古代常用于制造钱币及装饰器皿,现代在电池和照明器材等领域亦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21.久存的银制器皿表面会变黑,失去银白色的光泽,原因是         

22.已知Ksp(AgCl)=1.8×10-10,若向50 mL 0.018 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 mL 0.020 mol·L-1的盐酸,混合后溶液中的Ag+的浓度为          mol·L-1,pH为         

23.AgNO3溶液光照易分解,生成Ag和红棕色气体等物质,其光照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4.右图所示原电池正极的反应式为          。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g与空气含硫物质反应生成硫化银。

解析

金属银化学性质很稳定,但对硫却有很强的亲和性。在潮湿的空气中更易于与硫生成黑色的硫化银。

考查方向

银的性质和化学与生活。

解题思路

银的一种特殊的性质。

易错点

变黑误认为是氧化物。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8×10‾7 mol/L;2。

解析

依据:AgNO3    +   HCl = AgCl↓+ HNO3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AgNO32Ag+2NO2↑+O2↑。

解析

依据有还原就必有氧化,即有化合价降低、就有化合价升高,“生成Ag和红棕色气体(NO2)”是化合价降低的还原产物,则必有化合价升高的氧化产物——AgNO3中只有最低价的氧元素才能有化合价升高,且产物为O2

考查方向

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方程式书写。

解题思路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有还原就必有氧化。

易错点

配平。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g+ + e= Ag。

解析

原电池原理知:较活泼的一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一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g电极是较不活泼的一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即溶液中:Ag+ + e= Ag。

考查方向

盐桥原电池原理及电极反应式。

解题思路

依据原电池原理。

易错点

正负极反应混淆。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H2在负极上失去电子

B0.1mol/LNa2CO3溶液加热后,溶液的pH减小

C常温常压下,22.4L Cl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

D室温下,稀释0.1mol/LCH3COOH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

正确答案

A

解析

A、.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H2发生氧化反应,在负极上失去电子,正确;B、升高温度,促进碳酸钠的水解,溶液的pH增大,错误;C、常温常压下,22.4L Cl2中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含有的分子数小于6.02×1023个,错误;D、室温下,稀释稀醋酸,虽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自由移动离子的数目增加,但溶液体积的增大起主导作用,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减小,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错误。答案选A。

考查方向

考查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题思路

燃料电池中通燃料的电极为负极,失电子。

易错点

。易错选项是D,注意理解溶液导电性影响因素,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溶液的导电性越强。若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而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则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因此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并无必然联系。

知识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15 分

氨的合成是最重要的化工生产之一。

Ⅰ.工业上合成氨用的H2有多种制取的方法:

① 用焦炭跟水反应:C(s) + H2O(g)  CO(g) + H2(g);

② 用天然气跟水蒸气反应:CH4(g) + H2O(g)  CO(g)+ 3H2(g)

已知有关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且方法②的反应只能在高温下发生,

则方法②中反应的ΔH =___________ kJ/moL。

Ⅱ.在3个1L的密闭容器中,同温度下、使用相同催化剂分别进行反应:

3H2(g) + N2(g)  2NH3(g),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反应达到平衡时有关数据为:

(1) 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v(N2)=3v(H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 甲容器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t    5min (填>、< 或=)

(3) 乙中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N2的平均反应速率                 (注明单位)。

(4) 分析上表数据,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a.2c1 = 3mol/L         b.ω1 = ω2       c. 2ρ1 = ρ2

(5) 该温度下,容器乙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mol/L)-2
(6) 常温下NH4(aq) + H2O(l)  NH3•H2O(aq) + H(aq)的化学平衡常数为5.55×10—10 mol·L—1,则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已知草酸的电离常数为:Ka1=5.9×10—2  Ka2=6.4×10—5,则草酸氢铵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1)有人设想以N2和H2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1所示。
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A是             。

