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各棱长均为2的斜三棱柱ABC-DEF中,已知BF⊥AE,BF∩CE=O,AB=AE,连接AO.

(I)求证:AO⊥平面FEBC.

(II)求二面角B-AC-E的大小.

(III)求三棱锥B-DEF的体积.

正确答案

解:(I)因为BCFE是菱形,所以BF⊥EC.

又因为BF⊥AE,且AE∩ED=E,所以BF⊥平面AEC.

而AO⊂平面SEC,所以BF⊥AO,

因为AE=AB,AB=AC,

所以AE=AC.

所以AO⊥EC,且BF∩EC=O,所以AO⊥平面BCFE.

(II)取AC的中点H,连接BH,OH,

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BH⊥AC.

因为OB⊥平面ACE,

所以OH是BH在平面AOC上的射影,所以OH⊥AC.

所以∠OHB是二面角B-AC-E的平面角.

因为△AOE≌△AOB,所以OE=OB.

所以四边形BCFE为正方形.

在直角△BCO中,BH=,BO=

所以sin∠BHO=arcsin

所以二面角B-AC-E的大小为arcsin

(III)∵DA∥BE,BE⊂平面BCFE,

∴DA∥平面BCFE,

∴点D、A到平面BCFE的距离相等

∴VB-DEF=VD=BEF=VA-BEF

解析

解:(I)因为BCFE是菱形,所以BF⊥EC.

又因为BF⊥AE,且AE∩ED=E,所以BF⊥平面AEC.

而AO⊂平面SEC,所以BF⊥AO,

因为AE=AB,AB=AC,

所以AE=AC.

所以AO⊥EC,且BF∩EC=O,所以AO⊥平面BCFE.

(II)取AC的中点H,连接BH,OH,

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BH⊥AC.

因为OB⊥平面ACE,

所以OH是BH在平面AOC上的射影,所以OH⊥AC.

所以∠OHB是二面角B-AC-E的平面角.

因为△AOE≌△AOB,所以OE=OB.

所以四边形BCFE为正方形.

在直角△BCO中,BH=,BO=

所以sin∠BHO=arcsin

所以二面角B-AC-E的大小为arcsin

(III)∵DA∥BE,BE⊂平面BCFE,

∴DA∥平面BCFE,

∴点D、A到平面BCFE的距离相等

∴VB-DEF=VD=BEF=VA-BEF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点D是棱AB的中点,BC=1,A1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

(Ⅰ)求证:BC1∥平面A1DC;

(Ⅱ)求二面角D-A1C-A的大小.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Ⅰ)连接AC1,与A1C交于O,

因为是正三棱柱ABC-A1B1C1,所以侧面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O是AC1的中点,又D是棱AB的中点,

所以OD∥BC1

因为OD⊂平面A1DC,BC1⊄平面A1DC,

所以BC1∥平面A1DC;

(Ⅱ)分别以AC,AA1为y,z轴,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为正三棱柱ABC-A1B1C1中点D是棱AB的中点,BC=1,A1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

所以AA1⊥底面ABC,

所以∠A1AC为A1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

所以A1C=2,AA1=

则A(0,0,0),D(,0),C(0,1,0),A1(0,0,),

所以=(0,-1,),=(0,1,0),=(,0),

所以平面ACA1的法向量为=(1,0,0),平面CDA1的法向量为=(x,y,z),则

,即,令z=1,得到一个法向量=(3,,1),

所以cos<>==

所以二面角D-A1C-A的大小为arcco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底面为直角梯形的四棱锥S-ABCD中,∠ABC=90°,SA⊥面ABCD,E、F分别为SA、SC的中点.如果AB=BC=2,AD=1,SB与底面ABCD成60°角.

(1)求异面直线EF与CD所成角的大小(用反三角形式表示);

(2)求点D到平面SBC的距离.

正确答案

解:(1)连接AC,则∠ACD即为异面直线EF与CD所成角.

计算得:AC=2,CD=  

所以异面直线 EF与CD成角.

另解:以A为坐标原点,AD、BA、AS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

计算SA=2   

计算得,所以异面直线 EF与CD成

(2)由于SA⊥平面ABCD,所以∠SBA即为斜线SB与底面ABCD所成角60°

计算得:S△BCD=2

由于

所以

解析

解:(1)连接AC,则∠ACD即为异面直线EF与CD所成角.

