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理科做)如图所示已知在矩形ABCD中,AB=1,BC=a(a>0),PA⊥平面ABCD且PA=1.建立适当的空间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下列问题:

(1)求点P、B、D的坐标;

(2)当实数a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BC边上存在点Q,使得PQ⊥QD;

(3)当BC边上有且仅有一个Q点,使得时PQ⊥QD,求二面角Q-PD-A的余弦值.

正确答案

解:(1)∵PA⊥平面ABCD且ABCD为矩形,∴分别以AB,AD,AP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AP=AB=1,BC=2∴P(0,0,1),B(1,0,0),D(0,a,0)

(2)设Q(1,y,0),则∵PQ⊥QD∴∴1+y(y-a)+0=0即y2-ay+1=0    (*)

∵Q在边BC上,

∴a>0且△=a2-4≥0

∴a≥2,即a的取值范围是[2,+∞)

(3)当BC边上有且仅有一个Q点,方程(*)有等根,

∴y=1,此时a=2

显然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为=(1,0,0)

设平面PQD的一个法向量为=(x,y,z),则

由(2)知

不妨取x=1,则y=1,z=2,

=(1,1,2)

由图可知,二面角Q-PD-A为锐角,设为α

,即二面角Q-PD-A即的余弦值为

解析

解:(1)∵PA⊥平面ABCD且ABCD为矩形,∴分别以AB,AD,AP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AP=AB=1,BC=2∴P(0,0,1),B(1,0,0),D(0,a,0)

(2)设Q(1,y,0),则∵PQ⊥QD∴∴1+y(y-a)+0=0即y2-ay+1=0    (*)

∵Q在边BC上,

∴a>0且△=a2-4≥0

∴a≥2,即a的取值范围是[2,+∞)

(3)当BC边上有且仅有一个Q点,方程(*)有等根,

∴y=1,此时a=2

显然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为=(1,0,0)

设平面PQD的一个法向量为=(x,y,z),则

由(2)知

不妨取x=1,则y=1,z=2,

=(1,1,2)

由图可知,二面角Q-PD-A为锐角,设为α

,即二面角Q-PD-A即的余弦值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为等腰梯形,AB∥DC,AC⊥BD,AC与BD相交于点O,且顶点P在底面上的射影恰为O点,又BO=2,PO=,PB⊥PD.

(Ⅰ)求异面直线PD与BC所成角的余弦值;

(Ⅱ)求二面角P-AB-C的大小.

正确答案

解:∵PO⊥平面ABCD,∴PO⊥BD.

由平面几何知识,得OD=OC=1,BO=AO=2.

以O为原点,OA,OB,OP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右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各点坐标分别为O(0,0,0),A(2,0,0),B(0,2,0),

C(-1,0,0),D(0,-1,0),P(0,0,).

(I)由上易知

故直线PD与B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Ⅱ)设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为=(x,y,z),

由(I)得

又由

令x=1,得,从而

由图可知,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为,从而

∴cos=

显然二面角P-AB-C为锐角,∴所求二面角P-AB-C的大小为45°.

解析

解:∵PO⊥平面ABCD,∴PO⊥BD.

由平面几何知识,得OD=OC=1,BO=AO=2.

以O为原点,OA,OB,OP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右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各点坐标分别为O(0,0,0),A(2,0,0),B(0,2,0),

C(-1,0,0),D(0,-1,0),P(0,0,).

(I)由上易知

故直线PD与B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Ⅱ)设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为=(x,y,z),

由(I)得

又由

令x=1,得,从而

由图可知,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为,从而

∴cos=

显然二面角P-AB-C为锐角,∴所求二面角P-AB-C的大小为4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三棱锥A-BCD及其三视图如图所示.

(I)若DE⊥AB于E,DE⊥AC于F,求证:AC⊥平面DEF;

(Ⅱ)求二面角B-AC-D的大小.

正确答案

(I)证明:由三视图可得,三棱锥A-BCD中

∠ADB,∠ADC,∠DBC,∠ABC都等于90°,

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

如图,

可得CB⊥面ADB,所以CB⊥DE,

又DE⊥AB,AB∩BC=B,所以DE⊥面ABC,

而AC⊂面ABC,所以DE⊥AC,

又DF⊥AC,DE∩DF=D,所以AC⊥面DEF.