(2)用氨合成尿素的反应为2NH3(g) + CO2(g)  CO(NH2)2(s)+ H2O(g)。工业生产时,原料气带有水蒸气。图2表示CO2的转化率与氨碳比、水碳比的变化关系。
①曲线Ⅰ、Ⅱ、Ⅲ对应的水碳比最大的是                     。
②测得B点氨的转化率为40%,则x1                        。

正确答案

Ⅰ.ΔH =+(a+3b-c)

Ⅱ.(1)  c

(2)  t > 5

(3)  0.2 mol·L-1·min-1

(4)  c

(5)  K= 4/81

(6) 1.80×10-5mol•L-1

C(NH4+)>C(HC2O4-)>C(H+)>C(C2O42-)>C(OH-

Ⅲ.N2+8H++6e-=2NH4+;氯化铵

(2) Ⅲ;3

解析


知识点

热化学方程式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化学平衡的计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某兴趣小组用0.50mol·L-1KI.0.2%淀粉溶液.0.20mol·L-1K2S2O8.0.10mol·L-1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

(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__________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成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32—与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32—):n(S2O82—)        _______。

(2)为探讨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表中Vx=____m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某条件下,浓度c(S2O82-)~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3,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c(S2O82-)~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

(4)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该电池反应为:

已知:

则电池反应的△H=_______________;碘电极作为该电池的___________极。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 Na2S2O3,<2

(2) 2  保证反应物K2S2O8浓度改变,而其他的不变,才到达实验目的

(3)

(4) (△H1-△H2) /2;   负极

知识点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及合金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1)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反应‍的△H=            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②Al4C3是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Al4C3与盐酸反应(产物之一是含氢量最高的烃)的化学方程式                                                            。

(2)镁铝合金(Mg17Al12)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可在氩气保护下,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Mg、Al单质在一定温度下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得到的混合物Y(17MgH2+12Al)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氢气。

①熔炼制备镁铝合金(Mg17Al12)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                                。

②在6.0mol·L-1HCl溶液中,混合物Y能完全释放出H2。1 mol Mg17Al12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Y与上述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                      。

③在0.5 mol·L-1 NaOH和1.0 mol·L-1 MgCl2溶液中,

混合物Y均只能部分放出氢气,反应后残留固体物质X-射线衍射谱图如图所示(X-射线衍射可用于判断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不同晶态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在上述NaOH溶液中,混合物Y中产生氢气的主要物质是

                      (填化学式)。

(3)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右下图所示。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①a+b

②Al4C3+12HCl=4AlCl3+3CH4

(2)①防止Mg Al被空气氧化

②52 mol

③Al

(3)2Al+3AgO+2NaOH=2NaAlO2+3Ag+H2O

本题以新能源、新材料为背景涉及元素化合物性质、热化学方程式和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读图读表计算与分析的综合题,是以常见物质相关的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具体运用的典型试题。

知识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28.Ⅰ 以下是有关SO2、Cl2的性质实验。

(1)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研究SO2和Cl2的性质。

①若从左端分别通入SO2和Cl2,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若D中盛铜粉,通入足量的Cl2,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若装置D中装的是V2O5(催化剂),通入SO2时,打开K通入适量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②SO2通入B中,溶液颜色褪去,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E中的试剂为(        )(填化学式)

(2)某同学将足量的SO2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若向该试管中加入足量(填字母)(        ),仍然无法观察到沉淀产生。

A.氨水              

B.稀盐酸           

C.硝酸钾溶液                  

D.硫化钠溶液

Ⅱ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装置①可完成多种气体的发生、净化和收集,如铜屑与稀硝酸反应

B.装置②中,a为正极,d为阳极

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

D.装置④能用于测量气体体积

 

Ⅲ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C.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证明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

D.向浓度均为0.1 mol·L-1 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证明Ksp(AgCl)>Ksp(AgI)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4+xLi

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26.TiO2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I.工业上用钛矿石(FeTiO3,含FeO、Al2O3、SiO2等杂质)经过下述反应制得:

其中,步骤②发生的反应为:2H2SO4+FeTiO3=TiOSO4+FeSO4+2H2O。

(1)净化钛矿石时,是否需要除去杂质FeO?答:(        )(填“需要”或“不需要”)。

(2)净化钛矿石时,需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                                                      )。

II.TiO2可通过下述两种方法制备金属钛:

“方法一”是电解TiO2来获得Ti(同时产生O2):将处理过的TiO2作阴极,石墨为阳极,熔融CaCl2为电解液,用碳块作电解槽池。

(3)阴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过程中需定期向电解槽池中加入碳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是先将TiO2与Cl2、C反应得到TiCl4,再用镁还原得到Ti。因下述反应难于发生:

TiO2 (s)+2Cl2 (g)TiCl4(l)+O2 (g)   ΔH=+151 kJ·mol-1

所以不能直接由 TiO2 和 Cl2 反应(即氯化反应)来制取TiCl4。当往氯化反应体系中加入碳后,碳与上述反应发生耦合,使得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能顺利进行。

(5)已知:C(s)+O2 (g) = CO2 (g)   ΔH=-394 kJ·mol-1。请填空:

TiO2 (s)+C (s)+2Cl2 (g) = TiCl4 (l)+CO2 (g)   ΔH= ______________

(6)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往氯化反应体系中加入碳时,氯化反应能顺利进行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不需要 

(2)Al2O3+2NaOH=2NaAlO2+H2O ;   SiO2+2NaOH=Na2SiO3+H2

(3)TiO2+4e-=Ti+2O2-(或Ti4++4e=Ti)

(4)碳单质会与阳极产生的氧气反应而不断减少

(5)-243 kJ·mol-1

(6)碳单质与氧气反应减小产物浓度使平衡向右移动,导致反应顺利进行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27.A、B、C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为Na+ 、Ag+ 、NO3- 、SO42- 、 Cl-,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足量的A、 B、 C三种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烧杯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10.8克。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M为电源的_______极(填写“正”或“负”),甲、乙两个烧杯中的电解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计算电极f上生成的气体为_______mol。

(3)写出乙烧杯中的电解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电解后甲溶液的体积为10L,则该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 。

(5)要使丙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应加入适量的(             )(填写化学式)。

正确答案

(1)负 ;  NaCl 、AgNO3       

(2)0.025mol

(3)4AgNO3+2H2O= 4Ag+O2+4HNO     

(4)12       

(5)  H2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用氮化硅(Si3N4)陶瓷代替金属制造发动机的耐热部件,能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工业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硅,其反应如下:

3SiCl4(g)+2N2(g)+6H2(g) Si3N4(s)+12HCl(g)+Q(Q>0)

完成下列填空:

(1)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上述反应,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 L,3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固体的质量增加了2.80 g,则H2的平均反应速率___ mol/(L·min);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

(2)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其他条件不变,压强增大,平衡常数K减小

b.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减小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Si3N4物质的量平衡向左移动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HCl物质的量平衡向左移动

(3)一定条件下,在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

a.3v(N2)=v(H2)    

b.v(HCl)=4v(SiCl4)

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c(N2):c(H2):c(HCl)=1:3:6

(4)若平衡时H2和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保持其它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后达到新的平衡时,H2和HCl的物质的量之比___(填“>”、“=”或“<”)。

正确答案

(1)  0.02  、      ;        

(2)bd  

(3)ac   ; 

(4)<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意在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推断能力。

(1)由方程式可知固体(Si3N4)质量增加2.80g时消耗n(H2)=2.80g/140g·mol-1×6=0.12mol,故v(H2)=0.12mol/(2L·3min)=0.02mol/(L·min);利用反应方程式可直接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2)因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b正确、温度不变,加压或改变反应物的浓度等平衡常数不变,a错误、其他条件不变,增加固体Si3N4平衡不移动,c错误、其他条件不变,增大HCl的物质的量,平衡向消耗HCl的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确。