计算得:AC=2,CD=  

所以异面直线 EF与CD成角.

另解:以A为坐标原点,AD、BA、AS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

计算SA=2   

计算得,所以异面直线 EF与CD成

(2)由于SA⊥平面ABCD,所以∠SBA即为斜线SB与底面ABCD所成角60°

计算得:S△BCD=2

由于

所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沧州月考)如图,在△ABC中,AO⊥BC于O,OB=2OA=2OC=4,点D,E,F分别为OA,OB,OC的中点,BD与AE相交于H,CD与AF相交于G,将△ABO沿OA折起,使二面角B-OA-C为直二面角.

(Ⅰ)在底面△BOC的边BC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OP⊥GH,若存在,请计算BP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Ⅱ)求二面角A-GH-D的余弦值.

正确答案

解:(Ⅰ)H,G分别为△AOB和△AOC的重心;

连接EF,则GH∥EF;

由已知,EF∥BC,∴GH∥BC;

∵OA⊥OB,OA⊥OC,二面角B-OA-C为直二面角;

∴∠BOC为直角;

∴在Rt△BOC中,过O作BC的垂线,垂足为P,OP⊥BC,又BC∥GH;

∴OP⊥GH,则由摄影定理得:OB2=BP•BC;

(Ⅱ)分别以OB,OC,OA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O(0,0,0),A(0,0,2),D(0,0,1),B(4,0,0),C(0,2,0),H(),

为平面AGH的法向量,则:

取x1=1,则y1=2,z1=1,∴

为平面DGH的法向量,则:

取x2=1,则

∴由图可知二面角A-GH-D为锐角,∴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解析

解:(Ⅰ)H,G分别为△AOB和△AOC的重心;

连接EF,则GH∥EF;

由已知,EF∥BC,∴GH∥BC;

∵OA⊥OB,OA⊥OC,二面角B-OA-C为直二面角;

∴∠BOC为直角;

∴在Rt△BOC中,过O作BC的垂线,垂足为P,OP⊥BC,又BC∥GH;

∴OP⊥GH,则由摄影定理得:OB2=BP•BC;

(Ⅱ)分别以OB,OC,OA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O(0,0,0),A(0,0,2),D(0,0,1),B(4,0,0),C(0,2,0),H(),

为平面AGH的法向量,则:

取x1=1,则y1=2,z1=1,∴

为平面DGH的法向量,则:

取x2=1,则

∴由图可知二面角A-GH-D为锐角,∴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ABC是直角三角形,AC=BC=AA1=2,D为侧棱AA1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DC1,B1C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二面角B1-DC-C1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正确答案

解:(1)如图所示,以C为原点,CA、CB、CC1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C-xyz.

则C(0,0,0),A(2,0,0),B(0,2,0),C1(0,0,2),B1(0,2,2),D(2,0,1).

所以=(-2,0,1),=(0,-2,-2). 

所以cos<>===-

即异面直线DC1与B1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2)因为=(0,2,0),=(2,0,0),=(0,0,2),

所以=0,=0,

所以为平面ACC1A1的一个法向量.         

因为=(0,-2,-2),=(2,0,1),

设平面B1DC的一个法向量为n,n=(x,y,z).

,得

令x=1,则y=2,z=-2,n=(1,2,-2).

所以cos<n,>===

所以二面角B1-DC-C1的余弦值为

解析

解:(1)如图所示,以C为原点,CA、CB、CC1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C-xyz.

则C(0,0,0),A(2,0,0),B(0,2,0),C1(0,0,2),B1(0,2,2),D(2,0,1).

所以=(-2,0,1),=(0,-2,-2). 

所以cos<>===-

即异面直线DC1与B1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2)因为=(0,2,0),=(2,0,0),=(0,0,2),

所以=0,=0,

所以为平面ACC1A1的一个法向量.         

因为=(0,-2,-2),=(2,0,1),

设平面B1DC的一个法向量为n,n=(x,y,z).

,得

令x=1,则y=2,z=-2,n=(1,2,-2).

所以cos<n,>===

所以二面角B1-DC-C1的余弦值为

下一知识点 : 导数的概念
百度题库 > 高考 > 数学 > 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问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