(II)解:由(I)知∠DFE为二面角B-AC-D的平面角,

在直角三角形ADB中,由AD=2,DB=1,所以AB=

所以

在直角三角形DBC中,因为DB=BC=1,所以DC=,在直角三角形ADC中,

AD=2,DC=,所以AC=

所以

在直角三角形DEF中,

解析

(I)证明:由三视图可得,三棱锥A-BCD中

∠ADB,∠ADC,∠DBC,∠ABC都等于90°,

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

如图,

可得CB⊥面ADB,所以CB⊥DE,

又DE⊥AB,AB∩BC=B,所以DE⊥面ABC,

而AC⊂面ABC,所以DE⊥AC,

又DF⊥AC,DE∩DF=D,所以AC⊥面DEF.

(II)解:由(I)知∠DFE为二面角B-AC-D的平面角,

在直角三角形ADB中,由AD=2,DB=1,所以AB=

所以

在直角三角形DBC中,因为DB=BC=1,所以DC=,在直角三角形ADC中,

AD=2,DC=,所以AC=

所以

在直角三角形DEF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黑龙江期末)附加题(必做题)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3,BC=4,AB=5,AA1=4.

(1)设,异面直线AC1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求λ的值;

(2)若点D是AB的中点,求二面角D-CB1-B的余弦值.

正确答案

解:(1)以CA,CB,CC1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

因为AC=3,BC=4,AA1=4,所以A(3,0,0),B(0,4,0),C(0,0,0),C1=(0,0,4),

所以,因为

所以点D(-3λ+3,4λ,0),所以

因为异面直线AC1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所以 ,解得.…(4分)

(2)由(1)得B1(0,4,4),因为 D是AB的中点,所以

所以,平面CBB1C1的法向量 =(1,0,0),

设平面DB1C的一个法向量=(x0,y0,z0),

的夹角(或其补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D-CB1-B的大小,

令x0=4,则y0=-3,z0=3,

所以=(4,-3,3),

∴cos<>===

所以二面角D-B1C-B的余弦值为.   …(10分)

解析

解:(1)以CA,CB,CC1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

因为AC=3,BC=4,AA1=4,所以A(3,0,0),B(0,4,0),C(0,0,0),C1=(0,0,4),

所以,因为

所以点D(-3λ+3,4λ,0),所以

因为异面直线AC1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所以 ,解得.…(4分)

(2)由(1)得B1(0,4,4),因为 D是AB的中点,所以

所以,平面CBB1C1的法向量 =(1,0,0),

设平面DB1C的一个法向量=(x0,y0,z0),

的夹角(或其补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D-CB1-B的大小,

令x0=4,则y0=-3,z0=3,

所以=(4,-3,3),

∴cos<>===

所以二面角D-B1C-B的余弦值为.   …(10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PD垂直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AB=2,E是PB的中点,cos<>=

(1)建立适当的空间坐标系,写出点E的坐标;

(2)在平面PAD内求一点F,使EF⊥平面PCB.

正确答案

解:(1)以DA、DC、D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坐标系,则A(2,0,0),B(2,2,0),C(0,2,0).                                 

设P(0,0,2m),则E(1,1,m).

=(-1,1,m),=(0,0,2m),

∴cos<>==,解得m=1.

∴点E坐标是(1,1,1).

(2)∵F∈平面PAD,∴可设F(x,0,z)⇒=(x-1,-1,z-1).

∵EF⊥平面PCB,∴⇒(x-1,-1,z-1)•(2,0,0)=0⇒x=1.

,∴(x-1,-1,z-1)•(0,2,-2)=0⇒z=0.

∴点F的坐标是(1,0,0),即点F是AD的中点.

解析

解:(1)以DA、DC、D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坐标系,则A(2,0,0),B(2,2,0),C(0,2,0).                                 

设P(0,0,2m),则E(1,1,m).

=(-1,1,m),=(0,0,2m),

∴cos<>==,解得m=1.

∴点E坐标是(1,1,1).

(2)∵F∈平面PAD,∴可设F(x,0,z)⇒=(x-1,-1,z-1).

∵EF⊥平面PCB,∴⇒(x-1,-1,z-1)•(2,0,0)=0⇒x=1.

,∴(x-1,-1,z-1)•(0,2,-2)=0⇒z=0.

∴点F的坐标是(1,0,0),即点F是AD的中点.

下一知识点 : 导数的概念
百度题库 > 高考 > 数学 > 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问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