(3)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系数比可知a项叙述表示v=v,表示反应达到平衡态;b项均表示正反应,无论反应是否处于平衡态,都成立;d项表示的浓度关系与是否平衡无关;混合气体密度不变说明溶液中气体质量不变,而平衡移动则气体质量改变,所以c项表示达到平衡态。

(4)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n(H2)/n(HCl)变小。

知识点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一种磁性材料的磨削废料(含镍质量分数约21%)主要成分是铁镍合金,还含有铜、钙、镁、硅的氧化物。由该废料制备纯度较高的氢氧化镍,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6.合金中的镍难溶于稀硫酸,“酸溶”时除了加入稀硫酸,还要边搅拌边缓慢加入稀硝酸,反应有N2生成。写出金属镍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17.“除铁”时H2O2的作用是________,为了证明添加的H2O2已足量,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填“铁氰化钾”或“硫氰化钾”)溶液。黄钠铁矾[NaxFey(SO4)m(OH)n]具有沉淀颗粒大、沉淀速率快、容易过滤等特点,则x∶y∶m∶n=1∶3∶2∶________。

18.“除铜”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Na2S或Na2S2O3代替H2S除铜,优点是________。

19.已知除杂过程在陶瓷容器中进行,NaF的实际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倍,用量不宜过大的原因是________。

20.100kg废料经上述工艺制得Ni(OH)2固体的质量为31kg,则镍回收率的计算式为________。

21.镍氢电池已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电池类型,其工作原理如下:

(式中M为储氢合金)

写出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5Ni+12H++2NO3-=5Ni2++N2↑+6H2O

解析

按照题目背景,正确书写相关离子方程式,要注意细节。

考查方向

考察一定背景下的陌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根据题意去发现反应物与生成物,注意配平技巧。

易错点

1.容易写成化学方程式;

2.注意电荷守恒。

教师点评

难度不大的一个陌生离子方程式书写,只要准确把握好物质,配平难度是不大的,算基础考察。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将Fe2+氧化为Fe3+

(2)铁氰化钾。

(3)6

解析

(1)H2O2是常见的氧化剂,要将溶液中过量的Fe2+氧化为Fe3+

(2)要理解题意,本题要考察的是Fe2+的检验,而不是Fe3+的检验。

(3)运用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思想解决物质的组成问题。

考查方向

(1)H2O2的常见性质之一,将Fe2+氧化为Fe3+

(2)考察Fe2+的检验与Fe3+的检验。

(3)物质的组成

解题思路

(1)原溶液有HNO3反应,但溶液中仍有可能存在少量的Fe2+

(2)因Fe2+被氧化了,所以不能用硫氰化钾检验Fe3+;必须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是否存在。

(3)运用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基本知识,计算出n=6

易错点

①受到前面HNO3的影响,没有想到仍有过量的Fe2+

②容易想到用硫氰化钾检验Fe3+,没有理解题意。

③没有运用化合价知识来判断阴离子数目。

教师点评

(1)基本常规要求,考察了H2O2氧化Fe2+的性质。

(2)考察了离子检验,Fe2+与Fe3+的检验。

(3)难度不大,运用化合价知识就能很好解决问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H2S + Cu2+=CuS↓+2H+

(2)不会生成易挥发的有毒气体H2S。

解析

(1)H2S的性质之一: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难电离的CuS,促进H2S的电离平衡不断向右移动,最终生成CuS与H2SO4

(2)H2S是有毒气体。

考查方向

(1)考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不大。

(2)H2S是有毒气体。

解题思路

(1)根据题意,正确书写相关离子方程式。

(2)常识性知识:H2S是有毒气体。

易错点

(1)H2S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成离子形式。

(2)认识H2S是有毒气体。

教师点评

考察难度不大,但需要学生有较厚实的化学基本功,对常见有毒物质的认识与理解要有知识贮备能力。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过量的F-在酸性条件下会生成HF,HF会腐蚀陶瓷容器。

解析

反应生成的H+,与过量的F-结合,生成弱酸HF,进而腐蚀陶瓷。

考查方向

氢氟酸的化学性质:与SiO2反应,会腐蚀硅酸盐质仪器。

解题思路

前面“除铜”中加入H2S,会使溶液酸性增加,加入过量的NaF,过量的F-会转化为HF,HF能腐蚀玻璃、陶瓷等。

易错点

(1)没有想到之前反应生成的H+,就没有意识到生成弱酸HF,进而不会联想到HF腐蚀陶瓷的性质。

(2)应该有“造成产物不纯,产物含有F-”等类似的答案,这是没有充分理解题意造成的。

教师点评

该小题较难,需要从前面环节认识到H+的存在,过量的NaF会转化为HF,针对HF化学性质的考察也是有难度的。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认真理解题意,把握好元素守恒思想,进行化学计算。

考查方向

考察化学计算能力,能理解元素守恒思想来解决计算问题。

解题思路

总镍量:100×21%=21

产物中镍量:

两者相比,得到镍的回收率。

本题只需要列出计算公式,不需要计算出结果。

易错点

没有理解题意,不理解计算过程。

教师点评

难度不大的一个化学计算,但需要细心,需要理解题意,运用守恒思想解决问题。

第(6)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NiOOH + e- +H2O=Ni(OH)2 + OH-

解析

理解题意,把握好“放电”和“正极”两个关键词,要注意酸碱性条件。

考查方向

考察了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书写。

解题思路

首先要注意要求是“放电过程”,即考察原电池原理;然后要从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向左边观察,找到正极反应物NiOOH;最后根据电解质环境写出正极NiOOH得电子的电极反应式。

易错点

(1)题目没看清,写成负极电极反应;

(2)写成“充电”时的电极反应式;

(3)电解质酸碱性环境要注意。

教师点评

仔细阅读,认真看题,拒绝粗心大意,掌握好基本知识,肯定能得高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1)电镀是,镀件与电源的        极连接。

(2)化学镀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沉淀在镀件表面形成的镀层。

①若用铜盐进行化学镀铜,应选用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与之反应。

②某化学镀铜的反应速率随镀液pH变化如右图所示。该镀铜过程中,镀液pH控制在12.5左右。据图中信息,给出使反应停止的方法:

(3)酸浸法制取硫酸铜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步骤(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步骤(ii)所加试剂起调节pH作用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③在步骤(iii)发生的反应中,1mol转移2个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④步骤(iv)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过滤都母液的pH=2.0,c()=a,c()=b,c()=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用含a、b、d的代数式表示)。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负;考察电镀池的常规考题。送分题。

(2)①还原剂;要使铜离子得电子转化为铜单质,只能用还原剂。本题考察氧化还原反应的最普通知识,又是送分题。

②调节溶液PH在8-9之间。从图表信息可知,当PH在8-9之间时候,反应速率为0,有些同学可能会问在PH为什么一定要大于8,别忘了化学镀铜用的还原剂一般是比铜活泼的还原剂(比如活泼金属),那么在酸性条件下,可能会产生H2,因此最好在碱性条件下调节PH。

(3)①Cu2(OH)2CO3+2H2SO4=== 2CuSO4+3H2O+ CO2↑ 能对复分解反应熟悉的同学,一般能推出生成物,难度中等。

②HCO3- 。考察同学们对水解知识的理解,题目中特别指出将PH调高,HCO3-水解呈碱性。

③MnO2+2Fe2++4H+=== 2Fe3++Mn2++ 2H2O,难度中上,MnO2具有比较强的氧化性,而1mol的MnO2转移2mol的电子,其隐含信息就是还原产物为Mn2+,通过最终产物NH4Fe2(SO4) 2 (OH) 6可判断此时的Fe都是+3价,那原先的部分+2价Fe肯定是被MnO2氧化所致。

,本题直接将题干数据代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即可算出。难度中下。中等程度的学生若放弃着这题,着实可惜。

知识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下一知识点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反应原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